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司马懿“阴养三千死士”,如何保证死士誓死效忠?手段实在高明

2023-03-25 16:29 作者:木子的历史  | 我要投稿

当人们回顾三国这段荡气回肠的历史时,都对那些乱世英雄们精彩绝伦的同场竞技印象深刻,而罗贯中所著的《三国演义》更是让他们成为家喻户晓的人物。

但历史的洪流又像此起彼伏的海浪一样,此一时彼一时,即使拥有惊世之才也很难把握。曹操可能做梦都没有想到,自己拼搏一生所打下来的曹魏江山,会让司马家族坐收渔翁之利。更难以想象,司马懿篡权的重要力量居然是一支“雇佣军”。

我们经常在影视作品中看到:那些特工都是被从小培养,用洗脑式的价值观强行植入他们的思想,让他们成为效忠某一集团的杀人机器。


而在观看的过程中,很多情节都让人印象深刻,比如:封闭式的管理、魔鬼般的训练、反侦察意识的培养、必要时可牺牲自己的觉悟等等。

虽然其中必不可少会掺杂夸张的成分,但艺术同样取材于现实当中。那些看似不能理解的方法,其背后同样有着它的合理性。

在战乱的年代,能拥有自己的武装力量,必然会在关键时期能为自己的集团所用。而如何培养这支作战力量,则成为了驾驭他们的重中之重。


曹魏正始十年,司马懿趁魏帝曹芳与大将军曹爽前往洛阳外的高平陵祭拜之际,突然实施了蓄谋已久的政变,一举控制了曹魏的政治中枢,铲除曹爽,司马氏顺利接替曹氏当权,“三马同槽”成真了。

阴养三千死士

曹睿去世之后,司马懿就被曹爽架空实权,予以太傅虚职,直到高平陵政变司马懿已经被实际架空整整十年。虽然司马懿计谋多端多年来韬光养晦,但是这年间远离曹魏政权中心,看起来并不具备突然发动政变的条件。


但是,问题来了:司马懿明明被曹爽所架空,他又哪来的兵发动政变呢?

根据史料记载,司马懿一家早就未雨绸缪,养了3000名死士,以备不时之需。当司马懿决定行动时,司马师和司马昭便负责将所有死士召集起来待命,他们在此次政变中功不可没。

那么,到底是什么样的底气支撑着古稀之年的他,放弃安享晚年的富贵生活,赌上了身家老小的性命,敢于发动如此惊天骇人的事件呢?

无论是政变还是造反,对司马懿来说,最基本的硬性条件一定要具备,这一条件就是时任中护军并掌控着一定禁军军权的司马师。虽然曹爽更改了中护军的建制,大大削弱了司马师的禁军权力,但并不代表司马师就是个光杆司令。


司马师依然拥有选举禁军武官的权力,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为自己招揽人才,培养心腹力量。因为,单凭一个被拔掉羽翼的禁军司令肯定是不足以兵变成功的,所以司马师在暗中培养着另一股作战力量,3000死士。

上流阶层的“宠儿”

在《左传定公十四年》中:“勾践患吴之整也,使死士再禽焉,不动。”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出现“死士”,而自其任务也一般是暗杀和兵变。他们还有一个方便理解的称号,就是“刺客”。


“死士”更是受到古代上流阶层人物的青睐,因为,他们的威力和作用显然是一个人比不了的,而司马懿家族正是凭借死士成功夺权。

公元247年,老谋深算的司马懿开始装病,进而成功地避开了曹爽的监视,让对方对他放松了警惕。

在公元249年,曹芳带着曹爽去拜祭魏明帝陵墓的时候,司马懿起兵政变,最终司马懿成功夺权,曹家以及曹家的附庸全部被诛灭三族,司马家正式将整个魏室握在手中


牢牢的把控

对于如何保证这些死士不会出卖和背叛自己这一点,最主要的一点就是做好授衔。

一种方法就是收养弃婴作为死士,古代弃婴遍地都是,这些弃婴是死士最好的培养对象。因为他们思想上没有开化,世界观没有形成,很容易以恩人的身份对他们进行启蒙教育,因此能够获得道德上的高位。

以司马懿家族死士为例,很明显他们的死士就是互不相知的,他们仅仅知道自己有个主人,却不知道对方养着自己是为何。但司马懿等人却对他们的身份十分熟知,手中还掌握着他们的软肋。


保证这些死士之间没有联系是为了防止他们私下叛变也是为了防止事情影响过大而暴露。毕竟虽说他们是死士,但其实是用来当做私兵,这些私兵在需要打仗的时候也是一支强悍的拥趸。

虽然死士的作用不小,但暴露的时期就会变成谋反的证据,所以是不能轻易示人的。为了控制他们,还要握住他们的软肋,否则也会出现倒打一耙的现象。

司马懿之所以能够发动如此破釜沉舟的兵变,相信根据他老奸巨猾的本性,没有十足的把握他必然不敢轻举妄动。


而他之所以对这支3000人组成的死士这么有信心,与其说他相信这些人的忠心耿耿,不如说他是相信自己对于人性的驾驭能力。

小结

司马懿这个堪称三国争斗中最后的赢家,无论是他的老谋深算,还是他强大的心理素质,都为他在最后关键的“临门一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而对于这3000名死士强大的把控,更彰显了他对于手下有着超强的驾驭能力。这些功夫非一朝一夕所能达成,背后定是历经过了长年的隐忍和修炼。

司马懿“阴养三千死士”,如何保证死士誓死效忠?手段实在高明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