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从凸变英雄leaf中说动画的美学原理

2019-05-07 15:27 作者:苏叶叶是个乖娃娃  | 我要投稿

2018年,随着《凸变英雄leaf》的完结,这部可以说是国漫发展历程上非常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到底给我们带来了怎样的体验与收获?很多国创区大佬已经洋洋洒洒的评论与吐槽过了,我这里不再总结之前的宣发、播出时发生的轶事,单单从非动画专业的美学角度重新审视这部动画。

 

首先,给美学下个定义:美学属哲学下级学科之一,该专业从属于哲学。要学好美学需要扎实的哲学功底与艺术涵养,它既是一门思辨的学科,又是一门感性的学科。美学与文艺学、心理学、语言学、人类学、神话学等有着紧密联系。

 

简言之,动画的美学不仅仅是审美上的,而应该是上升到社会人文层面的,具有教育意义的学科。但不扯那么高深,就让我们先简单的分析其他动画的美学概念:

 

不得不提到几位动画界的鼻祖大师们的作品,手冢治虫的重置热播番剧《多罗罗》、永井豪的漫改番剧《恶魔人crybaby》,以及庵野秀明的封神作品《新世纪福音战士EVA》,选择这三部作品的原因是,这几部都有“以猎奇设定”的噱头。

 

首先说多罗罗,这是一部充满日式时代剧风格的作品,美术风格非常有特点,我个人很喜欢新版动画的美术造型,既帅,又有原作漫画的特点,男主角百鬼丸的造型让人想起阿童木和黑杰克,充分反映了手冢大师把自己的所学知识贯彻到全部的工作中。故事的开头看点为百鬼丸全身人偶造型的由来——他的父亲,醍醐的领主,为了国家的繁荣向十二魔神许愿,百鬼丸作为愿望实现的代价,一出生就失去了全部的脏器,经历了和我们的唐僧一样的江流漂移,被工匠寿海捡到并收养,之后遇到女主多罗罗,和她一起旅行打怪,找回身体的故事。

 


看似充满幻想的设定,实则充满了人性的残酷,其中最大的伦理难题就是醍醐领主的做法,为了大部分人的利益牺牲儿子的利益,是否是正义?

 

这种充满社会伦理问题的拷问充斥在这部作品中的每个角落,膜的感情的男主百鬼丸和机灵善良的女主多罗罗就在一次次打怪升级中成长,知晓这个世界的残酷与活着的原则。

 

所以这样的剧本构成,无论过了多少年都不会褪色,我个人认为新版多罗罗15集的作画崩坏掉分的现象,在动画美学上,并非是好事,咱们看一部动画并不能只看她的作画,其余的制作水平,包括单集的镜头逻辑、台本水准,也是一部动画同样重要的内核。如果动画只需要“长得好看”与“帅气的动起来”,那培养动画师的目标也就太简单了,能画就行,随便找个能画的,无论谁都能做好动画了。

 

再来说说网盘见的新版《恶魔人crybaby》,这是一部视觉冲击炸裂的动画番剧,以西方恶魔设定为背景,讲述了双男主不动明、飞鸟了以及女主牧村美树之间的伦理哲学故事。美术风格继承了汤浅政明一如既往的风格,同时故事的反转和结局也继承了大河内一楼一如既往的玻璃渣拌翔特色,虽然获得了老漫迷们的惊呼声,但口碑却不怎么好,对新人来说,大尺度的暗示性画面除了造成视觉冲击,并没有留下深刻的印象,甚至看到最后发现男二(?大雾)还是个老玻璃,着实被恶心了一把。

 


同样的操作也见于神作《新世纪福音战士》,详细内容这里不多赘述,总之男主真嗣、女主明日香、绫波丽与各种使徒战斗,手撕了多少爆浆S2,一路成长,但终究没躲过命运的齿轮,动画将象征手法运用到了极致,渲染出几位主角成长过程中过分压抑的氛围,虽然在艺术水平上是公认的神作,但我还是要说我不太喜欢。

 


小结一下理由,从美学的角度,这三部作品同样都是猎奇开头为卖点,讲述主角们与命运抗争的故事,但是多罗罗看似黑暗,但实则是美好的。美绪作为百鬼丸情窦初开的女性角色,以出卖身体换取孩子们生活所需,她歌声动听,她舍我为人,符合古今中外所有主流的审美观;不动明以及美树也同样,自始至终都是好人形象,他们有自卑的情绪,有舍我为人的责任感,所以让人感觉很美,很喜欢,但是EVA中的角色,除了三无鼻祖设定的克隆人绫波丽以外,每个人都有隐藏的黑暗面,虽然是通过各种艺术手法合理解释了的,但是这些设定也如鲠在喉,噎得我只敢欣赏这部动画,却不敢发自内心的喜欢。

 

或许有人会觉得我精神洁癖,眼里容不得沙,但是动画的美感不正是由于不真实的完美感吗?

 

终于轮到来说说凸变英雄leaf这部国漫:穿越异世界的设定从第一部凸变英雄baba继承而来,让人大开眼界的脑洞设定层出不穷,故事从女主角花语叶的视角开始,一个普通的女高中生对于世界的思索使得同年龄的观众老爷代入感巨大。服魂的设定充满浪漫主义色彩,为这部青少年网络动画的可看性增色不少。

 

各大主角的名字也看似随意,实则充满暗示性。

 

沙小光,对应类型青春片中拯救少女的男主角形象,“你是我世界中唯一照亮污浊的光”这个日漫中很常用的浪漫元素在沙小光三个字中就有所体现;

 


小光的父亲沙天真,将“天真”杀死,耿直到无言以对;

 

小光的母亲,白晓,不知道是不是“江湖百晓生”她自始至终什么都知道的暗示,她装疯卖傻的设定也类似于梅超风和抖机灵的傻姑;

 

梁超,“凉了超不过”这个梗被从始至终刷爆,而他也确实在最终回的表现超过了他父亲,虽然依旧还是凉了,输了,超不过;

 

梁超的父亲梁心的名字更是讽刺了国内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生意人,揭露真相后让人不禁拍案叫绝,名叫“良心”的老板最没良心;

 

最有哲学意味的还是女主角花语叶的名字,“一花一世界”取自佛家名作《梵网经》:“卢舍那佛坐千叶大莲花中,化出千尊释迦佛,各居千叶世界中,其中每一叶世界的释迦佛,又化出百亿释迦佛,坐菩提树。”我个人理解这个名字暗示女主小叶就是异世界的中心,她的心境包含了整个异世界,并且“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一爱一生死”这句拼凑起来的话也疯狂暗示了这动画的主题是这个女孩的爱情故事。

 

总的来看,凸变leaf的继承了前作baba的设定,并且有更大的野心,想制作出句句是梗的经典动画,但是盘子终究是太小,容不下诺大的蛋糕。在宣传上做足了噱头,让老粉的期待度空前绝后,但是追番到中间却骨鲠在喉,不看也不是,看下去就更不是了。

 

说实话,这部动画的追更体验并不好,甚至让人有些难过。我个人是追完了连载,不仅看了很多遍中文版的,还看了日文版,甚至持续关注日本生放送的弹幕。题外话:意外发现岛国观众评论区的容忍度大大超过国内观众,不仅不撕13,甚至还好评如潮。

 

题外话说了那么多,回到美学正题上来,为什么凸变英雄系列leaf和baba出自相同的团队,口碑差异却相去甚远?

 

baba作为国创标签下的第一批动画,加之乍一看设定新颖,内容搞笑,然后一追之后发现伏笔、象征、暗示等手法用的如鱼得水,最后真相揭露的时候情绪渲染达到高潮,看得人泪如雨下,在国漫好作品稀缺的时候,不当成神作来吹,那就有点对不起自己以前吹过的那么多日漫了。随之对leaf的期待也更大了,但是在追leaf中文版连载到第五话的时候,就感觉不对劲了。

 

虽然如同前作一样,收回伏笔的手法娴熟,无论哪个细节仔细一想,好像都能自圆其说,但是让人感动的地方怎么过会儿就忘了?

 

我当时就有了这种疑惑,又安慰自己,是不是阅片量太大了,所以看这个再难以被感动。

 

然而经过很长时间的冷静,再次观看了leaf合集之后,我发现,不是因为阅片量大的问题,而是因为这部片子的美学定位犯了重大错误。

 

我们现在来回顾一下几位主角的命运,女主角小叶:她的心灵之力、与男主小光之间的所谓“爱情”构建了能召唤服魂战斗的异世界,异世界中的邪恶黑暗势力都是她平时生活中的压力,包括遭遇校园暴力时的——刀、虫以及龙伯分别能对应黑帮四大干部:东瀛一把刀、西域一杆枪、南鸡一棒槌、北漂一条虫。异世界环境中的那些污浊以及坏人,都是小叶感觉到的压力:考大学的压力、需要做选择的压力、忍耐不公平的压力……依旧让人非常佩服故事设定的完整性。小叶在发了充满暗示意味的短信“我想去另一个世界”之后来到异世界,借由结交朋友、打怪升级回忆起和光、超、敏一起成长的时光,同时也向观众逐层展示了主要人物们的个性以及特点,这种叙事手法着实高明。塑造出的女主形象也非常具有真实感,让观众很容易带入,故事进行到高潮也就顺理成章——最终叶在天台对光表白,主角团打倒坏人,揭露真相,最后叶考上大学,成为一名讲述自己故事的小说家。

 


而男主角沙小光,他的身世挖掘就是故事真相透露的主线,从小叶的视角,我们知道他是个顽皮少年,然而事实上他也有自己的成熟,背负着上一代沉重的恩怨,成为唯一一个从小没爹的牺牲品。我不明白讲述了那么多温暖故事的李导究竟是怎么想的,沙小光早早死在梁老板梁心的手下,他被除母亲白晓和小叶之外的所有人忘记,因为梁心向多得乐饮料里添加了使人忘记他的配方,所以在小叶通过异世界找回关于他的记忆之后,异世界小光穿越到小敏的父亲伢叔身上,在天台决战之时,为保护小叶现身,化作异世界的所有英雄角色,把坏人团打了一顿,之后就和所有人告别,虽然不舍,但是依旧离开了人世。

 

最让人不能接受的是,结尾处的彩蛋,大学生叶从佛堂离去的路上,遇见了和光长得很像的男孩,然后他们在一起了,超叔在国外找了个洋妞,小敏和二皇子有情人终成眷属,伢叔居然和白晓妈妈有交集……

 

看到这里,相信没认真看的观众被逗笑了,而认真看的观众却是满脸无语。

 

凸变英雄,从题目上直白的表明主题就是英雄,这是部充满丰富想象力的日常催泪番,讲述人与人之间的感情,按理说baba讲述的是亲情,leaf讲述的应该是爱情,但是我觉得光叶之间的感情实在是谈不上爱情,虽然“为一个人改变自己”的纸条让人很想哭,虽然天台上的360°旋转接吻催人泪下,但是看到结尾之后,让人觉得窒息,恍惚道我到底看的是什么玩意儿?

 

我现在知道,这种强烈的情绪渲染之中流下的眼泪,不叫感动,而是煽动。

 

再次重复我的观点,动画以及文学等所有艺术作品中,最吸引人的部分是真善美的用情,而不是运用国内外先进技术营造出的爆米花式快感。

 

凸变leaf这部动画看似结局圆满阳关,过程中有笑有泪,艺术手法各种象征暗喻,看似很有深度,有哲理,但是仔细一想,除了揭示出人性的丑恶,甚至真的给主角安排了相隔天堂、再也不见的结局,我猜想动画构成李导是不是当时经受了什么严重的打击,不然怎么一改平时的风格,弄出这么黑暗,这么丧,又充满玻璃渣的作品?

 

前面提到的几部日本动画都是同类型的黑暗风青春成长类型动画,她们诞生的时间有早晚,但都同样轰动了整个动画界。看到有政治学者将动画比作映射国家政治战略的艺术,我觉得这未免太过敬业,跨时代的经典作品不需要贯彻复杂的政治理念,也不是很多家长认为的小孩子看的东西,更不是青少年猎奇心理的满足点,新时代动画制作在迎合观众、迎合市场的同时,也不能忘记做动画的初衷——由美育人,“创作一个好的审美意象,唤起人的美好心灵,拯救社会人心的畸形,比咨询师效率还要高”。

 

凸变系列和国漫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无论披着怎样猎奇的外皮,我觉得动画的核心还是要教育娃们一心向善,相信美好,所谓感动无非是在动画构建的完美世界中看到了现实中的不可能:坏人被英雄打倒、正义战胜邪恶、主角从懵懂到成熟、忠贞不渝的爱情……


就好比B站对于“鸡你太美”的热度,每个人刚开始看的时候都觉得好玩,有趣,帅哥的人设崩坏最搞笑了,但是看多了都会觉得厌恶。只有直击心灵的创作才能成为经典,才能载入史册歌功颂德。

 

希望看到这里的有缘人能明白我乱七八糟的表达,也希望未来的动画师们能找到自己心之所向,学习渲染氛围的艺术手法的同时,也不忘初心,创作出更好的国漫!


从凸变英雄leaf中说动画的美学原理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