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抽丝计划#025 「含忍是为了自由,要求自由得要学会含忍。」

2021-01-13 23:41 作者:_Qin_  | 我要投稿

       2011年,杨绛先生百岁那年,文汇报专门做了一次百岁问答,笔谈了好些具体琐碎但又让人好奇的事。

       比如关于阳历生日的事,她出生于清宣统三年,却在1岁的时候就开始使用公历,关于这事,就还说到了一种现象。

       我父亲是维新派,他认为阴历是满清的日历,满清既已推翻,就不该再用阴历。他说:“凡物新则不旧,旧则不新,新旧年者,矛盾之辞也,然中国变法往往如是。旧法之力甚强,废之无可废,充其量不过增一新法,与旧法共存,旧新年特其一例而已。” “今人相问,辄曰:‘汝家过旧历年乎,抑或新历年乎?’ 答此问者,大率旧派。I旧派过旧历年,新派过新历年。但此所谓过年,非空言度过之谓,其意盖指祭祖报神……今世年终所祭之神,固非耶教之上帝,亦非儒家之先圣先贤,不过五路财神耳。此所谓神,近于魔鬼,此所谓祭,近于行贿。”

      7月17这个公历生日是我一一岁时开始用起来的。我一岁时恰逢中华民国成立。我常自豪说:“我和中华民国同岁,我比中华民国还年长一百天!” 7月17目是我生日,不是比 10月10日早一百天吗?

        后面不免谈到她和钱钟书的感情和生活,她是真的爱他,敬重他,而他们俩也可真的算是一生的知己,挚友。能一生迈着相似的步调,能在精神上高度契合,互相成就已经很难得了,在生活上还能一直相互体谅,相互支持就太不容易了。

        我由宽裕的娘家嫁到寒素的钱家做“媳妇”,从旧俗,行旧礼,一点没有“下嫁”的感觉。叩拜不过跪一下,礼节而已,和鞠躬没多大分别。如果男女双方计较这类细节,那么,趁早打听清楚彼此的家庭状况,不合适不要结婚。

        抗战时期在上海,生活艰难,从大小姐到老妈子,对我来说,角色变化而已,很自然,并不感觉委屈。为什么,因为爱,出于对丈夫的爱。我爱丈夫,胜过自己。我了解钱锺书的价值,我愿为他研究著述志业的成功,为充分发挥他的潜力、创造力而牺牲自己。这种爱不是盲目的,是理解,理解愈深,感情愈好。相互理解,才有自觉的相互支持。

        我与钱锺书是志同道合的夫妻。我们当初正是因为两人都酷爱文学,痴迷读书而互相吸引走到一起的。锺书说他“没有大的志气,只想贡献一生,做做学问”。这点和我志趣相同。

        我成名比钱锺书早,我写的几个剧本被搬上舞台后,他在文化圈里被人介绍为“杨绛的丈夫”。但我把钱锺书看得比自己重要,比自己有价值。我赖以成名的几出喜剧,能够和《围城》比吗?所以,他说想写一部长篇小说,我不仅赞成,还很高兴。我要他减少教课钟点,致力写作,为节省开销,我辞掉女佣,做“灶下婢”是心甘情愿的。握笔的手初干粗活免不了伤痕累累,一会儿劈柴木刺扎进了皮肉,一会儿又烫起了泡。不过吃苦中倒也学会了不少本领,使我很自豪。

        钱锺书知我爱面子,大家闺秀第一次挎个菜篮子出门有点难为情,特陪我同去小菜场。两人有说有笑买了菜,也见识到社会一角的众生百相。他怕我太劳累,自己关上卫生间的门悄悄洗衣服,当然洗得一塌糊涂,统统得重洗,他的体已让我感动。

        诗人辛笛说钱锺书有“誉妻癖”,锤书的确欣赏我,不论是生活操劳或是翻译写作,对我的鼓励很大,也是爱情的基础。

        杨绛先生说自己和钱钟书先生一样,一生都是一个“free thinker”,可她生命中充满了隐忍,那她崇尚的自由是怎样的一种自由呢?

        这个问题,很耐人寻思。细细想来,我这也忍,那也忍,无非为了保持内心的自由,内心的平静。你骂我,我一笑置之。你打我,我决不还手。若你拿了刀子要杀我,我会说:“你我有什么深仇大恨,要为我当杀人犯呢?我哪里碍了你的道儿呢?”所以含忍是保自己的盔甲,抵御侵犯的盾牌。我穿了“隐身衣”,别人看不见我,我却看得见别人,我我甘心当个“零”,人家不把我当个东西,我正好可以把看不起我的人看个透。这样,我就可以追求自由,张扬个性。所以我说,含忍和自由是辩证的统一。含忍是为了自由,要求自由得要学会含忍。

        这个回答,真的让我松了一口气,有时候我会觉得隐忍是不是一种懦弱,是弱者的逃避,所以有时候会违背自己惯常的思维和反应,有意让自己的反抗更加直接一些,效果如何且不说,我心里总是觉得别扭,仿佛丢失了自己的堡垒,输掉了自己的阵地。我本来的性子是那种只在自己觉得恰当的时刻出手,力图举重若轻,一击即中,但有时候又会自我怀疑,是不是太过于保守消极,特意把自己频频推向人前,但还是一样,虽然也得到了一些好的结果,但仍然觉得不踏实。所以看到这个回答,感觉又能和自己握手言和了,这大概就是以退为进的“抖M”的自由吧。

        树上的叶子,叶叶不同。花开花落,草木枯荣,日日不同。我坐下细细寻思,我每天的生活,也没有一天完全相同,总有出人意外的事发生。我每天从床上起来,就想:“今天不知又会发生什么意外的事?即使没有大的意外,我也能从日常的生活中得到新体会。八段锦早课,感受舒筋活络的愉悦;翻阅报刊看电视,得到新见闻;体会练字抄诗的些微进步,旧书重读的心得,特别是对思想的修炼。要求自己待人更宽容些,对人更了解些,相处更和洽些,这方面总有新体会。因此,我的每一天都是特殊的,都有新鲜感受和感觉。

        我今年一百岁,已经走到了人生的边缘边缘,我无法确知自己还能往前走多远,寿命是不由自主的,但我很清楚我快“回家”了。我得洗净这一百年沾染的污秽回家。我没有“登泰山面小天下”之感,只在自己的小天地里过平静的生活。

        细想至此,我心静如水,我该平和地迎接每一天,过好每一天,准备回家。


        这本完结,中间有几个杂忆杂感和小故事略略看过,最近工作有些密,但还是尽量空出时间来完成这个计划,其实看书和打卡摘抄写点心得花的时间都快差不多了,依然还没找到更高效的方法,但每次更新也不想敷衍,浪费了加深印象和思考的机会,有好多次写完都已经过了午夜,以后也许可以睡前看书,第二天再记录回味,看看会不会更好些。

抽丝计划#025 「含忍是为了自由,要求自由得要学会含忍。」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