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利益最大化:影响工作选择的外部因素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孟子·告子上》
小赵出差,一日无事,昨日把选择工作的内在因素聊了聊,那今天正好就没聊完的话题继续下去。
理想很丰满,现实却很骨感。年轻人不能总是为爱发电,也需要吃喝拉撒、赚钱养家。
活都活不下去了,何谈追求本心,那和领导画大饼没什么区别。如果不是财务自由的家庭,生存肯定是摆在第一位的。
既然生活无法如自己所愿,那如何赚更多的钱、利益最大化?
本人也工作十来年了,讲讲我一些粗浅的看法。
首先,选择一个行业,决定了我们未来十年二十年的工作方向。
不要妄想一夜暴富,年纪轻轻就赚的盆满钵满。有那实力和魄力的人,做什么都能成功。现在竞争这么激烈,如果还是三天晒网、两天打鱼,频繁更换行业而不是深耕某一领域的话,很难有出头之日。
各行各业,都是需要时间和经验去积累的。而我们需要做的,就是选一条竞争相对不那么激烈或者机会更大的赛道,提升我们成功的概率。
我认为,就普通人而言,关注行业风口、政策导向收益最大。
你是否发现自己学的专业很百搭,好像什么都不精通但又什么都搭一点边?
那提前了解国家提倡、优先发展什么行业是很有必要的。很多行业的未来发展趋势和政府倡导息息相关,每年的政府报告、部委文件、行业协会发文都可以作为把握行业发展趋势的切入口。
尤其以民生为导向的行业,在大势所趋的东风下,是会有政策支持的。毕竟国之根本为民。
如果选择了一个蓬勃发展的行业,无论我们基础有多差,过几年就能成为这方面的资深人士,被很多公司和猎头抢着要。反之就很悲剧,在走下坡路的行业中,对绝大部分人来说,无论多努力,都面临被淘汰的危险,如果不转型,迟早被淘汰。
不要在乎一时的得失,选对了走的方向,过几年后回头看,你会发现你的薪资、待遇、岗位和其他行业的同龄人相比不可同日而语。
其次,供需关系也是很重要的一个因素。
一般来说,社会的大众需求是促进发展的长远动力。多分析一下,这个职业在社会、公司中的作用怎样,对每个人的影响有多深。
要注意的是,社会需求总是先于政府导向的。因为总是需求先产生,而后才是政府倡导。如果既有政府支持,又是社会大众需求所在,那就太完美不过了,这个职业的发展趋势一定也是好的。
第三点就是城市选择,不同城市的环境和生活将影响到行业和个人发展。你能想象在交通闭塞的城市发展物流或生活作息很规律的城市开拓夜生活产业?
所以,选对地方也很重要。处于不同区域的城市其定位和发展战略也不一样。如北京的文化产业和上海的金融行业,一个城市的行业重视与否、战略不同,直接影响你的行业继而影响到你。
考虑城市对你择业影响的意义在于,你不能盲目地决定就去大城市工作,而要结合自身的定位和自己对生活的要求综合选择。
最后,我想说的就是企业文化,它所决定的工作方式、生活方式将决定你是否能走得更远。
一个企业怎么对待员工、怎样的思维模式、是否给你培训和成长的机会等等,都影响了你的忠诚度和满意度。如果你不能适应同事间防不胜防的人际关系、理解上司和领导对待员工的管理方式,那么你也做不长久。
入职前,对上述内容的详细了解是十分必要的,否则就会发生,你因为不喜欢某个企业的风格、某个领导的做派而主动辞职的行为,在我看来是得不偿失的。
可能有的人会谈到其他因素,如:薪资水平、福利待遇、家庭爱人等等,就像孟子说的,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大环境是无法改变的,但是上述几点,我认为如果家人理解、自己有心的话,该克服还是要克服,不然什么都向着你,你可真就是天选打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