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世界中古史(侯版):俄罗斯

2021-04-02 14:04 作者:张念君  | 我要投稿

俄罗斯

一、基辅罗斯的兴衰

·留里克与奥列格

·基辅罗斯国家的兴起[明强1] 

 

生活在东欧大平原上的东斯拉夫人,与其杂居的还有芬兰-乌戈尔人(简称芬-乌人),还有北欧的诺曼人。诺曼人在俄罗斯国家历史上称为“瓦良格人”。

9世纪中叶,东斯拉夫人便建立起了自己的一个早期国家。这个国家当时统治的中心是诺夫哥罗德。第一任王公是瓦良格人留里克。他建立的王朝称作留里克王朝。

公元882年诺夫哥罗德的王公(留里克的后裔)奥列格率部南下,占领了基辅。就建立了以基辅为中心的国家,史称“基辅罗斯”。在这一过程中,当地的瓦良格人很快就被东斯拉夫人所同化,表现在完全接受了东斯拉夫人的语言、风俗和生活习惯。因此尽管建立第一个国家的人是瓦良格人留里克,但由于很快被同化,所以仍然把它看作是斯拉夫国家。[明强2] 

早期国家基辅罗斯实际上就是由若干个独立的小邦组成的松散联合体。它们凑在一起,有了一个在一定时段内大家共同承认的首领。这些小邦都带有浓厚的部落组织的痕迹。

俄罗斯历史上有一些特殊的术语,在基辅罗斯时期就开始了。基辅罗斯的首脑(最高统治者)称作“大公(князь)”。组成基辅罗斯若干独立小邦的首脑称作“王公”。基辅罗斯的世俗贵族称作“波雅尔”。

小邦的王公对基辅罗斯的大公只是维护一种纳贡的关系。大公对于各小邦一个基本的统治方式历史上称之为“索贡巡行”。即每年一入冬,大公就率领他的卫队到各地去征收贡物,包括毛皮、蜂蜜、粮食、奴隶等。

到10世纪中叶,基辅罗斯的大地产制度已经形成。这个国家的大土地所有者无非三类人:大公、王公、波雅尔。他们有自己广大的田庄、城堡。值得注意的是:王公、波雅尔等人的地产不要等同于西欧领主的封土和采邑。他们的地产都是世袭的,不是从上级或那个封建主手中接受的封地。

基辅罗斯与拜占庭的来往是很多的,既有贸易来往,亦有战争。基辅罗斯的大公把每年从各地征收来的贡物都想方设法弄到君士坦丁堡用于出售。再从君士坦丁堡购买自己所需的必需品与奢侈品。所以两者之间的关系比较密切。但也有时基辅罗斯的大公为了在君士坦丁堡获得更多的贸易特权,发动进攻。曾经有3次大公率军进攻君士坦丁堡。

到了10世纪后期(公元988年),基辅罗斯便从拜占庭接受了基督教。大公把东正教定位国教。拜占庭派出了自己的大主教主持基辅罗斯入教的仪式(洗礼)。

要注意,基辅罗斯在接受东正教很长一段时间,基辅罗斯自己的教会是从属于君士坦丁的大主教。而且基辅罗斯各地的一些大主教、主教和高级教会人士,一般也由拜占庭直接派自己的教士去担任。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宗教权是掌握在拜占庭的手中。只是到了13世纪之后,宗教权才转入俄罗斯人手中。

拜占庭还派出自己的建筑师帮助基辅罗斯修建教堂和宫殿、修道院等等。最典型的是在大公雅罗斯拉夫(1019-1054)统治时期,基辅罗斯在拜占庭的帮助之下修建了基辅的圣索菲亚大教堂和彼彻尔斯克修道院。这是基辅罗斯时期出现额两个最典型的建筑,是拜占庭建筑艺术同基辅罗斯当地建筑艺术相结合的代表。而比彻尔斯克修道院就成为基辅罗斯的一个学术文化中心。

1039年,比彻尔斯克修道院的一个修士写成一部书,名为《最初的编年史》。后来此书又经过进一步的增删,在1073年编成《往事纪年》。这是研究基辅罗斯历史的珍贵史料。如为什么斯拉夫人从各种宗教中选择东正教的故事就出自此书。

在雅罗斯拉夫大公之后,基辅罗斯在政治上就进入了一个混乱的时期。他的几个儿子把政权分割了。这样一来,这个国家就瓦解了。后分裂成一些独立的公国如罗斯托夫、弗拉基米尔-苏兹达尔、诺夫哥罗德等。

 

 

 

 

 

 

二、蒙古人的征服和统治

·蒙古人的西征

·金帐汗国对俄罗斯的统治

 

蒙古人征服和统治俄罗斯的时间是13-15世纪,近2个半世纪。

蒙古人是生活在蒙古草原上的一支古老的游牧民族。在12世纪时。东到兴安岭,西到阿尔泰山这样一个广大的地区生活着很多蒙古部落。    13世纪初,蒙古的一个部落首领孛儿只斤铁木真统一了蒙古各部落,并且在1206年被推举为全蒙古的大汗,号成吉思汗。由此形成了一个统一的蒙古人国家,史称“蒙古大汗国”。这个国家随即就进行了大规模的征服活动。

南下进攻金朝和宋朝。向西一直打到了中亚、西亚地区,甚至东欧。这次一次规模空前的、大规模的军事远征活动。

图:成吉思汗帝国

蒙古人在西征的过程中一共建立了四大汗国。其中统治俄罗斯大部分的国家称作“金帐汗国”。

蒙古人的大规模西征是从1219年开始的。到1229年,蒙古大军就已经逼近俄罗斯南部,并且击败了俄罗斯联军的抵抗,但是在伏尔加河沿岸,蒙古大军被保加尔人击败,就退回了蒙古草原。

到了1236年,更大规模的西征又开始了。此次是成吉思汗的孙子拔都统帅蒙古大军,再度进攻欧洲。这个过程中就先后占领了俄罗斯的一些公国,并且在1240年占领基辅。

蒙古占领基辅后,兵分两路继续向西。一直攻入波兰、捷克、匈牙利,到达多瑙河流域到达东欧。然后蒙古大军转向东南回到了俄罗斯伏尔加河下游。于是在1242年,建立了一个蒙古人的国家,史称“钦察汗国[明强3] ”或“金帐汗国[明强4] ”。蒙古人对俄罗斯人的统治就由此开始。

金帐汗国名义上隶属于蒙古大汗国,但事实上完全独立。金帐汗国的版图囊括了俄罗斯[明强5] 的大部分地区尽管版图很大,但蒙古人的统治方式也相对简单,始终保持着游牧民族的特色。

金帐汗国的版图之内既有草原也有农耕区。既有游牧世界,又有农耕世界。蒙古人继续在草原上过着自己的游牧生活。他所征服的农耕区则要向蒙古统治者交税纳贡。

·蒙古人统治俄罗斯的两个具体措施:

(一)保留俄罗斯当地的各王公,通过他们进行统治。首先金帐汗迫使各王公承认自己的最高权威,向自己称臣纳贡。然后到都城萨莱接受册封担任王公。蒙古统治者随后在俄罗斯各王公之间制造矛盾,让他们互相牵制。

在1243年,金帐汗就任命弗拉基米尔——苏兹达尔的王公为弗拉基米尔大公,给予其更高级的封号。并要求其他王公都要服从这位大公。实际上这位大公就是金帐汗在俄罗斯的代理人,负责控制各地,征收赋税。这样俄罗斯各王公为了得到“大公”封号使出各种手段,无非就是打压自己的竞争对手,征取金帐汗的信任。这样就达成了俄罗斯各王公相互牵制的目的。

(二)1257年开始推行“八思哈”制度。“八思哈”原是突厥语,意思为某一地的镇守关。尽管不断地在俄罗斯各王公之间制造矛盾,但金帐汗仍然是不放心。1257年,金帐汗开始派蒙古人到俄罗斯各地担任十户长、百户长、千户长、万户长。蒙古人一方面在当地征收赋税,还要监督当地俄罗斯贵族和居民。再有就是组织一定的武装力量负责当地治安。

“八思哈”制度是一种政治、军事合一的制度。但是在其实行之后就遭到了俄罗斯人强烈的反对。因为改制等同于将俄罗斯人排除在权力体系之外。所以仅推行几十年,于14世纪初被废除。“八思哈”制度被废除后继续采用俄罗斯王公统治。

 

 

三、莫斯科公国的兴起和俄罗斯统一国家的形成

俄罗斯统一国家的形成是在一步步驱逐蒙古人的过程中实现的;另外也是在莫斯科公国一步步吞并其他公国的过程中实现的。

莫斯科公国原并不是一个独立的公国,他是隶属于罗斯托夫—苏兹达尔公国的领地。位于莫斯科河河畔,水陆交通便利。发展农业、工商业的条件优良。在蒙古人征服和统治俄罗斯人的过程中,莫斯科的人口增长比较快,遂一步步兴盛起来。[明强6] 

13世纪中后期,莫斯科越来越强大。扩张成为一个独立的公国。这个公国的强盛与它的统治者伊凡·卡里达[明强7] 密切相关。

伊凡一世非常富有政治心计,为达目的不择手段。13世纪末俄罗斯两个强大的公国罗斯托夫-苏兹达尔与特维尔公国,为了争夺金帐汗册封的弗拉基米尔大公之位,展开斗争。而伊凡一世利用两强相争,在夹缝中捞取实惠。

伊凡一世先是支持特维尔反对罗斯托夫。但是当时特维尔内部爆发了反对蒙古人的起义时,伊凡一世态度立即转变,帮助金帐汗镇压了特维尔的起义。目的在于取得金帐汗的信任。另外用金钱贿赂金帐汗国的上层人士,为自己开路。1328年,金帐汗就封伊凡一世为弗拉基米尔大公。

另外伊凡一世还千方百计的拉拢俄罗斯教会的高级人士和俄罗斯东正教的总主教,竭力获得东正教会的支持。

也是在1328年,伊凡一世又把俄罗斯总主教的驻地迁到了莫斯科。这样一来莫斯科的政治、宗教影响迅速上升。总而言之,伊凡一世为莫斯科的强盛奠定了基础。到伊凡一世的孙子底米特里统治时期,莫斯科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14世纪时,在俄罗斯的西部兴起了一个强国—立陶宛。它与特维尔结盟共同对付莫斯科。莫斯科公国打破其联盟,并迫使特维尔公国不在与莫斯科公国争夺弗拉基米尔大公之位。消除了自己的政治对手。

14世纪的金帐汗国在走下坡路。宫廷内部的斗争愈演愈烈;金帐汗位的更迭更是频繁。这样的更迭往往伴随着残酷的杀戮。如1357年,比尔吉贝汗继位,为了把潜在的竞争对手消灭,杀死了他的12个兄弟。这反映了宫廷斗争内部的残酷性。据统计1360-1380年金帐汗的汗位更替了20次。1361年这一年,汗位就变动了6次。这个金帐汗国一定是出了大问题。

最高统治者内部斗争残酷,地方则群雄割据。底米特里看到这样的现状,所以在1374年停止莫斯科向金帐汗国纳贡。这样金帐汗国的最高统治者马麦汗于1378年率领大军进攻莫斯科,但被莫斯科击败。1380年,蒙古大军再次进攻莫斯科,双方在顿河流域的库里科沃原野上展开大战。斗争异常激烈,莫斯科在付出了相当的代价之后 取得了胜利。这样指挥此战的底米特里获得了—顿河科伊的称号,翻译过来就是顿河的英雄。库里科沃之战的胜利,极大的提高了莫斯科公国的政治地位与声望。

虽然两年之后1382年,蒙古大军再次突然进攻,莫斯科公国猝不及防吃了败仗。但是库里科沃之战是一个转折点。此后,莫斯科公国成为俄罗斯的主导力量。

底米特里在临终前有一个安排(从安排中我们可以看出莫斯科公国与金帐汗国力量的对比)。他把需要经过册封的弗拉基米尔大公国作为世袭领地交给了自己的长子瓦西里。而金帐汗则表示默认。

15世纪是俄罗斯发展的关键性阶段,这一时期俄罗斯的经济已经有了较大发展,各地联系日益密切。莫斯科已经成为整个俄罗斯的经济中心。而伴随着城市的发展,就形成了——市民阶级[明强8] 。市民阶级有着有着结束俄罗斯公国割据的这样一种愿望。并要求一个强大的中央集权用以维护政治的稳定和市场的统一。市民阶层是伊凡三世[明强9] 很多政策的重要支持者。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俄罗斯的贵族也在发生着变化。在14-15世纪之间,出现了一个俄罗斯新贵族阶层。波雅尔身边出现的新贵族阶层在俄罗斯历史上称为——服役贵族,亦称封地贵族。他们是为莫斯科大公服役的军事贵族。并且从大公处领有土地,但分封的土地受封贵族不得自由处置。新贵族阶层通过大公来获取好处,如土地、财产等。他们自然是莫斯科大公的支持者。

伊凡三世在市民阶层和新贵族阶层(服役贵族)的支持下,把

俄罗斯国家的统一向前推进了一大步。对内基本实现了国家的统一;对外完全摆脱了蒙古人的统治。

1463年开始,伊凡三世就吞并了一系列的公国。到1485年,这一任务基本完成。

15世纪后期的金帐汗国更加虚弱不堪。由金帐汗国分裂成为几个小汗国,如克里米亚、喀山、阿斯特拉汗国等。1480年,金帐汗

阿合马又一次率军进攻莫斯科,但无功而返。原因如下:①事先约定的援军立陶宛和波兰的军队未按约定时间及时赶到。②天气十分寒冷。③当时金帐汗阿合马听闻,克里米亚的小汗国在攻打金帐汗国的都城——萨莱。因上述几个原因,阿合马在没有正式进攻莫斯科就下令撤退。不久之后阿合马就在蒙古统治者的内讧中被杀。至此蒙古人对俄罗斯近两个半世纪的统治宣告结束。

随着俄罗斯国家统一的进展,莫斯科公国的统治机构自然也就变成了全国的统治机构。在这一过程之中,俄罗斯的中央集权制便一步步形成。

伊凡三世已经正式称全俄罗斯大公,并以罗马帝国皇统的合法继承者自居[明强10] 。而且也为自己举行神圣的涂油加冕礼。

全俄罗斯大公掌握着全国最高的权力。大公之下有一咨议机构(贵族会议)称为——杜马[明强11] 。贵族会议在立法、司法和外交等方面掌握着很多重要的权力。还在中央设立专门的税收机构。

在地方则派总督掌管各项权力。在伊凡三世时期地方总督的权力是比较大的。长时段来看对于中央集权是一种威胁。

1497年,伊凡三世颁布了第一部全俄罗斯统一的法典。主要是对一些司法组织和程序做了严格的规定。同时把领主对农民的权利以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主要就是进一步限制农民的出行[明强12] 。

到伊凡三世时期,俄罗斯统一国家的形成就基本结束了。为什么要加上“基本”两字?严格来说,国家内部的完全统一是在伊凡三世的儿子瓦西里三世当政时期完全实现的。

 

 

四、俄罗斯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伊凡四世[明强13] 的改革

·俄罗斯的扩张

 

伊凡四世改革:

1533年瓦西里三世的儿子伊凡四世继位,年仅3岁。他在位51年,统治初期(年幼时期)社会动荡,贵族专权。

1547年加冕为沙皇,开始亲政。可能成长在政治斗争中,他对于大贵族专权不但高度警惕与敏感,而且充满了仇恨。

他亲政后就组成了以自己心腹为主要成员的重臣会议。成员有服役贵族、高级教士等。在重臣会议的谋划下,1549年召开了俄罗斯历史上第一次“缙绅会议”。包括波雅尔、服役贵族、高级教士和担任官职人员等。会议召开的目的是加强沙皇权力,并在各方面推行一系列改革。史称“伊凡四世改革”。内容如下:

(一)司法方面改革。1550年颁布《新法典》,限制地方总督权力。如要求严格的诉讼程序;规定在地方总督的法庭上必须有富裕农民、城市关厢[明强14] 居民的代表来参加审判。

1555年宣布,在全国普遍设立司法机构。这一机构主要由服役贵族来主持审理一些大案、要案。总之上述的措施都在于削弱地方总督的司法权力。

(二)行政改革。为了保障皇权的有效运行,沙皇下令组建中央政府各机构。比如有专门负责封地的衙门、军务衙门、税收财政衙门、外交衙门等。这些机构的长官仍由传统世袭贵族波雅尔担任。但是具体处理事情的人主要是服役贵族。

(三)军事改革。为了进一步提高服役贵族在军事上的地位。沙皇一方面限制按门第选军官的制度;另一方面把莫斯科及附近的土地分封给了1000多名服役贵族。把服役贵族作为王权支柱。

伊凡四世还施行新的兵法,规定所有的贵族(不管是波雅尔还是服役贵族)每占150俄亩,就必须提供一名骑兵,为沙皇服兵役。

伊凡四世还组织了一支使用火器的射手部队。其主要职责就是保卫首都。这支军队就是俄罗斯早期国家的一支常备军。

尽管有上述措施,伊凡四世对于大贵族的存在还是不放心。为了从根本上消除波雅尔这一特定的社会阶层对于沙皇权力的威胁。在1565年,伊凡四世又推行了一个重大的制度——特辖区制[明强15] 。把全国的土地划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沙皇直接管辖的“特辖区”;另一部分是由杜马管理的“普通区”。特辖区几乎占据全国土地的一半,而且多是包括了工商业发达的城市、富庶的地带、军事要地。贫穷、偏僻的地区则是属于普通区。

把生活在特辖区的大贵族(波雅尔)一律迁往普通区。波雅尔在特辖区内的土地归沙皇所有,然后在普通区划定相应土地给波雅尔以补偿。沙皇把没收的波雅尔的土地分给自己的亲信和服役贵族。然后以这些亲信与服役贵族为核心,组建了一支新的军事力量叫做“特辖军团”。专门镇压大贵族的不满与反抗。

特辖军团就是伊凡四世用来铲除、屠杀波雅尔的工具。俄罗斯很多显赫的王公贵族被以各种罪名杀掉。由此伊凡四世在历史上获得称号“伊凡雷帝”或“恐怖的伊凡”。

尽管伊凡四世杀掉了很多贵族,但是还是有人反对其措施。所以在1572年,不得不取消特辖区制。自此之后就没有特辖区与普通区的界限了。

 

俄罗斯的对外扩张

伊凡四世对外政策就是扩张。首先向俄罗斯的东部推进,先后吞并喀山汗国与阿斯特拉汗。由此伏尔加河中下游一直到乌拉尔东部的广大地区就被俄罗斯兼并了。扩张到乌拉尔山也就等同于打开了通往西伯利亚的门户。

从16世纪后半叶起,俄罗斯已经开始进入西伯利亚。

而向西进军的主要目的就是要争夺出海口。为了争夺北方波罗的海的出海口,1558年伊凡四世就发动了立沃尼亚战争,这场战争持续了25年(看教材)。立沃尼亚地处波罗的海东岸,具有重要的军事、商业价值。但由于事关沿海各国的利益,所以此地是一个政治上高度敏感的地带。1558年,伊凡四世发动立沃尼亚战争,与周边的立陶宛、瑞典、丹麦、波兰都连接在一起。战争初期俄罗斯还占据一些主动,最后以俄罗斯的失败告终。

伊凡四世去世之后,俄罗斯陷入动荡与纷争的局面。内有农民起义,贵族夺权;外有联军进攻。

1613年,一个大贵族罗曼诺夫被推举为沙皇。由此俄罗斯历史进入到罗曼诺夫王朝的统治时期。

 

 

 

 

 

 

 [明强1]基辅罗斯的统治者

奥列格 880-912

伊戈尔 912-945

奥莉加 945-962

斯维亚托斯拉夫  962-972

弗拉基米尔一世  978-1015

雅罗斯拉夫  1019-1054

 [明强2]不要用现在的国家内涵去看待历史上的国家

 [明强3]因为有一支生活在伏尔加河下游的游牧民族称蒙古人为“钦察”。

 [明强4]因蒙古统治者的帐顶呈金色

 [明强5]这里指中世纪的俄罗斯,还未向东大举扩张时。

 [明强6]人口增长较快的原因

①    位于莫斯科河河畔,不易受到蒙古大军的攻击和袭扰。成为外族入侵时的一个避难所。

②    统治者伊凡一世的政治谋略。

 [明强7]伊凡一世·达尼洛维奇(1288年—1340年),是莫斯科大公。伊凡一世富于谋略,为达到自己的目的不择手段,狡猾而残忍。他利用莫斯科优越的地理优势,利用以往积累的财力贿赂金帐汗国统治阶层,又站在对清算封建分裂势力有利的教会一方,抑制以特维尔王公为首的莫斯科邻近各公国。

 [明强8]在俄罗斯的历史上,市民阶层的兴起与15世纪后俄罗斯国家统一的进程有着密切的联系。

 [明强9]伊凡三世·瓦西里耶维奇(Иван III Васильевич,1440—1505年10月17日),莫斯科大公,在位时间1462-1505年,史称“伊凡大帝”。伊凡三世是使俄罗斯取得了独立的莫斯科大公,莫斯科大公国最终统一了雅罗斯拉夫尔、诺夫哥罗德、彼尔姆、特维尔这几个俄罗斯公国,这几个公国被伊凡三世以前的莫斯科大公们多次征服过并向莫斯科公国臣服。

蒙古人的金帐汗国(1219—1502年)不久由于内斗而分裂成几个小汗国(喀山汗国、阿斯特拉罕汗国、诺盖汗国、昔班尼国、克里米亚汗国)。1480年停止对金帐汗国的纳贡,从而结束了两个半世纪的金帐汗国统治,并在1502年联合克里米亚汗国灭掉了金帐汗国。

 [明强10]基辅罗斯的大公弗拉基米尔一世曾迎娶拜占庭的安娜公主为妻。

 [明强11]现在的俄罗斯议会

上院:俄罗斯联邦委员会

下院:国家杜马

 [明强12]与后面的法典相比,对于农奴的规定还算相对温和。之后的法典对于农奴则更加严酷。

 [明强13]伊凡四世·瓦西里耶维奇(俄语:Иван IV Васильевич,1530年8月25日—1584年3月28日),史称伊凡四世(英语:Ivan IV),别称伊凡雷帝(俄语:Иван Грозный)、恐怖的伊凡(英语:Ivan the Terrible),俄罗斯留里克王朝首位沙皇(1547年1月16日—1584年3月28日在位),莫斯科大公瓦西里三世与其第二任妻子叶琳娜·格林斯卡娅之子。

伊凡四世三岁即位,母亲暂时摄政,却苦于大贵族们的横暴。当时各集团激烈争权、倾轧和谋杀,对伊凡四世性格的形成及其活动产生了深刻影响,自幼即养成意志坚强和冷酷无情的性格,激动,残忍,对贵族们镇压严厉。

 [明强14]关厢:距离城门很近,但是他们在城门的外面。

 [明强15]特辖区制反应了皇权的强大


世界中古史(侯版):俄罗斯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