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纪委】关于网络恶俗组织、账号的处置方法与主观议论


前言
仅代表个人看法,非官方,非权威,请选择性阅读
本文为独自创作,侵权必究

目录
1.恶俗组织的惯用行为
2.恶俗组织的产生
3.恶俗组织的处置
4.总结


恶俗组织的惯用行为
恶俗组织,顾名思义就是以侵犯道德底线的行为或陋习为主要视频创作内容或动态内容或其他公共信息发布内容的账号组织,一般常见于通过引战或者发布其他法律或道德所不允许的。内容,挑战他人道德底线,引发争吵,收获流量。他们惯用的行为就是通过发布易引发争议的内容,导致评以此获得流量,并通过平台的激励机制转换为现金收益。这类组织的惯用行为一般体现在游戏圈比较大,争议的几个游戏和其他恶俗行为。比如某些反串的迷你世界玩家账号,或者发布地域攻击等内容的个体账号。这些恶俗组织惯用的行为还包括QQ组群进行争议性活动,侵犯他人合法权益等。比如b站几个著名的恶俗组织,迷你网联和净网联盟这两个组织在b站都是有相当一部分流量的著名恶俗组织,引起了b站广泛反对,严重危害了b站的社区氛围。此两个组织惯用的行为为发布游戏类争议性引战视频,和通过wwg外挂软件致使他人QQ封号,这类行为都涉及道德缺失或严重违法,且该相关组织可能还涉及侵犯他隐私,开盒等行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1032条第一款规定,自然人享有隐私权,任何组织或个人不得以刺探,侵扰,泄露,公开等方式侵犯他人隐私权。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如此可见,相关关恶俗组织的行为还有可能涉及到刑事违法和民事违法,可能要负担民事或刑事责任。

恶俗组织的产生
关于恶俗组织的产生,我在另外一篇文章(点击蓝色字体可查看详细文章)中有所提及,可以去观看我和另外一位风纪委员共同创作的关于恶俗组织的进一步解析。
通俗的来讲,这类组织的产生是因为现代互联网环境和互联网内容创作激励机制的漏洞有关的。因为目前国内主流视频平台和公共内容信息共享平台的创作激励机制都是流量越多,给的励励奖励越多。而该类恶俗内容可以牢牢的抓住公众审丑和个人道德雷点,引发争吵和争议,以此来获得流量并骗取平台激励政策的奖励。通俗来讲就是目前互联网和内容发布机制不够完善所导致的。主流平台应当完善平台的创作激励机制,争取创造一个安全和谐的社区氛围。在一步解析这种组织的产生也有一种个人内心道德恶俗感在作祟。每个人曾经心里都有过幽暗的一面,但是有些人善于将1万的一面所摒弃,而另一方面一些人又将其表现了出来。表现出来的也就是我们所看到的恶俗内容。

恶俗组织的处置
关于对该类组织的处置,国家法律规定和平台规则都是必不可少的参考依据,而根据各个平台的规则不同和处理方式不同,也分为不同类型种类的罚机制和处理机制。对于构成违法犯罪的俗组织成员,一般平台会移交关司法部门审查处理。而对于仅仅是违反平台规范,侵犯道德底线的内容平台一般会采取下架内容处置,对于情节严重的账号会采取封禁处理。在某音和某手这类短视频平台,处罚方式一般分很多,包括但不限于限制功能和封禁账号,下架视频限流等处罚。而对于b站这类长视频平台,处罚方式却很单一,仅仅只有分镜账号限流和下架内容处置。对于恶俗组织的处理,进一步的还需要用户配合官方共同打击,包括但不限于对相关违规内容举报或通过其他途径向官方反馈。具体举报方式见卡片内文章。对于这种组织和账号的产生主要因素就是由于现代互联网环境所导致的,而对于该类内容的处置和应对方式也很简单,需要平台配合用户共同处置,并联合国家部门进行共同打击。作为平台用户,我们有责任也有义务,更有权利对相关内容进行打击,为维护更好的社区环境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