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国兴寺考古记(9):山中藏古寺,闲来悉访之

2022-11-08 00:10 作者:申威隆l关中拍客  | 我要投稿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比邻东海的太姥山,高不过千米,却号称“海上仙都”。这里不仅有众多与太姥娘娘有关的古迹,而且还有各类佛教寺院。

     2015年11月20日至2016年1月30日,在福建省宁德市太姥山考古期间,每逢停工之时,就借着爬山的机会,参观这里的寺院。两个月时间过去,展开景区的地图,除了较为偏远的圆潭寺和金峰寺没有到达之外,其余的寺院均去过多次。



    即将离开太姥山之际,在拍摄的众多照片中,挑选出其中与寺院有关的内容在此发布,希望能够让大家一窥太姥山昌盛的佛教事业。


    

1、国兴寺

   国兴寺始建于唐乾符四年(877年),废弃于宋代。我们的考古工地就在这里,目的就是为了寻找唐代的国兴寺遗址。


本人与国兴寺住持的合影



    听这里的主持讲,这里虽名为“国兴禅寺”,可是现在已经是净土宗的寺院。据志书记载尚存石柱360根,可如今可以看到的不到100根,绝大多数都扑倒在地上,只有七根依然立于地面。



宋代石柱






    石柱下的基座为覆盘莲花,中轴通道旁有宋代石雕和水井,纹饰多为花草、神兽等,有些上面还有文字。这里的建筑在民国年间重修,近年又新建大雄宝殿、太姥殿、地藏殿等。


宋代古井



    在国兴寺一侧的小山头,有一座楞伽宝塔,不知道是否与寺院有关。据说也始建于唐乾符年间,七级八角实心构,为国内罕见。此塔清末时倾倒,80年代重新修建。



楞伽宝塔





2、平兴寺

    这座寺院历史并不悠久,文革期间由十余名僧人创建。因平地而起,兴作道场,故名“平兴寺”,可如今却是太姥山中规模最大的寺院。



    它并没有在太姥山景区的旅游线路上,也并不接待普通的游客参观,完全是一座供佛教徒修行的场所。寺院中各类殿宇、佛堂、僧寮等一应俱全,尤其是山上的一座戒坛,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戒坛外有一周低矮的围墙,坛上建八角重檐亭阁,高耸云表,宛若天境。



僧人住所





戒台





    这里我来过两次,第一次是在大雾中漫步而来;第二次陪赵琦茗同学来参观。由于他对佛教略有了解,告诉我有戒台的寺院,等级很高!


3、香山寺

   国内叫香山寺的寺院很多,太姥山也有一座。它位于山谷之中,每次前往都要先爬一段山,远远就俯瞰到寺院的屋顶,要前往那里还要再向下走。

   这座香山寺始建于明朝,大雄宝殿前有块巨石叫“犀牛望月”,牛颈有一天然岩洞叫“犀牛洞”,洞壁上有一联:“秀句满江国,芳声腾海隅”,乃清户部尚书,同治、光绪皇帝的老师翁同龢所题,旧时佛堂就建在犀牛洞内。

   香山寺周围的山谷盛产兰花,花开时节,幽香阵阵,故寺名叫“香山寺”。









4、五百罗汉堂

   在香山寺旁边不远处,近年新建一座五百罗汉堂,殿内供奉着由缅甸汉白玉精雕细琢而成的五百尊罗汉坐像,每尊高1米左右的,还有六尊大型汉白玉佛像。









5、白云寺

    又名摩霄庵,为白云禅师于唐玄宗开元十三年创建,虽历经几度兴废,但主要建筑仍保持原样。






    寺右侧有明永乐年间修建的慧明塔;附近石壁上有众多摩崖石刻,其中“天下第一山”相传是汉东方朔所题。

    这里的建筑融合东西方的特点,据说与摩尼教有关。寺背后有一石室,便是摩尼宫,系摩尼教遗址。





6、天门寺

    始建于唐朝,明万历二年重修,又毁于桑美台风,近年再次重新修建。

    古时候,有官道从这里经过,唐、宋时期此处还有天门街,甚是繁华。天门寺正前方,有一石如全身披着白色绒毛的猴子,蹲在洞口,称“白猴蹲洞”。

    来这里一趟很不容易,绕着天门岭走了一个多小时的山路,才赶在天黑前到达,之后再也没去过。







7、一片瓦禅寺

   进入景区之前,在山下就可以望见,太姥山的悬崕峭壁之中,有一座金光闪闪的铜殿,这就是“一片瓦禅寺”。

   “一片瓦”始建于明万历年间,由一块巨石覆盖崖顶,像瓦一样构成洞屋,因此得名。金色的铜殿修建于2001年,整座殿宇由纯铜铸造,著名艺术家朱炳仁监制。


一片瓦





一片瓦禅寺铜殿




8、太姥娘娘塔

    始建于唐朝,1948年修葺。塔墓上“尧封太姥舍利塔“的碑题,系唐玄宗所赐。塔墓背后,于1999年新建的太姥娘娘殿,殿中供奉着汉白玉雕像的太姥娘娘坐像。






      这里有“下海求妈祖,上山求太姥”的说法。每年农历七月初七这,四方香客来此朝拜。


9、韦陀洞

   在太姥山中,除了规模宏大的寺院外,还有很多“洞”,其中往往也供奉着各路神仙。如韦陀洞、青龙洞、蛤蟆洞等。


普明寺





通往韦陀洞的道路




韦陀洞












国兴寺考古记(9):山中藏古寺,闲来悉访之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