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国考「言语理解-语句排序」真题解析

全文字数|3.7千
阅读时间|12分钟
图片来源|网络
1.仔细思考首句对应的结构
2.独特的「涉及多要素关系」结构
3.注意「专业名词」的特点
本文为2016国考「言语理解与表达-语句排序」真题解析。为方便阅读,正确选项均放在最后分析。

一、仔细思考首句对应的结构
【2016国考地市级卷52题/省级卷50题】①我国的GDP总量早已位居世界前列,我国既是最大的石油进口国,也是最大的货物贸易国
②它绝对是国家的核心武器,而且是不可或缺的战略武器
③具有中远海作战能力和标志意义的航空母舰、两栖攻击舰等大型战舰的建造与运用,对于发展我国海上力量已刻不容缓
④对于一个大国,特别是一个正从大国迈向强国的国家来说,航空母舰决非可有可无的作战平台或大型武器
⑤我国的海洋利益仍在不断地拓展,越来越多的海外利益需要保护,越来越多的海上运输安全亟待维护
⑥无论是历史还是现实,众多大国(例如美国、俄罗斯、英国等)的实例,都已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将以上6个句子重新排列,语序正确的是:
(A)④②⑥①⑤③
(B)⑤①④⑥③②
(C)①⑤⑥③④②
(D)③④⑥②①⑤

将以上6个句子重新排列,语序正确的是:
(A)④②⑥①⑤③
(B)⑤①④⑥③②
(C)①⑤⑥③④②
(D)③④⑥②①⑤
正确率53%,易错项C

列出选项对应的首句:
①我国的GDP总量早已位居世界前列,我国既是最大的石油进口国,也是最大的货物贸易国
③具有中远海作战能力和标志意义的航空母舰、两栖攻击舰等大型战舰的建造与运用,对于发展我国海上力量已刻不容缓
④对于一个大国,特别是一个正从大国迈向强国的国家来说,航空母舰决非可有可无的作战平台或大型武器
⑤我国的海洋利益仍在不断地拓展,越来越多的海外利益需要保护,越来越多的海上运输安全亟待维护
列出之后可马上排除③⑤两个选项。
③:具有中远海作战能力和标志意义的航空母舰、两栖攻击舰等大型战舰的建造与运用,对于发展我国海上力量已刻不容缓
该句的「大型战舰的建造与运用」是一个表示完成动作的总结句子,说明前面一定有对大型战舰意义的总结;后面的「对于……已刻不容缓」同样表达了「大型战舰」的意义,其前文必然有相关对应描写。
如果要把③放在首句,应进行下面的改写:
具有中远海作战能力和标志意义的航空母舰、两栖攻击舰等大型战舰是现代海战的基石,是强国力量的展示,它们的建造与运用,对于发展我国海上力量意义重大,刻不容缓。
这样改写后才符合首句特点。
⑤:我国的海洋利益仍在不断地拓展,越来越多的海外利益需要保护,越来越多的海上运输安全亟待维护
本句的问题在于「仍在」,说明前面有「利益拓展」的类似描述。本句去掉「仍」字,就可以作为首句了。
因此快速排除③⑤作为首句的BD选项,接下来代入C:
①我国的GDP总量早已位居世界前列,我国既是最大的石油进口国,也是最大的货物贸易国⑤我国的海洋利益仍在不断地拓展,越来越多的海外利益需要保护,越来越多的海上运输安全亟待维护⑥无论是历史还是现实,众多大国(例如美国、俄罗斯、英国等)的实例,都已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在看到前三句之后就可以排除C了。由⑥中「众多大国的实例都已充分证明了这一点」可知,⑥前面描述的应当是非特定性的大国,而C选项中的①⑤说的都是「我国」。如果⑥在本选项中成立,那么前面的⑤应当把「我国」换成通用的词,例如像下文这样改写:
当一个国家的海洋利益在不断地拓展,就有越来越多的海外利益需要保护,越来越多的海上运输安全亟待维护。
因此A正确:
④对于一个大国,特别是一个正从大国迈向强国的国家来说,航空母舰决非可有可无的作战平台或大型武器②它绝对是国家的核心武器,而且是不可或缺的战略武器⑥无论是历史还是现实,众多大国(例如美国、俄罗斯、英国等)的实例,都已充分证明了这一点①我国的GDP总量早已位居世界前列,我国既是最大的石油进口国,也是最大的货物贸易国⑤我国的海洋利益仍在不断地拓展,越来越多的海外利益需要保护,越来越多的海上运输安全亟待维护③具有中远海作战能力和标志意义的航空母舰、两栖攻击舰等大型战舰的建造与运用,对于发展我国海上力量已刻不容缓。
可以看出,④强调了航母的作用,②进一步强化,⑥来了个小总结「众多大国(例如美国、俄罗斯、英国等)的实例,都已充分证明了这一点」。在讲解了航母的作用后,接下来的①讲述了我国面临的客观情况,⑤进一步讲述了「海外利益」和「海上运输安全」,最后的③对整个文章进行了总结——大型战舰的作用,并提出了自己观点——发展我国海上力量已刻不容缓。
整段逻辑非常严密,因此A选项正确。
本题字数非常多,而且讲述的「航母的意义」相对来说有些冷门,部分词语不太常见。如果考生单凭对语句的大概印象一点点推进,做题的速度就会非常慢。
只要考生仔细思考段首句对应的结构,就能快速做出本题。

二、独特的「涉及多要素关系」结构
【2016国考地市级卷53题/省级卷51题】①影响生物寿命最关键的因素是基因
②同种生物的自然寿命是类似的
③从进化的角度看,这是生物在长期适应环境的过程中逐渐积累,通过自然选择而形成的
④环境可以决定相关基因是否表达,而这些基因的表达与否,又会影响相应蛋白质的表达水平,由此控制生物的寿命
⑤在这个前提下,个体的寿命则由环境决定
⑥生物的寿命由遗传物质和环境因素共同决定,遗传物质是基础
将以上6个句子重新排列,语序正确的是:
(A)②④①⑥③⑤
(B)④⑤③②⑥①
(C)①③④⑥⑤②
(D)⑥①③②⑤④

将以上6个句子重新排列,语序正确的是:
(A)②④①⑥③⑤
(B)④⑤③②⑥①
(C)①③④⑥⑤②
(D)⑥①③②⑤④
正确率71%,易错项C

本题为「4×1」型,其选项对应4个不同的首句。
列出可能作为首句的①②④⑥:
①影响生物寿命最关键的因素是基因
②同种生物的自然寿命是类似的
④环境可以决定相关基因是否表达,而这些基因的表达与否,又会影响相应蛋白质的表达水平,由此控制生物的寿命
⑥生物的寿命由遗传物质和环境因素共同决定,遗传物质是基础
看完后可以立马排除④作为首句的B。「环境可以决定相关基因是否表达,而这些基因的表达与否,又会影响相应蛋白质的表达水平,由此控制生物的寿命」这句话的结构为「1决定2,2影响3,3控制4」,连续出现了4个概念,且4个概念都属于「确定关系、得出结论」的说法,明显是在前文出现了对1234的介绍分析后,放在文中较为靠后部分得出的结论,不适合作为首句,错误。
逐个代入ACD。首先代入A:
②同种生物的自然寿命是类似的④环境可以决定相关基因是否表达,而这些基因的表达与否,又会影响相应蛋白质的表达水平,由此控制生物的寿命……
分析到此处可以排除A,排除原因同样和④有关。可以发现首句②只提到了「寿命」,但④连续提到了包括「寿命」在内的4个概念且属于「得出结论」的句子,但该句有3个概念在首句未涉及,逻辑关系有误,排除。
代入C:
①影响生物寿命最关键的因素是基因③从进化的角度看,这是生物在长期适应环境的过程中逐渐积累,通过自然选择而形成的④环境可以决定相关基因是否表达,而这些基因的表达与否,又会影响相应蛋白质的表达水平,由此控制生物的寿命⑥生物的寿命由遗传物质和环境因素共同决定,遗传物质是基础⑤在这个前提下,个体的寿命则由环境决定②同种生物的自然寿命是类似的
分析可发现,⑥⑤两个句子的逻辑关系有问题,文中描述可视为「1由2和3表达,2是基础,所以1由3决定」,但问题是根据该逻辑,1应该由2决定才对;而尾句②强调的「同种生物」也非常突兀,和上文没有对应,因此排除C。
分析正确选项D:
⑥生物的寿命由遗传物质和环境因素共同决定,遗传物质是基础①影响生物寿命最关键的因素是基因③从进化的角度看,这是生物在长期适应环境的过程中逐渐积累,通过自然选择而形成的②同种生物的自然寿命是类似的⑤在这个前提下,个体的寿命则由环境决定④环境可以决定相关基因是否表达,而这些基因的表达与否,又会影响相应蛋白质的表达水平,由此控制生物的寿命
可发现正确选项首先提到了影响生物寿命的关键——遗传物质(基因),随后从进化的角度进行阐述,接下来进一步深入分析,在「同种生物自然寿命类似」的前提下得出「环境可以控制生物的寿命」的结论,同时④的结尾呼应了⑥这句话,逻辑非常通畅,正确。
本题错误选项较容易排除,难度并不高
注意④句独特的「涉及多要素关系」结构,该结构一般在较为靠后的位置。

三、注意「专业名词」的特点
【2016国考地市级卷51题/省级卷53题】①当地球撞进尘埃带时,从地球上看,是短时间内无数尘埃以极高的速度划破大气层下落
②因此,流星雨实际上是彗星留下的无数尘埃形成的
③进入大气层的尘埃被大气加热,发出明亮的光
④彗星释放出的尘埃,并非顷刻扩散到宇宙空间,消失得无影无踪,而是留在彗星的轨道上持续公转
⑤这样看上去就有许多流星,也就是流星雨
⑥这样形成的「尘埃带」,有些和地球的公转轨道交叉
将以上6个句子重新排列,语序正确的是:
(A)④②⑥③⑤①
(B)①③④⑥⑤②
(C)④⑥①③⑤②
(D)①③⑤②④⑥

将以上6个句子重新排列,语序正确的是:
(A)④②⑥③⑤①
(B)①③④⑥⑤②
(C)④⑥①③⑤②
(D)①③⑤②④⑥
正确率73%,易错项D

本题属于「2+2」型题,列出可能作为首句的①④:
①当地球撞进尘埃带时,从地球上看,是短时间内无数尘埃以极高的速度划破大气层下落
④彗星释放出的尘埃,并非顷刻扩散到宇宙空间,消失得无影无踪,而是留在彗星的轨道上持续公转
显然可一眼排除①,因为①直接涉及一个天文学专业名词「尘埃带」。在语句排序中,非常专业的名词不会直接出现,之前一定有相应的解释,因此BD直接不予考虑。
代入A:
④彗星释放出的尘埃,并非顷刻扩散到宇宙空间,消失得无影无踪,而是留在彗星的轨道上持续公转②因此,流星雨实际上是彗星留下的无数尘埃形成的……
分析到此处就可排除A了。首句④在讲「彗星释放出的尘埃」,下一句直接说「因此,流星雨是尘埃形成的」,这种感觉就如同「因为4=2+2,所以2是质数」一样,前后之间毫无逻辑关系,错误。
因此C选项正确,代入分析:
④彗星释放出的尘埃,并非顷刻扩散到宇宙空间,消失得无影无踪,而是留在彗星的轨道上持续公转⑥这样形成的「尘埃带」,有些和地球的公转轨道交叉①当地球撞进尘埃带时,从地球上看,是短时间内无数尘埃以极高的速度划破大气层下落③进入大气层的尘埃被大气加热,发出明亮的光⑤这样看上去就有许多流星,也就是流星雨②因此,流星雨实际上是彗星留下的无数尘埃形成的
可以看出C有着「彗星释放尘埃→形成尘埃带→和地球轨道交叉→尘埃进入大气层发光→形成流星雨」的逻辑,正确。
本题不仅能起手排除一半错误选项,而且正确答案的逻辑非常清晰,难度很低。
根据专业名词的特点,可以快速排除错误选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