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互联网后现代集群特性与后现代论说是如何进行的愚蠢再生产

2022-12-05 10:47 作者:马克骐  | 我要投稿

后现代主义学者并不能组成中心化的实体,他们的话语和支持也始终以鄙视愚蠢或者效仿愚蠢来鄙视传统智慧,非常优雅的讽刺但无用。就像Asoul的粉丝说自己是去中心化的,但他们面对的企业确实集权制行使策略的,作为消费者完全不能聚群为自己的消费进行维权。重要的是,后现代惠及的不止有智慧,还有愚蠢。愚蠢的后现代集体是无意识的后现代集群,类似集群不会追寻或者跟随传统的领袖意识,他们没有一个传统的主人设置教条去实施,而是被各自的私欲集聚起,取用一种通用的内部话语来进行享乐,尽管他们在当下的形式可以说是后现代的,是不具有中心化的,是反反思的。可能就有人要说了,既然反反思那不是前现代集群吗,为什么是后现代的。因为前现代的操作是教条式的遵从主人的意志,他们是没有进入到反思的语境里,但像反反思和不具有中心化的发泄性语境并非他们不能走上建设现代性的道路,而是他们个人扮演的角色要求他们走向一个虚假的反叛,这不就极致的对于后现代的反逻辑中心主义的极致体现吗?而反反思和前反思就是后现代和前现代的区别所在,尽管这一区分有些暴力,但在我现在表达的议题上尚且适用,对于这种体现后现代式愚蠢的集群而言,在合适的时机来临时,他们就会聚成最危险的,reactionary的集群。而自诩智慧的后现代主义者将不能够对其作出任何程度的矫正。在这种去逻辑中心的集群中的群体性认同和个体的自我认同是完全由无效的或者虚构起无限纵深的符号词句或者图像构成的。从这个侧面去看待,其反而更像是新宗教而不是小团体,而且这种发泄性理念在社会面的吸引力是非常巨大的,它就像容纳所有的答辩的垃圾桶。那么后现代主义者们有对这样的现实表达厌恶和批判吗,我所见到的并没有,他们当中有一些,反倒把自己的坚持理解为应当对于相对中心化的理论或话语实体的反攻。他们从这些事件和暴力的交互中得到的恰恰是反向于他们想达到的最终的目的的,有所收获的同时他们又失去了其他的可能性,他们以为他们抵达了传统意义上的弑父环节,但事实上只是在这个妄想中沾沾自喜罢了。因为他们无法对抗在现实中起作用的占据着父姓权威地位的力量,而又急需对自我的掌控,那么走上一个幻想游戏是最好不过的了。但换一种方式去谈论这些处在历史节点上的,被各种因素裹挟的后现代集群分子的话,不得不说他们的存在是一种必然,正是当下的现代,前现代,后现代特征共同出现的情形下才造就了完整的现代性。

我对于后现代集群的看法,还有补充。总有人以为没有传统意义上的父亲处在集群中,那么小团体就是拍平的互相平等了,抱有这种幻想的人到底是怎么想的?你不承认小团体结构中不明晰的人际关系网和熟络程度与政治意见相关的问题吗?你没有被笼罩在较为普遍的社会社交关系中吗?难道在这种小团体里就可以假设这是一个所有个人特性都独立且完整地被他人观测着的场?胡说八道。在一种不可能性中不断地生产自己的欲求,那么在这种团体活动中个人寻找个体的满足本身就已经退变成倒错行为了,就更不要提什么上升到哲学观点和实践的问题上去了。如果我处在这种对不可能性明晰且还要去追求的精神状态下,那我应该极度痛苦,而不是感到满足,任何人在这种状态下仍然能获得满足的话,那就是十足的倒错。

后现代主义者的极端在于完全地服从于劣,而不是从中调和,标靶打靶的操作也并不只有相对中心化的实践单元才会去号召和实行,事实上对于劣化的后现代集群来说,正因为他们群体的形式去中心化,他们对于目标的选择也是去中心化的,涣散的,但这样的团体仍有他们发泄的中心对象。一切都服务于即时的真理,而事后则又需要再次定位和追踪未知的猎物,像无意识猎食的虫豸一样。但这种似有似无的人际关联,并不会永远的保持在去中心化的状态中,而恰恰相反,这种懦弱会助长团体内部关联在危机中的异化,并最终还是走向与他们一度幻想的网络乌托邦背道而驰的一面。


互联网后现代集群特性与后现代论说是如何进行的愚蠢再生产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