「西北胜族」图集 : 拓跋鲜卑“融合之路”文物展(之三)

武威大马文化NO.0018 - 西北胜族
大同市博物馆、呼伦贝尔博物院、内蒙古博物院、洛阳博物馆、武威市博物馆联合举办的“融合之路——拓跋鲜卑迁徙与发展历程展”您看了吗?



鲜卑拓跋部,为什么又称之为索头部、索虏?要了解这一点,就先要了解拓跋鲜卑的头饰。上一次在《「西北胜族」图集 : 拓跋鲜卑“融合之路”文物展(之二)》中提及的“金步摇”是鲜卑贵族女子的头饰品。
而上图中的是鲜卑帽。鲜卑帽是主要样式,它是一种帽身方中带圆,两侧及后背都有垂裙至肩的风帽,常见的分为大头长裙帽、高顶长裙帽、十字长裙帽、垂坠长裙帽,另外还有鸡冠风帽、尖顶风帽等。
“融合之路”文物展,笔者印象最深刻的就是鲜卑人物形象的变化。经过冯太后和孝文帝的努力,北魏推动的改革取得了很大的成就。拓跋鲜卑一改北方游牧民族的服装样式,典雅宽松的汉族衣冠代替了胡服。








上图的鲜卑头饰,已经有了明显的变化。南宋儒学集大成者朱熹说:“今世之服,大抵皆胡服。如上领衫、靴鞋之类,先王冠服扫地尽矣。中国衣冠之乱,自晋五胡。后来遂相承袭。唐接隋,隋接周,周接元魏,大底皆胡服。”但朱熹所讲的胡服,已经不是最初的样式了。








▲“融合之路——拓跋鲜卑迁徙与发展历程展”(拍摄:武威大马文化)(拍摄地点:武威市博物馆)





*武威,古称凉州、雍州、雄州、雍凉、姑臧、神鸟、西凉、屠各、独孤、休著各、酋涂、浮图、休屠、大凉、西州、武定、武兴、凉城、莲花城、七级城、雍城、侠都、凉都。《后汉书·光武帝记》注释:“武威郡,故城在今凉州姑臧县西北,故凉城是也”。
*本文为武威大马文化的原创文章,首发自微信公众号。所用图片皆由武威大马文化实景拍摄/制作。*本文如有错误遗漏,还请各位方家批评指正。*「西北胜迹」「西北胜族」「西北地理」「西北历史」系列文章,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