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法学考研【知行法学丨考后心理:踏平坎坷成大道,斗罢艰险又出发】
前 言
哈喽各位小伙伴,大家晚上好。时隔半个月后师兄师姐再次出现,相信大家不会真的以为我们已经忘记大家了吧。新的一年备考攻坚期尚未到来,与其对着下届考生贩卖焦虑,不如回头看看大家过的怎么样?本期我们邀请到了本科华政,二战后考上人大法学院的师姐,为大家分享考后的心理建设和各种路径和可能性,希望大家能够在这里面找到自己~最后送大家一句话:你以为的结束,其实只是刚刚开始。加油,考研人!!!

首先恭喜师弟师妹们结束了2020年的考研初试,相信经过近二十天的时间,你们的情绪已经渐渐从上一场考试中抽离出来,不再去纠结自己哪道题没有发挥好。距离初试成绩公布还有不到两个月的时间,作为一个经历了2020年漫长复试等待的人,也来分享一点自己的心理调节心得吧。
根据以往的经验,不同的考生在这个阶段往往面临不同的心理压力,大致如下(并不绝对):

此时一战的同学往往都在想:我过了法考别的同学已经开始找实习了我要不要也去找?我没过法考那考研也肯定考不上了吧?毕业论文还是等一等再写吧?而二战的同学则会想:如果这次考不上那怎么办?要不要先去找一份工作以防万一?我考研和法考都没过以后是不是没有好的未来了?
但从上面的思维导图中可以看出,无论是一战还是二战,从现在开始到出成绩前的期间里,除了着手准备复试以外,还有相比起每日反复焦虑以外更重要的事情要去做。

一、应届生
01已经通过法考主观题+拟定可以上岸
对于已经通过法考,且参考真题解析(知行法学丨2021年人大法学考研初试真题与解析:总体规范基础,细节决定成败)后觉得自己可以进复试的同学,在这段期间应该把注意力放在毕业论文和准备复试上。虽然很多学校在大四时已经不安排上课,但如果不提前准备毕业论文并完稿,很有可能会面临复试+论文撞车的情况。为了避免到时候一边紧张地准备复试、一边大脑空白写不出论文被导师催(想想这是什么画面...),还是早点开始看文献敲键盘吧!虽然身边未考研的同学在这个时候应该已经实习很久并准备就业,但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应该优先放在更值得做的事情上,不要为了图一时心安就急匆匆也去找一份实习来做。
珍惜这两个月的时间认真复习复试。除非是初试绝对的高分选手,中低分段的考生都有在复试中翻车的可能性,既然已经通过法考,且估分情况不错,说明你的专业基础知识还是掌握得较好的,所以更应该抓住这个机会在自己报考的专业领域里进行深入的学习和思考。

02已经通过法考主观题+想要二战
有的同学可能因为种种因素在考场上发挥的不好、大概率认为自己不能进入复试,那么可以在这段期间认真思考和进行复盘。
首先要明确自己是否真的想要读研、是否一定要考学硕、是否非考人大不可;其次要复盘为什么在考场中答得不好,是疏忽大意还是实力不够还是备考时间过短/备考方法不科学;最后要和家人协商是否能接受毕业后脱产半年二战、在哪里复习、家人能否给予一定的支持。既然法考已经通过,那么未来就业的基本保障已经到手,除了毕业论文之外短期内不会有什么重要的事情,不妨趁这个机会好好审视自己,做好充分的考量之后再下决定,在此期间也可以多咨询已经上岸读研的师兄师姐的意见。
关于二战的建议,会在下面第四种情况中一并给出。当然需要注意的是,上面提到的【大概率认为自己不能进入复试】不是单纯的主观评价,如果只是有个别题目答得不好、答得不全,那更多的是一种自我贬低的心理暗示,在这种情况下还是要在撰写毕业论文之余着手准备复试,不要仅凭一时冲动就完全放弃。

03未通过主观题/未参加法考+拟定可以上岸
有这种情况的同学大部分是自己未报名参加法考的,当然面对时间紧张的情况作出只准备一场考试的决定也并没有错,但是客观上到了这个阶段难免会对【周边同学都通过了但自己没有】感到不安。但如果估分情况尚可的话,还是建议先将法考放一放,安心准备复试和毕业论文。对于法本的同学来说,法考客观题的备考时间在3个月左右就足够,且既然已经系统地复习过考研,那么起码对于民法和刑法而言是有较好的基础的。既然事实已经如此,不妨就放宽心把时间和精力用在更值得做的事情上,也不要匆忙地去找实习,复试结束后有一整个假期的时间可以准备法考/去律所实习,并不急于这一时。

04未通过主观题/未参加法考+想要二战
如果未通过法考,且参考(2)中关于是否二战的问题后仍然要决定再考一次,那么此时需要协调好法考和考研的关系,以下的建议可参考但不绝对:
①1-3月,准备毕业论文+学习英语+复习民刑(此时建议看一些法考视频);
②4-6月,准备毕业答辩+其他事宜+学习英语+考研专业课过一轮+法考视频;
③7-9月,考研的六门专业课要做到搭建框架+扎实基础,同时每天学习英语,每天可以分3-4个小时准备法考客观题;
④10-12月,主观题可以不花大量时间来准备,但在考前一定要保证4-5套模拟练习;英语和政治每天学习时间要在4小时左右,专业课在前期基础打牢之后逐渐进入冲刺阶段。

05毕业后想直接工作
部分应届生同学在考研失利后不想调剂也不想二战,对于已经通过法考且本科尚可(五院四系或传统985/211院校)的同学而言,选择工作也并不是一个不好的选择。这里指的工作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①考法检
一般而言考研后国考也已经结束,但是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关注一下省考或地方公务员的考试。进入法检意味着工作相对轻松、各类福利较多。如果能够考进一二线城市的体制内的话,也是一个发展稳定的好去向。法检不问在校排名或雅思托福,也不看是否有红圈实习经历,只要能够通过笔试及面试即可,所以有此类意向的同学一定要尽早搜集信息准备。
②进律所
对于政法院校的学生来说,毕业去律所恐怕是最常见的选择。如果想要到律所工作,应该尽早开始准备求职简历(建议找已经工作的师兄师姐帮忙改一下简历内容)、搜集招聘信息、选择合适的岗位后进行海投(当然并不意味着所有的律所都要投)。一般北京和上海的律所在招聘时都要经过筛选简历、笔试/面试、复试等流程,如果目标是红圈所或者其他精品所,建议提前有针对性地对法律英语和专业实务进行准备。
③做法务
在一二线城市做公司法务也是非常不错的选择,法务的工作压力比起实习律师而言要小得多,而起薪往往比后者要高。在公司里做法务首先可以朝着法务总监去努力,其次可以积累经验后跳到规模更大的公司,亦或者也可以在做3-5年有相当的经验和人脉后出来做律师。

二、往届生(二战)
而对于非应届生而言,二战的心理压力客观上要比一战的考生大得多,因为不仅要担心考试结果,还要为万一落榜该怎么去找工作而焦虑。对于初试发挥不错、有信心进入复试的同学,参考建议就是专心准备复试,因为根据人大往年的惯例,在初试成绩公布后,距离复试只有十天左右的时间(去年属于特殊情况),而且各地的疫情也在反复,所以这个时候并不提倡马上去找一份实习或工作。而对于已经是二战且明确感觉到自己进复试的希望渺茫的同学,可以参考以下建议:

01二战+未通过法考
对于两年全身心准备考研,未通过或未参加法考的同学而言,这个时候的心理压力是无疑非常大。这个时候不要急于否定自己,虽然现在的生活节奏和同侪压力会尝尝使人觉得不前进就要面临淘汰,但是人生是一场马拉松,一时的领先或落后不能决定几十年的发展。如果有意向从事律师行业,还是建议先准备法考,不要让考研成为一种执念从而钻进牛角尖。在做其他事情分散精力的同时可以好好思考一下:人大法学院对自己来说究竟是什么样的存在?如果没有考上人大自己还有没有其他的路可以走?如果过去两年都非常努力了那么究竟是运气差了一些还是方向和方法错了?

02二战+已通过法考
如果已经是二战且已经通过法考,建议在确定未进入复试时开始尽早开始找工作,争取在当年的考公或求职队列中抢占先机做更充裕的准备。

03关于是否要三战、是否要脱产备考
前两个建议是对于明确不想三战的同学提出的,如果有的同学仍在犹豫是否要三战,那么依旧可以对照以下几个问题来看自己适不适合:
①家中需不需要自己承担经济上的责任?
②父母能不能支持或接受自己三年脱产备考?
③没有人大研究生的学历能不能找到较为不错的工作?
④考上人大一定可以让自己的人生有很大的变化吗?
⑤为什么要考学术型硕士?
⑥如果第三次努力还是失败的话,自己能不能接受这个结果?
此外,对于是否要脱产备考这个问题,个人建议是家里有矿的同学随意,在职和脱产备考各有利弊,但最好不要脱离社会过久,否则人的思维很容易变得固化和狭隘。
当然,大家也看到了,不论是对应届生还是非应届生,法考的通过都是非常重要的。它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奠定考生的自信心,同时也能给plan B带来基本的保障。法学类考试的备考方法本就是殊途同归,虽然在考察科目和题目类型上略有差异,但还是鼓励师弟师妹门即便不花过多的时间精力去准备法考,也要进行报名+参加考试,相信只要你在考研备考中是用心准备,一定会有惊喜在等着你。

三、复试的几点合理建议
言归正传,不管是一战还是二战的小伙伴,在成绩出来之前,你我皆是黑马。因此,大家在等待成绩这段时间,还是应当准备复试,以下针对如何合理安排复试前的时间提出几点建议:
01开始认真阅读学术文献,建立学科体系
在初试阶段基本上不鼓励大家阅读过多的专著和论文,因为初试考察的科目比较多,不会考察得过深过细,且大多数人没有建立起一个较为完备的知识体系,难以将一些零散的问题放到整个科目框架中进行思考;然而复试是要考察一个学生的专业能力及学术潜力,在已经具有较为扎实的专业基础的前提下,可以有针对性地对一些学科重点、热点以及人大教研室老师研究方向进行深入阅读和思考。有兴趣的同学也可以开始动笔写一些读书笔记和学术论文,保持适当的输入和输出,应届生更要抓住这个机会认真准备毕业论文,这不仅是对自己大学四年的学习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也是提前把状态调整为一个准研究生以待考察。

02坚持练习英语
相信有相当一部分的同学在初试结束后就再也没有碰过英语,但是语言的学习的确是要靠日积月累,很难通过短期去速成。无论是出于准备复试中外语面试和笔试的角度,还是为了以后在求职中获得更多的机会,都应每天保持英语学习的状态。这一部分学习可以不耗费太多时间,每天练练口语对话、做几篇阅读、读几篇外刊文章都可以,但是要摒弃在考前进行突击的想法。

03和家人朋友多多交流
由于之前一直在准备考试,相信很多人在去年都没有和家人朋友有很多交流。人不可能成为一座孤岛,适当的情感交流能够缓解压力。和他们聊聊你的想法,比如为什么想要读研究生、将来想要从事哪些工作、有什么想和他们一起做的事情、自己真正喜欢的东西是什么等。珍惜这段可以和他们相处的时光,以后的生活节奏将会越来越快,届时将会有一个接一个的事情让你处于非常繁忙的状态,还是在能够自由支配自己时间的时候多和他们进行交流吧。

04适当娱乐放松
虽然说这段期间不能浪费过多时间在娱乐上,但是适当看剧/看小说/打游戏排解压力也是不错的选择。建议这段期间多看看能够放松心情的剧,不要一天二十四小时都把自己放置于高压的状态,过刚易折,劳逸结合才能够保证长时间地保持好的学习状态。建议避开会上瘾的长篇剧或游戏,因为在缺少监督的情况下很多人的自制力都非常一般,看剧或打游戏只应该是生活中缓解压力的一部分,不要让它们占据过多的时间来浪费掉这宝贵的两个月。
在这里推荐一下《legal high》(应该有很多人已经看过了,但是比起美剧个人更喜欢日剧的台词)

剧中的毒舌律师古美门和菜鸟律师黛处处都表现着观念上的碰撞,古美门坚信“胜利即是正义”,而黛视公平和正义为自己的使命。也可以说,两个人的观点分别代表着实证主义法学和自然主义法学的思想。在看剧放松的同时不妨也想一下,究竟是赞同“恶法非法”还是认为“恶法亦法”。跳出背诵与作答的应试思维,可以发现很多问题并不存在标准答案,而思考与论证的过程能让人在精神层面不断成长。

05保持身体健康
长期的备考会让人的身体出于僵硬疲惫的状态,不少人因为考试用眼过度、失眠、颈椎疼痛或者腰间盘突出。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这句话放在当下也并不过时。只有健康的身体才能支撑起高强度的学习和工作,所以趁着这段时间好好锻炼身体,哪怕是不想去健身房运动,也可以尝试着做一些对颈椎和腰部有利的动作(微博和B站上真的有很多,不要让它们在收藏夹里吃灰了快动起来!)同时也要注意饮食规律,合理用眼,尤其是在疫情尚未过去的时候更要提高身体的免疫力(虽然很啰嗦但一定要听进去啊敲黑板!!)

四、结语
虽然这篇建议的初衷是想煲一碗鸡汤来让师弟师妹放松心情,但作为“过来人”还是坚信,再多的安慰也不能代替你们把握这段时间继续向前。放松和娱乐可以一时间释放压力,但日复一日的荒废时光只会带来更多的焦虑和不安。
既然已经选择了法学这样令人头秃的专业,就提前适应忙碌充实的生活节奏并从中获得平衡和快乐吧,重新回想一下自己当初为什么要报考法学硕士、为什么要报考人大,相信每个人都会对接下来的生活规划有一份自己的答案。
无论一场考试的结果如何,在这期间努力学到的知识不会消失、所结交的志同道合的朋友不会远去、那个更为笃定更为自信的自己也不会离去。
读研后要面临读不完的文献和写不完的论文,工作后要面对形形色色的人群以及来自各方面的压力。每个人都要从考研这扇门中踏过去,只有勇敢地迈出这一步、过去象牙塔中的自己进行告别,才能更坚定地进行新一轮的“升级打怪”。

关于我们
更多详情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微博/知乎:知行法学,或私信咨询。日常发布人大法学考研最新消息,为大家提供法学考研一站式解决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