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蒲田菌的深夜电台01:早年生活和第一次下坠

2020-07-02 16:26 作者:直江_Naoe  | 我要投稿

  各位好,这里是蒲田要塞的迷路人。

  写这个系列其实完全是受@樱内瑞业的启发,让我想起了分享自己人生的那些事的想法。

  虽然我现在是个休学在家的高中生,下学期才能回到学校。

  这一个月的时间,我不仅仅在自习——休息——运动——学习的死循环里透不出一点气来,而且还对我一直以来发生了什么进行了深度的思考。

  这篇文章我还会考虑在A站和知乎发布。A站文章阅读累计已经过了1万,但是我不会因此而满足。

  暂时就说这么多吧,正文开始。

  我出生在四川省广元市大巴山下的一座名叫旺苍的小榻榻,当时人口有4万左右吧。

  那个时候没有二胎政策,于是我光荣的成为了我们家的独生子女。直到亲弟弟的出现,不过那都是后事。

  听父母说,我小的时候不喜欢吃饭、3岁才会说话,但是特别聪明。不知道诸位有没有被这么说过,反正几年后的事实表明也许确实是这个样子。从小学一年级开始,虽说拿过不少双百分,三年级前成绩几乎都是班上前10(当时是大班额,加之地处西部山区,一个班有60个人左右,条件也不甚好),但就是在小学三年级时的一件事,使我的人生轨迹开始改变。

  一次数学课上,因为我做错了一道简单的计算题,就被我当时的数学老师狠狠地教训了一顿,直到那竹制大棒啪——啪——落地,我感受到了阵阵疼痛,“哇——”地哭了出来。加上我本身是特别内向的人,我对这一次的遭遇忍痛在心,一声不吭,直到回到了家。

  我开始在网上查资料,看看有没有和我遭遇一模一样的人。就是那一次,我第一次将眼光放到了外面的真实世界(以前我只知道在电脑上玩点4399什么的)。父母也观察到了我这个时候的心理变化,也在考虑一件大事。

  加上我父亲是县城派出所的所长,很早就对他有敬畏之心。他知道了以后也把我叫了过来,在教训我之后,开始安慰我不要过分往心里去。但是,怎么可能呢。

  从那个时候开始,我心里就有了一种追求真正的自由(注意这个词,并不是无底线的),追求外面世界的想法。虽然当时仅仅是想找一个温和的、不打学生的学校去。

  于是抱着这样的想法,2012年,我来到了四川省第二大城市——绵阳,参加当时绵阳小学教育方面最好的学校之一——绵阳外国语学校(绵外),虽然对那边的英语教学了解不是很多,但是依旧通过了他们的考试,8月末正式入校报道。这就是我的第一次转学。将来也会出现很多次,就像那个东条希一样(其实我还远不如,肥希一年一个学校的转)。 


四川省第二大城市——绵阳


  在绵阳,我彻底打开了我的眼界。我第一次知道了有那么繁华的城市,有那么多的公交线路,有来自全国各地的纯洁无瑕的学生们,在一起生活了两年多的时间,期间虽然有不少的非议和令人不愉快的事情(也许是因为我为人老实吧)。我觉得这两年多的几万块学费依旧不亏。

  各位老师真的就是人才,说话又好听,直到离开绵阳,我都没有被老师打过哪怕一次。这几年可以说是我迄今为止最快乐的一段时光。到现在都还非常感谢当时的和蔼可亲的来自贵州的班主任——邹光明老师,这位是我人生最重要的启蒙老师。在此向他表示敬意、感谢和问候。

  小学五年级的最后一个学期,我又迎来了我人生中的一个十字路口。

  按照绵阳那边的教育惯例,有一个“四年制初中”,在五年级的最后一个学期会进行升学考试,成绩优秀者可选择成为四年制初中一年级的学生,提前成为中学生,进入中考状态,即四初一。也可以继续选择小学六年级进入三年制初中,即三初一,也就是绝大多数人的道路。

  我选择了四年制初中,殊不知,就是因为这个选择,开始了人生中的第一次下坠

  我的四年制初中生活只持续了两个半月,就被迫卷起铺盖走人,勒令退学。很多人肯定会震惊: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校(小学)就能安排劝退,但事实就是如此。这是为什么?

  有三方面的原因。

  1 性格问题,也是被赶走的主要原因。

  狂放不羁的性格和当时班主任(我不点名,但我这辈子都记得住)目中无人,片面看人的病态观点(这是真的不堪回首),导致本人离开绵外已成定局,这次我是不服的。

  2 父母认为本人不再适宜在绵阳上学。

  外国语学校的民营化,导致学费价格上涨的同时,也带来了各种各样的不正之风,例如盲目攀比,再加上他们觉得是我独立时间过早(10岁就一个人在绵阳),才导致本人的性格变化。

  3 奶奶的身体状况开始快速滑坡。

  这一点是各方面复杂考虑的。当时奶奶的肝脏开始积水,在广元住院。本来就没钱也没人换肝,只有保守治疗,让她开开心心地度过最后的日子也就成了父母和我的唯一希望,听到这件事我也就最终没有任何怨言地放弃了在绵阳读书的机会。

  我这辈子都记得到那一天,2014年10月24日,这是我对绵外的最后一瞥,从此再也没回去哪怕看一眼(虽然此后我来过绵阳几次)。

  独自一人坐在汽车的后座,望着窗外即将消失在视线的绵阳夜景。泪,流了下来。饱含着无数的不舍、悲伤乃至愤怒,还有对这个城市最后的执念。莫斯科不相信眼泪,绵阳想必也不会相信。“只要你真的是金子,在哪儿不会发光?”回家后爷爷说的这句话让我记忆犹新,印象深刻。

  但,眼泪又有什么用呢?

  这就是我的第一次,下坠的第一次。

  10月26日,休息了两天之后,我回到了曾经在旺苍的那所小学,准备在小学毕业的时候,考上当时广元市最好的初中——大东英才学校。

  (未完待续)

  下集:

  蒲田菌的深夜电台 02:大东那些事与入坑“LoveLive!”

蒲田菌的深夜电台01:早年生活和第一次下坠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