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南州文庙
路南州文庙位于路南县(今石林县)北隅今石林一中内,始建于明嘉靖三十五年,由署州事同知周耿兴建,万历内中,朱应麟任路南州郡扩大其规模,据《路南州新建储学记》记载“凡所创者,曰先师庙,曰明伦堂,皆五楹;曰尊经阁,曰敬箴枕碑亭,曰啓圣祠,曰文昌阁,曰乡贤祠,曰名宦祠,皆三楹;泮水、戟门、斋社、衙庞,莫不备”,后明清多任知州接续重修扩建,清嘉庆年间山东琅琊赵德懋知路南州重修文庙,为“崈体制、倡文风、导开化、壮观瞻”移文明坊于照壁前,清咸丰七年除文昌宫、文明坊外其余建筑皆毁于兵燹,后清光绪十六年知州陈溶于原址组织重建保存至今,后文明坊、“太和元气”坊、大照壁、泮池、魁阁等建筑被毁,仅大成门、两厢、大成殿、文昌宫留存。大成门为单檐硬山顶式建筑,面扩七开间,为云南文庙建筑大成门中最大者;其柱头挑出梁头,斜撑上顶挑梁底,下立于柱中;前廊屋檐之下起轩,曲面流畅而空间高敞,斜撑镂雕仙人、松鹿、梅花、麒麟;大成门斜撑与轩的做法在云南官式建筑中较少见,于四川较多见,从古路南州交通区位来分析,是为川蜀地区明清建筑营造方式于云南的再现;大成门两侧山墙基座雕刻“八仙过海”,阶梯丹陛石雕刻“鱼跃龙门”。大成殿建于髙月台上,四周围石栏板,丹陛石雕刻海水云龙,其建筑主体为单檐硬山顶式,面扩五间,檐下施六铺作网状斗拱,平身科九簇,拱头钉盘形饰件雕刻各色花卉,其斜撑于轩做法除雕刻纹样不同皆与大成门相同,额枋下挂落镂空,宽大,雕刻回纹,中开间还装饰“鹿鹤同春”,挂落下在安装雕饰卷草的小型雀替,大成殿两翼角处下延伸“狮子戏绣球”擎檐柱;大成殿内架构枋墩雕刻卷草螭龙寿字纹,脊檩题字“皇图巩固、帝道暇昌”及重建年份。文昌宫在大成殿左下方,山墙基座浮雕“琴棋书画”、“丹凤衔书”、“应瑞麒麟”。路南州文庙现存清乾隆元年《□□□□招牌位龛棹龙□暨重修文昌宫庄严金相功德碑记》、嘉庆庚五年《重修文昌宫序》、清嘉庆十五年《文明碑记》、清光绪三十年《重修文明坊碑记》、清光绪三十年路南州乱葬永革告示碑、“太和元气”坊“元”字匾,是不可多得的史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