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辛补肝”,发散、生发。体内寒湿重、肝阳不升之人,吃些辛能疏

2023-05-29 20:58 作者:中医师张先生  | 我要投稿

“辛补肝”,发散、生发。体内寒湿重、肝阳不升之人,吃些辛能疏散郁结的肝气。像是生姜、嫩姜、韭菜、葱、香菜、藠头、香椿、洋葱、陈皮等。但是光吃辛比较刚燥,容易伤肝阴、伤脾,可搭配一些甜。甘味入脾,能缓肝急,缓解肝火热毒,保护脾胃、平和辛燥的刺激。 肝为身体之“将军”,肝好才能身体壮。春天由肝当令,所以,春天要养肝。具体应该如何养肝呢?以下提供几个方便的养肝方法,愿意与读者朋友交流。 (一)舒畅情绪,快乐最好。 肝主藏血,主疏泄,主升发阳气,所以肝气一定要舒畅。肝气舒畅,则肝的代谢、消化、解毒等功能都能发挥正常,对于人体健康非常重要。 调畅肝气,就是调畅情绪。首在莫生气,不发怒。因为怒伤肝。 生气,生的是哪个脏腑的气呢?当然是肝气。肝气容易上冲,《内经》明言:“怒则气上”,一旦发怒,肝气上冲,或攻于面,就面红;攻于头,则头晕头痛头胀;攻于眼,则眼红,或眼黑;攻于咽,则咽痛;攻于胁肋,则胁肋疼痛;攻于心,则心区作痛;攻于肺,则咳血…… 可以说,肝气不能妄动,一旦妄动,对健康的损害甚大,可谓后患无穷。 生活中所见,有人生气后突然昏迷倒地,西医诊为脑溢血,这也是《内经》所言的:“大怒则形气绝,而血菀于上,使人薄厥。”这个薄厥,其实就是脑血管意外。 亦有人发脾气后吃不下饭,甚至胃痛,这是肝木过旺,横克胃土,导致胃气不和的表现。 我们都当有体会,当遇到一些不开心的事情而气愤不平时,或怒气勃发时,就会感觉血往上涌,头面发胀。因为发怒时破坏了正常舒畅的心理环境,肝失条达,肝气就会横逆,进而出现胁痛、胸闷、头晕、胃痛、纳差等不适症状。 而当心情舒畅,快乐愉悦时,肝气不滞,肝血不冲,就会感觉身体舒服,无所不适。 发脾气是由个人的修养所决定的,再高明的医生也没有办法防止病人发脾气。所以,我们自己要努力,要时刻安定自己的心神,保持心情舒畅,坚决不发脾气。节制情绪只能靠自己的修养。若发脾气出现了不适症状,中医有办法帮助缓解,但这毕竟是治标,不是治本。治本要求自己,自己才是最好的医生。对于养肝而言,提高修养,不发脾气,即是养肝的妙方。

“辛补肝”,发散、生发。体内寒湿重、肝阳不升之人,吃些辛能疏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