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米诺夫斯基物理学讲义 篇目1 /米诺夫斯基博士其人与旧世界的技术桎梏

2018-05-07 08:57 作者:Xeku-Eins  | 我要投稿

自20世纪后半叶始,众多科学家试图建立自然界四种力(重力<万有引力>,电磁力,强力<强相互作用>,弱力<弱相互作用>)的理论统一,Gauge理论,超弦理论,希格斯粒子等逐一登场,然而都未曾获得足够充分的支持和确证。 

进入宇宙世纪后,物理学者们在宇宙殖民地中建立了实验室,从而拥有了地球上梦寐难求的无重力影响的实验室和巨大加速器。

宇宙空间中重力研究的结果是,由Y.T.米诺夫斯基通过米诺夫斯基粒子的假想提出了大统一理论。作为这一理论根基的米诺夫斯基粒子的性质对于至今为止的物理学是一种彻底的颠覆。 

如今被作为宇宙世纪代表人物之一的物理学家Y·T·米诺夫斯基博士,在发现著名的米诺夫斯基粒子(简称米氏粒子)之初,却遭到了物理学会的排斥、孤立。而向窘境中的博士伸出援助之手的则是当时身为吉恩主义核心人物的德金·扎比。德金为博士提供了全面的支持,在SIDE-3创立了“米诺夫斯基物理学会”,这一行为奠定了一年战争中吉恩对联邦技术优势的基础。

宇宙世纪初期,人类社会的主要能源主要来自无穷的太阳能,殖民卫星公社通过在殖民卫星上建造、安装大量的太阳能板,来进行能量的转换,为殖民卫星内的社会生活提供必要的电能、热能。这种技术其实在旧世纪就已经存在,也绝非具有很高的技术含量,相反则类似一种粗放性密集型的建设。即使环保,但一次性投入成本巨大,而且位于宇宙的太阳能板维护起来难度不小,成为殖民地初期发展的巨大限制。

鉴于初期宇宙开发必须要有相对独立的能量来源,另辟蹊径则是利用军事上早已运用的核技术来提供能源。同样的,旧世纪的崩溃性的核裂变和诱发性的核融合都存在着同样的反应时的巨大放射性。基于旧世纪的技术淀积,传统方式的多层混凝土阻隔的确可以实现,但依然无法完成宇宙世纪核熔炉的小型化。如何小型化这一课题在宇宙世纪前期成为了公认的难题,无论是联邦还是殖民地,相同的各类试验都在不断的进行。


米诺夫斯基物理学讲义 篇目1 /米诺夫斯基博士其人与旧世界的技术桎梏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