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战地1中的EV4装甲车

2022-03-08 08:34 作者:女神是天依  | 我要投稿

   1914年,德军在入侵中立国比利时的战斗中遭遇了比利时军队使用的轻型装甲车。当时德军的主要武器还是步枪和机枪,在遭遇装甲车时显得非常被动。

   这场经历给了以往轻视战斗车辆的德军一记警钟,他们开始追求本国的装甲汽车设计。1915年,德国陆军向布辛、戴姆勒、埃尔哈特三家当时知名的汽车企业发出了装甲车设计邀请,要求他们每家各自提供一辆样车,最终优胜者将会获得量产订单。

   最终,埃尔哈特公司的设计获得了较高的认可,它就是战地1中的EV4重型装甲车。

   EV4重型装甲车拥有一个方正的大型车体,它被固定在一辆戴姆勒M1914型卡车底盘上,动力装置为一台戴姆勒80马力汽油机,四轮驱动。虽然车辆全重达到了7吨,但速度并不慢,可达61公里/小时。

   车体由铆接和螺栓固定的钢板制成,前部和侧面装甲厚9毫米,车顶中央是一个安装了1挺MG-08机枪的炮塔。此外,EV4重型装甲车的两侧和后部也开设了多个舱门,可以额外安装3挺MG-08机枪。

   宽大的车体提供了较为宽敞的内部空间,也为机枪的使用提供了条件。EV4装甲车配备有9名车组人员,其中3人分别是车长、驾驶员和副驾驶,另外6人负责操纵车体周围安装的3挺重机枪。而车长除了负责指挥外,他还要操作炮塔。

   埃尔哈特公司考虑到了10吨重的体型对道路行驶的不利影响,他们特意把前轮边缘向外延伸,以增强对泥泞地形的适应性。

   1915年,德军将13辆测试型的EV4重型装甲车编为5个装甲车分队,每个分队拥有2辆该型装甲车和一辆补给卡车。1916年,这些装甲车赶赴波罗的海战区进行演练,然后赴西线战场作实战评估,不过事实证明,西线战场的堑壕战环境不适合装甲汽车的使用,于是它们又回到了东线。然而,两个战区的报告都认为该型车辆的缺点多于优点,其中主要问题与布辛公司与戴姆勒公司的设计一致:车体过于笨重,难以在复杂地形施展,更不要说执行德军期待的各种战术任务了。

早期型的EV4重型装甲车

   但是,德军发现EV4重型装甲车的总体表现还是比另外两个要好一些,而且俄国前线的侦察行动也需要这种装备。于是,德军向埃尔哈特公司下发了量产订单,但只有20辆。这20辆量产型EV4装甲车被加强了变速器位置的装甲,后双轮使用了防弹罩板,中央炮塔也由固定式改为了可旋转式。量产型EV4于1917年交付,被德军称作“埃尔哈特1917型装甲车”。

   一战结束后,协约国对德国的军备做了严苛的限制,包括毒气、飞机、火焰喷射器、火炮、轻重机枪、坦克在内的这些曾令协约国军队大吃苦头的主战武器全部被列入了禁产名单。不过装甲汽车倒是意外获得了绿灯,这使得E-V/4装甲车在1919年又产了20辆,和另外两种德国装甲车一道用作警察车辆,一直服役到1939年。

警用EV4


埃尔哈特EV4重型装甲车

原产国:德国

服役时间:1915年

总产量:53辆

战斗全重:7.12吨(早期型)、7.75吨(后期型)

车组:9人

车体长:5.3米

车宽:2米

车高:2.85米

装甲厚度:6-9毫米

武器装备:4挺MG-08重机枪

动力装置:1台戴姆勒80马力六缸汽油机

最高时速:61公里/小时

最大行程:240公里

战地1中的EV4装甲车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