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耳边评测】年轻人的首条静电塞—达音科EST112圈铁静电耳机评测

2021-05-07 03:11 作者:耳边小公举  | 我要投稿


一、静电塞的前生今世

有时候,我们不得不感慨时间过得太快。

总觉得圈铁复合耳机还是个新鲜事物的时候,厂家又偷偷地在耳机里塞进了静电单元。

说起来,静电耳机原理上大家都并不陌生,毕竟大奥就是静电耳机嘛。但如果说静电耳塞的话,相对就要冷门一些了。在三四年或更早以前,玩静电耳塞的玩家,绝对是以一种极其“异类”的形式在烧友群体中出现,一方面,那时候的静电耳机往往还带着头梁,以头戴耳机的方式塞进耳朵里;另一方面,则是当时的静电耳机需要连接特定的耳放,普通的播放器耳机口是不能用的。静电耳塞总归是与主流耳塞圈子格格不入的另类存在。

所以,虽然静电发声方式拥有着与动圈、动铁一样悠久的历史,也能够在大耳机领域里创造出辉煌的成绩,但是,在耳塞领域里,静电耳塞在大多数人看来,更多还是像一个玩具,或者是小众的特殊口味罢了。

当然,我们都知道,在随身HiFi急速发展的今天,任何技术形式都会被应用于实际当中以寻求更多突破,静电单元这样的一个“大IP”,自然不可能被放过。随着工业技术、材料技术,以及播放器素质水平与驱动能力的全方位提高,近年来静电单元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常规的耳塞系统之中,并且与传统的动圈、动铁单元结合在一起,同时也摆脱了特定耳塞结构、特定的独立耳放等制约因素,成为了主流耳塞HiFi的一支生力军。

那么,静电单元的声音究竟有哪些特性?这些特点又能给我们的听音体验带来怎样的改变?我们也就不妨从现在正被大家关注的一款热门静电圈铁复合耳机——达音科EST 112的探讨中,寻求一部分答案吧。

二、客观部分

1、达音科EST 112采用了1个双面镀铍动圈单元、1个娄氏独立定制动铁单元,以及2个声扬定制静电单元。对于一款定价不到3000的混动单元耳塞来讲,这样的用料应该可以说是非常扎实,也是具有足够诚意的。

2、达音科EST 112在外观方面,采用了金属腔体,重量感适中,腔体内侧的曲线设计也具有很好的贴合度,所以,EST 112佩戴感整体来讲还是不错的。值得特别说明一下的是,EST 112在背板上设置了一个条形的导气开口,以调整腔体内部的气动环境,从而使耳塞在某种程度上,具备一定的“开放”元素。这样的设计在以往的耳塞领域中并不非常常见,或许在将来能够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

3、达音科EST 112采用了MMCX接口的可换线设计,原配线材采用了4股单晶铜镀银线。同时,EST 112原线还采用了可更换插头的设计,让用户可以根据自己所需要的接驳方式轻松更换所需的耳机插头。


4、在外观方面,达音科EST 112从腔体到线材,都采用了银灰色,具有很强的金属质感。在目前以彩色塑料为主流的耳塞市场上,这样的外观风格可算得上独树一帜了。当然,我个人对这个金属腔体还是有一点担心的,就是可能会产生划痕。不过在我试用这段时间里,腔体表现暂时还是安然无恙,所以这个问题还是交给时间来验证吧。

5、达音科EST 112耳机原机搭配了3个可更换耳机插头(3.5单端、4.4平衡、2.5平衡)、6对Spinfit的耳机套、3对胶套、1对海绵套以及仿皮制耳机收纳盒及其它相应配件若干。可以说,达音科在EST 112的盒子里,把能够想到的配件全都塞进去了,甚至还包括江湖上失传已久的飞机转接头。

6、EST 112这条塞子需要一个比较长的煲机过程,我手里这条大概已经听了一百多小时,声音大体上算是已经定型,但在细节上似乎还处在逐渐调整的过程中。所以对于EST 112这样涉及了金属动圈的耳塞,我们还是必须多给一些耐心。

三、声音部分

1、三频

达音科EST 112应该算是一个偏中上盘的耳塞,这条耳塞在保证了中频为基准的整体框架下,声音的能量更加向高频和极高频部分集中,而低频部分在相位上稍有后退。也就是说,EST 112在各个频段上整体来讲还是具有比较完整、合理的框架,而中频和高频部分的内容相对凸出一些,而低频则稍微收敛了一点,而这一点在不同的驱动条件下会有所改变。

EST 112在高频方面呈现出了非常高的整体水平,无论是延展高度、内容信息以及声音的色泽、亮度,都具有超越其自身档位的表现能力。特别值得一提的是,EST 112所表现出来的高频,不但具有传统意义上的直白、通透的优点,而且更显得从容、稳定,将很多高频器乐的音色,能够驾轻就熟地表现出来,而不是我们以前在一些以高频见长的耳塞中所经常听到的那种“倾尽全力”的高频表现方式。

如果我们以熟悉的小提琴的高频部分为例,我们知道大多数耳塞,特别是纯动铁耳塞所表现出来的小提琴比较好的表达效果,也就是音色上具有一定的光泽,或经常被形容为“油亮”;而EST 112所展现出来的小提琴的音色,则具有更高的透明感和色泽感,而同时并没有过多地提高声音的亮度,而是通过对声音本身音色的体现来表现小提琴自身的魅力。可以这样进行一个比喻,很多耳塞所表现出来的小提琴的音色,更多是提琴表面光亮油漆的感觉,而EST 112所表现出来的小提琴,则更像是提琴本身的木质纹理的质感。

中频方面,EST 112的中频还是比较稳重端正的,具备一定的厚度和密度,且相位距离比较贴近,具有很强的质感体现和感染力。

通常来讲,高频和中高频比较突出的耳塞,中频是很难非常端正、平和的,这种突出的高频所表现出来的侵略性向下级频段的影响效果几乎是不可避免的。而EST 112在这方面确实是处理得非常好,基本上感觉不到这方面的偏向和影响。EST 112中频段的音准很正,基本上是能够比较好地把各个类型的人声都尽量真实、完整地表现出来,并没有感觉到音色有明显的变化。甚至在一些男女声对唱的歌曲中,男女声的音色差异化也表现得相当明显。

所以,EST 112在流行、人声这部分类型的音乐中具有非常良好的表现力,能够比较真实、自然地将人声的音色、韵味表现出来,具有比较强的临场感。而如果一定要细加区分,EST 112声音还是更倾向于细腻润泽的,也就是在女声方面表现相对更加突出一些,而对于一些稍微粗糙一些的男声类,则可能显得过于柔和,也不具备那种沙哑嗓音的颗粒质感。

低频方面,确实有人说过EST 112低频不足。我觉得,其实并非是低频量感不足,而是低频的位置相对退后了一点,所以听者在感官上觉得可能就没有那么直接;另外就是EST 112的低频随着前端推力的增加而凸出、增强,所以如果说觉得EST 112低频不足,可以试试提高推力,会有相当程度的改善。

当然,EST 112自身从设计、调音的时候,就不是一条以低频量感见长的耳机,所以归根结底,EST 112的低频质量还可以,量感方面则肯定不是具有特别强的氛围感的。


2、声场及动态

EST 112的声场规模适中,如果用来听大多数音乐类型的话,其实还是可以胜任的。

而如果用EST 112来听大编制类音乐,通常情况下,确实有点捉襟见肘。近侧的乐器还好,中远距离的乐器则多多少少地有点混淆,如果一定用来听大场面,看您个人的接受程度吧。

动态方面,EST 112显然不是一个大动态的耳机。声音比较柔和,力量感和气势感确实存在一定程度的不足。当然,在驱动力提高后,EST 112的动态情况会有一定程度的改善,但我觉得改善的程度也还是有限的,并不能通过驱动力完全解决这个问题。

所以说,在声场和动态方面,EST 112的表现力不算突出,至少不能算是一个具有大的声场规模或大开大合的动态能力的耳机。在提高驱动能力后会有一定程度改善,但还不能达到脱胎换骨的程度。

 

3、内容感及质感

EST 112具有较高的解析能力和内容表现力。耳机所表达出来的元素和内容,都具有较高的还原度。无论是对细节声音的还原能力还是声音整体形态的构建能力,在同价位耳塞中,都属于比较优秀的。特别是在线条感方面,EST 112则更是具备了很多更高端耳塞的水准和素质。EST 112的线条感流畅、细密,同时还具有非常强的柔韧性,且具有很好的结像力,使得EST 112的声音非常纯净,不糊不噪。

声音的质感则是EST 112最为擅长的部分。首先,EST 112具有很强的密度,让声音虽然细致,但同时又非常扎实,稳重,声音具有足够的重量感。另一方面,EST 112的声音也具有很高的透明度和纯净度,声音整体空间非常干净,几乎找不到噪点和雾态。而且声音背景也比较黑。

应该说,EST 112在声音的质感和线条感方面是具有极其优秀表现的,很大程度上来源于静电单元的特性和发挥,使得EST 112在声音内容方面具备了非常强大的素质和乐感。


4、驱动

在我以往的经验中,含有静电单元的耳塞,都是比较难于驱动的。我觉得EST 112相比我以前听过的静电单元耳塞,在对驱动力的基础需求上,确实有所降低,但也不能算是一条非常易于驱动的耳塞。

包括一些听友反馈出来的关于EST 112的一些不足,如低频的能量感不足、声场空间不够大、动态方面的不足,我觉得其中很大一部分也都是在驱动能力不足的情况下所导致的,在较大的驱动力的情况下,这些问题都会有不同程度的改善。

首先一定要排除掉EST 112搭配手机、小型蓝牙音频设备或者大多数中低端小尾巴的方案,无论是推力还是素质,这些前端都不能够支撑EST 112的整体框架、素质展现和乐感表达。

对于大多数播放器而言,驱动EST 112应该是可以得到不错的声音架构的,至少在其所擅长的一些音乐风格中能够有不错的发挥。

如果搭配旗舰级播放器或便携耳放的话,EST 112的声音会有一个比较明显的大幅度提升,特别是能够对它的几个相对薄弱的环节进行补强,也可以在更多的音乐风格上取得不错的效果。

而至于台式耳放,声音效果当然也会更好,但也还算不上“大力出奇迹”,也并不是EST 112这条耳塞的常规搭配方式和设计初衷。


四、声音方面的总结

 1、达音科EST 112耳机综合素质还是非常不错的。声音的信息内容完整充沛,质感及线条感尤佳;而在声场和动态方面有所不足,因而造成场面感有所欠缺。综合而言,其素质在三千元这个价位上是合理的,甚至某种程度上具有一定的性价比优势。

2、EST 112耳机在声音风格上具有很强的特点和偏向,可以说是一个特点非常明显的耳机,在弦乐、女声以及ACG等相对细致的音乐类型上,具有很高的表现能力,对于主流的流行音乐也有很好的表现。而对于其它类型音乐,如大编制古典类音乐、节奏感强的流行音乐、摇滚乐等内容,表现能力有所欠缺。

3、适用人群方面,EST 112是一个特点明显的耳机,对于听友而言,首先要考虑的是音乐风格的适配性,其次是前端能力的搭配性。

所以,EST 112主要还是适合具有一定听音经验、具有较高的前端能力、具有其它互补风格耳机的发烧友,而不建议入门烧友或大众用户选择这条耳机作为主力常用耳塞。

五、综合评价

如果我们把达音科EST 112的声音特点总结一下,偏中高频、解析力强、声线流畅、具有密实的质感和纯净度、声场一般、动态偏弱、难推……这些线索串联起来,一个完整的声音形态就出现在了我们的意识之中,这不就是静电耳塞的典型特点嘛?

近年来,随着静电单元在耳塞领域中的广泛应用,我们也接触了很多带有静电单元的耳塞产品,其中静电单元所扮演的角色和起到的作用也不一而同,有一些耳塞中的静电单元更倾向于给高频调味,更多是辅助和装饰的作用。

而达音科EST 112这条耳塞中,静电元素和比重显然是更多的,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占据了耳机整体声音的主导方向。可以说,EST 112是一条“静电味”非常纯正且浓厚的塞子。

它有非常明确的特点,也有比较独特的调音味道;它具有在音乐方面独特的表现力,同时也在一些方面有所舍弃。

所以我觉得没有必要一言蔽之,这条塞子的深刻性和复杂性也并非三言二语可以备述。所以,与其面红耳赤地证明EST 112到底是好或不好,倒是不如安下心来,认真地去听一听,去体会一下来自于静电耳塞独特的魅力。

六、脚步

 多年以前,当我们第一次听到单动铁的ER4、第一次听到高阻抗的PK1、乃至于第一次听到圈铁复合单元的K3003的时候,其实都是惊艳与更多期待共存的。耳机领域里每一次大踏步前进,往往都会带有很多的思考与辩证。

多年以后,这些耳机和声音成为了经典,被永远地记录在了随身HiFi的历史上。

我不敢说EST 112也一定能成为小四、K3那样的传奇经典,但我觉得EST 112应该是一个开拓者,是一个将静电复合结构真正推向前台,推送给更加广泛的烧友群体的一个践行者。不仅仅是因为EST 112具有一个能够让大多数烧友接近它的定价,同时也更是因为EST 112自身具有很强的静电耳机的声音特点和味道,让烧友可以真正领略到相对纯正、完整的“静电声音”。

静电单元作为一种传统的发声方式,在经过多年的打磨和沉浮之后,终于来到了更广泛的烧友面前,为更多烧友提供了更独特的声音和韵味。

我们也仿佛听见了,传统耳机领域的门前响起了脚步声音,一位我们慕名已久却缘悭一面的朋友,正在匆匆赶来参加这一场HiFi盛宴。


【耳边评测】年轻人的首条静电塞—达音科EST112圈铁静电耳机评测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