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抄底摸顶
抄底摸顶拖了很久才讲,因为它是一个综合性的知识,不是说用单一的方法就能实操的,所以在讲抄底摸顶之前,我就事先把需要用的相关知识在圈子发布了,下面会讲具体要用到哪些旧知识,以及哪些是新知识。
抄底摸顶需要用的东西:
1.抄底摸顶的形态和量化标准进场
2.多周期共振
3.进场后的走势发育
老规矩,以下说的没有一句是废话,请认真看每一个字,好好消化吸收。
1.抄底摸顶的形态和量化标准进场
由于抄底摸顶是高风险动作,非常容易失败打止损,如果连续止损两三次,轻则割肉踏空,重则心态爆炸操作变形连环亏损陷入恶性循环,所以对于抄底摸顶的条件,我设定的规则是非常苛刻的,其目的就是最大程度的保证胜率,可能有人会觉得,胜率低但是只要盈亏比高一样值得操作,但是相信你们实战过应该都知道,胜率低的情况下,出现连续止损,是很难保持理智的心态再做下一单的,我不愿意赌人性,所以我选择牺牲一些机会,宁愿踏空也要选择高胜率的抄底摸顶信号。
现在具体说以下抄底摸顶的形态要求:
1.浪型出现衰竭。
2.出现终结楔形。
以上两个要求,只要满足其中一个即可。
第一个要求:浪型出现衰竭,你也可以理解为出现上涨或者下跌出现背离。

红框的走势就是浪型衰竭。很好理解,三波衰竭中,第三波相对于第一波的下跌力度出现衰竭,五波衰竭中,第五波相对于第三波的下跌力度出现衰竭,七波衰竭中,第七波相对于第五波的下跌力度出现衰竭。。。
注意:浪型出现衰竭,很多人脑海里的印象都是第五浪才会衰竭,其实并不是,也有很多是第三浪就出现衰竭,比如调整浪中一般只有三波,其中B浪c就经常相对于B浪a衰竭,而一些趋势行情中,也会出现第七浪才衰竭,甚至第九浪、第十一浪,在大多数情况下,我们认为如果走势没有出现衰竭,则说明上涨/下跌的力量没有衰弱,后续趋势逆转的概率则比较小,只有当走势出现衰竭的时候,我们认为上涨/下跌的力量出现衰弱,此时我们才能做抄底摸顶的计划。
第二个要求:出现终结楔形。

红框为终结楔形。不知道什么是终结楔形的请自行百度。。
以上就是形态要求,要么出现浪型衰竭,要么出现终结楔形,两个形态出现其中一个,即视为满足了抄底摸顶的必要条件,也就是说,只要你没看见这两个形态,你就不需要浪费任何一秒钟去考虑是否要抄底摸顶。
接下来说量化标准。
在出现衰竭或者终结楔形(必要条件)后,我们需要等待进场的充分条件出现。
充分条件是:走势反向运行,并且幅度突破衰竭浪/终结楔形的第五浪的0.618,0.618为最低幅度要求,如果突破分型点,胜率则会大幅增加。
下面用图片进行解释。


在满足以上的量化条件后,我们还需要进行最后一步确认:回调不破前低。
也就是说,在突破0.618之后,我们就可以用交易模板的方法,等待回撤确认,不破前低并且出现右侧信号之后,我们就可以进场了。
这里说一下,如果破了前低,将会演变成什么形态。

在没有突破分型点的情况下,反转是很容易失败的,因为完全可能演变成其他的形态,但如果突破了分型点,道氏理论被破坏,逆转的成功率就大大增加。所以在没有突破分型点的情况下,等待回撤确认是必须的,也就是在等待回撤的过程中,必须选择右侧突破进场,而不是在回撤的过程中左侧接,因为只要没有出现右侧突破信号(参考交易模板中的进场信号),你就无法确定这个回撤到底能不能站稳,它后面会不会直接跌破前低形成其他形态。
整体操作如图。


总结一下抄底摸顶的进场操作:
第一步:出现衰竭浪型或者终结楔形,两个形态出现其中一个即可,此为必要条件
第二步:走势反向运行,并且超过衰竭浪空间的0.618以上/终结楔形最后一波空间的0.618以上,如果能突破分型点最好,成功率将大大增加。
第三步:回调不破前低,按照交易模板进行右侧进场。
看到这里,你们可能会觉得抄底摸顶好像很简单,小学生看了都会。确实,进场确实非常简单,只要严格按照上面的方法,成功率还是不错的。
有人又会问了,不是说好的抄底摸顶吗?怎么变成了右侧进场?这明明就是二次回调进场啊。
下面我会解答这个问题,并且讲一下抄底摸顶真正的难点在哪里,这也是抄底摸顶的关键。
2.多周期共振
先回答一下为什么这篇文章写的是抄底摸顶,但是操作上却还是右侧进场。
所谓的顶底,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1分钟图表里的二买(二次探底),在30分钟图表里很可能是一买(2B底);30分钟图表里的二买,在4小时图表里很可能是一买。看下图就能理解了。

所以说顶底只是相对的,小级别的顶,可能是大级别的底,你在小级别中做二次回调进场做多甚至是突破进场做多,在大级别中依然处于底部,你的任何做多动作对于大级别来说都是抄底行为。
搞清楚这个关系之后,你们大概就明白抄底摸顶难在哪里了,并不是难在如何进场,而是难在如何找到大小周期的顶底共振区域。
大小周期共振至少是两个周期以上的共振,共振的周期越多,抄底难度越大,因为你需要先判断大周期到了底部,然后再判断小周期到了底部,最后进行抄底。我的建议是,你们一开始训练抄底摸顶,只做双周期共振的顶底,等熟练过后可以进阶到三周期共振的抄摸,我目前使用最多的也是双周期和三周期共振。

再说一下判断大小周期共振的原则:一定是先判断大周期到底,符合抄底摸顶的要求了(比如走出了衰竭浪,走出了终结楔形的形态),然后才能切到小周期去判断能否抄底。
因为大级别的趋势力量永远大于小级别的趋势力量,大级别都没有出现可能逆转的信号,就算小级别出现了逆转信号,也很可能只是一个小级别的反弹,反弹结束后继续走大级别的下跌,直到大级别出现衰竭。
当然也有一些顶底,是没有出现衰竭浪型/终结楔形,直接就逆转了,这属于另外一种小概率的走法,但是这篇文章只要求你们掌握最简单、出现频率最高、成功率最大的两种形态,先把基础掌握了,之后再去进阶更难的形态。
也就是说,当大级别的上涨/下跌波段,相对于上一个上涨/下跌波段来说,上涨/下跌的速度变慢了(指标有背离的嫌疑),那么此时就可以怀疑,大级别是在走衰竭浪,然后你就可以切换到小周期图表,去看小级别是否也出现了符合抄底摸顶的形态,大小级别都符合,那么你就可以在小级别按照抄底摸顶的模板进场。

这就是为什么我经常说,分析行情必须从大周期看到小周期。
现在说最后一步,进场后的走势发育。
进场后的级别发育
你在小级别进行抄底摸顶后,也许小级别上看,确实出现了一波小拉升,证明小级别的抄底是成功的,但是小级别的上涨能否升级到大级别,就需要我们跟踪走势的发育情况,如果大级别上涨夭折了,那么小级别的上涨很快就会被打回原形,继续进行大级别的下跌。
下图说明了走势的发育成功和发育夭折。

其实这个就跟套娃一样,比如在5分钟抄底进场后,看能否顺利上涨到30分钟级别衰竭浪的0.618,然后等待回调看会不会破前低,破了前低说明上涨发育失败,继续进行30分钟级别的下跌;如果回调不破前低,继续上涨,那就看能否上涨到4小时级别衰竭浪的0.618,然后再等待回调看会不会破前低。。。一直往大级别套,这就是走势的生长发育。
但是实际走势变化多端,并不是每个走势都必须要走到0.618才会继续发育,也不是每个走势都要出现衰竭浪/终结楔形才会逆转,我给你们讲的只是大概率事件,我要做的不是让你们吃到所有的顶部和底部,而是要你们做了抄底摸顶就大概率会成功,这一点必须要理解清楚,我自己是还有别的顶底抄摸的方法,但是说起来太复杂,使用的性价比远远不如这篇文章里提到的方法,所以干脆就不说了。
总结一下抄底的流程:
先看好你要抄底的级别是否出现上涨/下跌力量衰竭的迹象,比如上涨/下跌速度变慢,幅度变小,那么就存在走衰竭浪/终结楔形的可能性,此时切换到小级别去看是否出现衰竭浪/终结楔形的形态,当小级别出现了衰竭浪/终结楔形,与此同时大级别也出现了衰竭/终结楔形,就可以在小级别中按照抄底摸顶的交易模板进行抄底(突破衰竭浪/终结楔形最后一波的0.618,回调不破前低,按照交易模板右侧进场),进场之后跟踪走势的发育情况,来决定抄底单是继续拿着,还是设置平保,或者是其他的持仓策略。
下面上案例。





抄底摸顶的入门版基本就这些,最重要的是掌握多个周期走势的共振,不要只看小周期,对大周期的走势完全无视,否则不永远做不好抄底摸顶,周期共振是抄底摸顶的灵魂,我可以说不学好周期共振,想做好抄底摸顶那是绝对不可能的,你们平时看到的什么左侧接针,5分钟15分钟抄摸,根本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抄底摸顶,大部分都是靠感觉盲猜,我理解的抄底摸顶,是做一段4小时以上的波段,在5分钟/1分钟进场后,设小止损也不会被打掉,也就是用5分钟的小止损去博4小时级别的利润空间,超大的盈亏比才是抄底摸顶的意义所在,否则为什么要冒着这么大的风险做?不就是为了高盈亏比吗。
另外这篇文章你们可能会看的晕头转向,对于一些基础不太好的群友来说是需要看个十遍八遍的慢慢消化吸收,甚至你们可能会觉得做交易为啥要搞得那么复杂?我可以明确的告诉你们,真正的技术大佬,讲的东西比这篇文章写的要更细致5倍以上,真的就是把缜密到从月线走势抠到5分钟1分钟,把每一段走势都给你安排的明明白白的,其中的细节多到你无法想象。我已经是极大的简化了操作流程,尽量让你们看懂并且能用在实战上,所以你们也别偷懒,文章看个十几二十遍,然后疯狂复盘,把各种各样的顶底走势都找出来,一个一个研究,复盘个一年半载,就能慢慢上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