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大跌眼镜?当汉服模特去拍古装剧……

2023-02-28 22:44 作者:汉服世代  | 我要投稿



初见身着汉服的国风佳人,或端庄优雅,或清丽婉约,无不令人惊艳。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图源:抖音@四月 的汉服写真


……等等,你告诉我下面这张图的小姐姐和刚才的是一个人?

抖音@赵晴 的古装剧剧照与花絮图


实在不能怪我们的汉服模特小姐姐,比对一下两边的服化道,我们很快就能发现,认真拍摄的汉服写真,其质感实非粗制滥造的古装小短剧所能望其项背。

然而,尽管已经有不少观众吐槽这些剧的服化道太过“塑料”,痛心疾首“内娱药丸”,这样的剧仍层出不穷,背后究竟是什么原因?今天阿罗便抛砖引玉,和大家一起探讨一下这个问题。

首先,现代社会的任何影视作品都不能脱离市场而存在。因此,为了迎合现代人的审美眼光、引起观众的兴趣,往往需要对影视剧本身进行现代化的创新和艺术性的处理。但事实上,有一些影视剧,成片的色彩堆积,破坏美感的比例与色彩穿插,既没有传承古典意蕴,又违背了现代审美,让观众频频出戏,“艺术加工”这一理由实在太过牵强。


图源:抖音@赵晴 的汉服写真


其次,由于信息技术日益发达,越来越多人能够通过网络视频平台看剧消遣,丰富业余生活,也就有越来越多的影视剧进入大众视野,供大家挑选。需求的多样化导致了生产的多样化,也就有了这些网络短剧的发展土壤。

这类在服化道方面难以令人满意的古装影视剧,通常是一些网络小短剧,追求的是低成本、快收益,它们的目标就是针对大家茶余饭后随手刷刷视频的行为,看到有点意思的情节就停住看一会,即“看个乐子”。这类剧的服化道往往不是重点,只要能做到低成本的量产就能达到目的。它们在其他方面尚且无法做到精益求精,更不要说在服化道上有所追求了。

但这又不禁让人怀疑,这些小短剧,在服化道上稍微上点儿心,对成本的影响真的有这么大吗?不妨再让阿罗来说道说道。


抖音@赵晴 的古装剧剧照与花絮图


时间成本是无法忽视的重要因素。为了拍一组美丽的汉服写真、实现最佳的拍摄效果,汉服小姐姐们不吝倾注自己的心血与热爱,有时需要精心准备三、四小时的妆发,可谓匠心独运。而拍摄古装小短剧,追求的是时间和效率,再花这样长的时间在前期准备工作上,本来一个小时翻番变成四个小时,半天就过去了,时间成本便也成倍增长了。

或许有观众会说,既然如此,为何不让汉服小姐姐自带妆造、自行准备呢?这样总不用耗费剧组的时间和成本吧?不然。影视剧并不是写真,也不只有特写,它所讲究的是整体画面的和谐。汉服小姐姐做好妆造,美则美矣,可当走进场景中,又如何与其他角色、与场景融为一体呢?恐怕是“独自美丽”、格格不入,使场面更加怪异了。


图源:某在播古装剧截图


当然,还有一个更加重要的因素,是可行性的问题。拍戏不同于拍写真,拍写真,闲庭信步,悠然自得,追求静态之美或短时、瞬间的动态之美;拍影视剧,免不了夸张的大动作,甚至有时吊着威亚飞来飞去,汉服的妆造,恐怕难以满足长期定型的需求。另外,太过繁复的妆造也会给剧组带来不小的压力,小姐姐的汉服写真中,每一个细节都经过精雕细琢。在影视剧中,同一段情节,常常会被切分成不同的时间来拍摄,而复杂的妆造却无法做到完全还原、前后一致,让观众出戏的风险也就陡然增加。

总结一下,尽管古装影视剧中简陋的服化道,有剧组节省成本、粗制滥造之嫌,但我们也要承认,这背后,也有不得已的技术原因——那么,我们就该任由这样的古装剧继续发展,不加改善吗?

并非如此。我们祖先几千年来的着装,鲜明独特的审美传统,不该在历史的长河中、在时光的烟尘里被人遗忘,它是我们世世代代传承下来的文化基因。


2021河南春晚《唐宫夜宴》,还原唐代宫女赴宴,将现代表演与传统审美完美结合。


因此,在当下情形,文艺工作者面临着这样一个新挑战:将现代艺术形式与古典审美结合,更多地创造出蕴含几千年来审美经验和独特智慧的作品。面对挑战,要做的并不是敷衍了事、试探观众的“下限”,而是去探索观众的“上限”,追求更多的可能,创作更优质的作品,使汉服文化与影视作品相得益彰、互惠互利,始终作为我们实实在在的生活而存在,始终扎根在这片华夏大地上。



以上图片全部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大跌眼镜?当汉服模特去拍古装剧……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