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埃诺斯·米尔斯:追寻山地野绵羊(中)

2022-07-19 10:08 作者:青海人民出版社  | 我要投稿

文/(美)埃诺斯·米尔斯
译/ 董继平


       在陌生的区域,野绵羊可能失足丧命

       不过,野绵羊在跳跃中也并非始终如此得心应手,有时候它们也会失足滑倒、误判距离和滑坠,轻则受伤,重则丧命。对于野绵羊,不时会摔断腿或肋骨,有时甚至会摔断脖子,也会有严重的擦伤、关节扭伤或脱臼,或者蹄子摔裂,通常都是很严重的伤害。当它们穿过自己并不熟悉的地域而奔逃时,很多意外事故似乎就会降临到它们身上。在陌生的地区,它们可能因为不慎踏上松弛的石头而陷入麻烦,要不然就是它们在被迫跳跃的时候,因为完全不了解落地之处的具体情况而发生意外。

       像野兔或狐狸一样,野绵羊在自己非常熟悉的领域中逃避追逐者,自然会大显身手,把技能发挥到极致,完全显得游刃有余。如果它在自己的领域中遭到敌人穷追不舍,那么它常常会高速攀上或攀下悬崖,表演那些看起来根本不可能实现的攀登技艺,成功地逃脱追捕。但是,如果它在陌生的领域中遭到追逐,那么即便是它将才能发挥到极致,无论它的技巧有多么娴熟,它都有可能遭到失败——这就类似于雄辩家试图演讲自己并不十分熟悉的主题,根本无法扬长避短。这些峭壁大师发生的意外事故,很可能多半都发生在它们穿过陌生、陡峭的区域逃亡,不顾一切地拼死撤退的时候。

       在麋鹿山(Elk Mountains)中,一群野绵羊被远远地驱赶到它们平常落脚处之外,来到一片陌生的乡野,在那里又遭到了猎人们的射击和穷追不舍。于是,它们慌不择路,飞奔到一座它们以前从不曾攀登过的山峰上。那只领头的公羊跳跃到一块岩石上,却没料到那块石头早就松动了,它刚一踏上就垮塌了,结果它一下子就翻滚了下去,更为不幸的是,那块被踏松的岩石翻滚下来压在它的身上,它因此重重地摔了下去,背部着地,再也没有站起来。一只母羊未能准确地踏上立足处而失足摔下去,重重地撞击到了另外两个同伴的身上,尽管它自己安然无恙,还迅速站起来匆匆逃走,但被它砸中的那两个同伴就没有那么幸运了,当场被其巨大的冲击力活活砸死。

       有一天,一只公羊出现在附近的一条天际线上,沿着一道刀锋般破碎的花岗岩横越而过。当时,大风顺着峭壁一路撕扯、吹翻左右的东西,迫使我不得不赶紧寻找躲避处,而那只公羊却继续前行,毫不在乎那疾劲的大风。偶尔,它从一个地点长距离地跳跃到另一个地点,还不时停下来俯视下面深深的峡谷,露出一副无所畏惧的样子。在最高的尖峰顶上,它停了下来,从下面望上去,它仿佛一尊壮丽的雕像。很快,它就绕过一道距离我不到15米的尖坡,开始呈对角状地攀上一道崖壁,那崖壁看起来几乎垂直而光滑,根本无法攀登。我举起望远镜仔细观察它的举动,看见它正顺着岩石中的一道小裂缝慢慢前行,那里几乎没有立足之处,所谓的立足处通常只存在于想象中。就在这个地方,它居然还会停下来,紧贴着崖壁用一只后腿挠身子,然后用一只角的末端来挠肋骨,给自己挠痒!

       当它继续攀登时,那场面看起来简直就像是舞台效果——仿佛它正在走钢丝。抵达那道裂缝的末端之后,它就用后腿站起来,再用前蹄钩在一个粗糙的地点上,像运动员一样将自己拉上去,全然不顾下面深达60米的垂直落差。从这个地点,它又贴着崖壁来回行走,直到攀到一条垂直冲沟的底部,而这个看似不可能完成的过程,它则轻易、娴熟地采用了一系列“Z”字形的跳跃完成了。有些时候,它仅仅为了获得十几厘米的垂直高差,几乎水平地跃过了两三米的距离。偶尔它还会跳起来,用前蹄攀住一个它根本无法站立之处,然后转瞬间就从那个地点上立即跳跃到一个更为宽大的地方。在一次高高的跳跃中,它不慎失足了,然而就在失足的那一瞬,它立即将自己向后推开,四足向下落到一个它刚刚跳离的狭窄之处。紧接着,它重新尝试,随后便获得了成功。

       最大的野绵羊群体,多达140个成员

       野绵羊的羊蹄边缘很坚硬,而底部的后面部分则是一种肉垫,如同橡胶一般富于弹性,也类似于软骨组织,能在光滑、陡峭的表面上良好地支持身体的运动。而野绵羊那强壮的肌肉、良好的视力和敏锐的智慧,与它那优秀的四足充分地进行有效的配合。

       野绵羊的体型比人类驯养的家绵羊要大得多。它们通常都很机警,足智多谋,充满活力。在科罗拉多的大角羊中,公羊身高一般为0.97~1.07米,体重一般为90~158公斤;而母羊大约会小三分之一。野绵羊普通的颜色为略带灰色的褐色,下面部分和四腿内侧为白色。在北方,还有一个纯白色的种类;而在附近的山岭上,有一个黑色的种类。尽管野绵羊群通常都跟随一只领头羊而行动,但其中的每个成员都能独立行事。相比之下,家绵羊愚蠢、呆笨,野绵羊却精明、勇敢;家绵羊浑身肮脏不说,还散发出难闻的气味,野绵羊却把自身梳理得干干净净,它们的身体就像它们所生活的悬崖峭壁一样光滑。

       在讨论野生动物的时候,很多人往往无法辨别出野绵羊和野山羊之间的差异。野山羊拥有向后弯曲的大钉状角、一撮属于野山羊特有的胡子。它的身材并不那么匀称,步伐也有些笨拙,它那长长的毛发还突出了它那丑陋的模样,但野山羊也是技巧最为娴熟的登山者。相比之下,野绵羊则在速度、优雅还有机警性方面胜过了野山羊。

       人们相信,在美洲荒野中发现的三四种野绵羊起源于亚洲。在外表和习性上,它们也的的确确与如今栖息在亚洲群山中的野绵羊惊人地相似。

       在阿拉斯加、加拿大西部和美国大平原以西的地区,以及延伸到墨西哥境内的一小部分地区之内,人们都能发现野绵羊的身影。内华达山脉和落基山中的野绵羊群体,多半都生活在林木线之上的高处,那里的海拔高度约为3650米。在这些高高的落脚点,在选择冬季住处的时候,它们似乎往往会选择疾风阻止深厚的积雪形成的区域——在这样的地方,疾风吹走了积雪,就减少了它们被雪围困的危险,通常还使得它们能够获得一些食物。

       野绵羊身披暖和、厚重的精细毛发,这件外衣十分保暖,即便最寒冷的疾风吹击在它们身上,它们也可以岿然不动。在风暴持续期间,野绵羊通常会在悬崖的背风面挤成一团相互取暖,有时会就这样伫立多天,任凭风雪吹打,也毫不为之所动。在风暴结束的时候,较为强壮的野绵羊则会一路当先,穿过积雪,开辟并冲撞出一条道路,摆脱积雪的围困。在这个过程中,偶尔会有几只虚弱的野绵羊死掉。有时候,正当羊群无助地困在积雪中的时候,一只掠食的山狮会不期而至,对羊群发动突袭,大开杀戒。

       有时,野绵羊会进行短暂的迁徙,从山顶的家园旅行到低地。在春天,它们早早就从山上下来,前往低地,觅食在那里率先萌发出来的嫩绿的草丛。为了换换口味,也为了取乐,它们还会漫游到别处去舔食盐巴。这些短途旅行长短不一,有时可能需要几个小时,有时也可能需要好几天。

       大多数时候,完全成熟的公羊会形成一个群体;母羊和年幼的羊则形成另一个群体。在严酷肆虐的风暴中,或者在令其烦恼的敌人发动攻击的时候,这些群体会短暂地团结起来,共同抗敌。我曾经有幸对一个最大的野绵羊群体进行了清点,那个群体拥有多达140个成员。那次经历发生在6月,在科罗拉多的斯佩西门山(Specimen Mountain)上,那些野绵羊聚集在一起,显然是为了前往靠近这座山顶部的盐碱地舔食盐巴。对于盐,野绵羊似乎有着难以满足的欲望,为了获得盐,它们往往不惜游历一整天,四处远足、寻觅。偶尔,它们会越过破碎的高山,不断将自己暴露在种种危险之下,有时甚至甘冒丧命的危险,只是为了能够抵达盐渍地,去舔食它们梦寐以求的盐巴。

       荒野中,跟野绵羊亲密接触

       大约5月初,在林木线之上的高山地区,母羊诞下羊羔,每次诞下一两只。那里是多么高贵和浪漫的诞生之地!在林木线下面,陌生的世界远远地铺展开来,一路伸向远方;在上面的近处,有峭壁、雪堆、绚烂的花朵,构成一个空中花园,还有岩雷鸟(ptarmigan)和岭雀(rosy finch)作伴!而在这段时期,母羊唯一的挂念就是羊羔,很多天,它都必须守护着自己的孩子,以防饥饿的狐狸、鹰隼和山狮前来捕猎。有一天,我就看见一只鹰突然从天而降,迅速地飞扑下来攻击一只无助的羊羔,尽管那只羊羔被鹰带来的巨大冲击力撞了个四蹄朝天,但它所遭受的攻击还不算致命。那只鹰见第一次攻击未能得手,便心有不甘,立即卷土重来,发动第二次攻击,然而就在那只鹰迅速飞扑下来靠近羊羔的一瞬,只见母羊奋不顾身地一跃而起,用身体形成盾牌,挡住了鹰的进攻路线,护住了受伤的孩子。有时候,我偶尔能看见悬崖上的鹰巢附近散落着一些羊羔颅骨,那就是鹰隼捕食无助羊羔的有力证据。

       有一天,一些母羊和羊羔无意中靠近了我隐身的地方。一只母羊带着两个孩子,另外4只母羊各自带着一个孩子。当时,一只活跃的羊羔正跟母亲享受快乐的时光,从不同的角度用角顶撞母亲的身体,还用后腿站立起来,用头颅频频撞击,偶尔还会完全跳跃到母亲的身上嬉戏。当那只母羊躺下,显得很漠然的时候,那只羊羔便越过母亲的身体,练习长距离跳跃的技巧,时不时还停下来跟一个想象中的对手进行凶猛的搏斗。稍后,另一只羊羔也加入了这场嬉戏,它们在崖边蹦跳着玩耍,全然不顾自己面临万丈深渊的危险,而母亲们则在一边满意地旁观。不久,所有的羊都躺了下来,一些喜鹊(magpie)飞到它们的身上来回走动,显然是在觅食虫子。

       在亚利桑那科罗拉多河(the Colorado)的一道旁侧峡谷中,我花费了好几天都在追踪并接近一群野绵羊,观察它们的行动。显然,这群羊以前从未见过人类,当它们第一眼看见我的时候,还流露出了好奇,因此它们允许我慢慢接近,其中两三只羊还用鼻子轻轻触摸我。有好几次,我在羊群中走来走去,它们却一点也不在意,更没有受惊。当时,我没带照相机,无法拍照,也没带猎枪,它们不害怕我的靠近。就在我拔营继续前进的那一天,其中一只母羊还跟着我走了一个多小时,颇有点依依不舍的样子。

       当野绵羊遭到捕猎的时候,它们就变得特别机警而又野性,然而在不曾遭到射击的地区,它们就迅速变得温顺起来,甚至有些像家绵羊,还常常前往友善的人家附近觅食。在冬季,一些野绵羊常常从高山上下来,来到我的小木屋附近,寻找可食的植物果腹。有一天,在一些羊跟我的小马驹一起舔食盐巴之后,一只公羊大胆地走到小木屋旁边,距离我的家只有一两米,它显得就像山丘一样年迈,骄傲地扬着头颅。在经过一段时间的熟悉和多次尝试之后,我在距离它仅有1.5米之处给它拍摄了好多张照片,最后,它还允许我靠近并抚摸它那巨大的角!

       但是,人类的活动有时会让野绵羊遭遇不测。几年前,就在我的小木屋附近,一只奔跑的公羊就遭遇了不幸:在奔逃的过程中,它撞上了一道带刺的铁丝网,丢了性命。当时,它跟其他一些公羊吃饱了草后,便攀向路边一道小峭壁的顶部。正在那个时候,一个人骑马奔驰而来,它们漠然地观察那个人,那个人却停了下来,对着羊群拍照。没想到他的举动却惊吓了羊群,除了一只羊,其他的羊全都惊恐地飞逃,轻松地跃过了一道齐肩高的铁丝网。一分钟之后,那只留下的羊似乎才回过神来,开始激动起来,跟着同伴飞逃,却没想到忙中出错,一头撞上了铁丝网,被重重地抛掷了回来,它的一只弯曲的大角钩在一根铁丝上,无法摆脱。更为糟糕的是,它发现自己被困住了,便不顾一切地拼死挣扎,试图摆脱铁丝的纠缠。在挣扎的过程中,一根倒刺划开了它的颈动脉,而在它倒下的时候,它的大角才摆脱了那根铁丝的纠缠。它奔向自己刚刚逃离的那道峭壁,奔逃之际,鲜血从颈上喷涌而出,一路溅洒。最终它攀到了峭壁顶部,之后就再也支撑不住,一下子倒毙在地上。

摘自《山巅乐园》

青海人民出版社




埃诺斯·米尔斯:追寻山地野绵羊(中)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