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实施方式有哪些呢
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包括三个方面:厕所改造、污水收集、污水处理。因地制宜、科学论证、精准识别问题,分类改造提升。完善入户管道建设,提高外部收集管网覆盖率,增强后端污水处理能力,确保达标排放。实现雨污分流改造,避免管网错接、混接、漏接,防止雨水和生活垃圾进入收集管网。健全维护机制,确保设施正常有效运转,管网畅通,无污水泄漏和臭气外溢现象。对于老化陈旧的管网设施,及时进行维修改造,清理淤泥杂物。监测生活污水的收集情况,及时关注治理效果和改进措施。生活污水收集处理,需要和黑臭水体、生活垃圾处理同步推进,点面结合,综合治理,责任落实。

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应遵循的原则是:重点突出、因地制宜、建管并重、长效维护。结合农村当地的实际情况,制定差异化的污水治理方案。人口稀少、居住分散的地区,采用分散式污水处理模式,优先考虑经济环保的污水净化方式,采用化粪池或人工湿地,实现就地解决污水排放或资源化、生态化利用。充分考虑村庄的经济条件、生活习惯、地理地貌。对于人口稠密、居住相对集中的农村地区,可以采用铺设管网的方式,将污水汇总到附近的污水处理站、人工湿地、或市政管网处理。管网铺设有两种方式,一种是重力流管网,另外一种是负压收集系统。

重力流管网适合地势平缓的农村,挖槽深达1-4米,管道直径粗,施工土方量大,见效周期长。农户庭院的污水,并不是直接排入外部管道的,而是要经过化粪池或截污井的过滤,然后在污水重力的作用下流入管道。因此,需要同步推进庭院排污管道的对接,厕所改造等。重力流承载污水量大、传输距离远、对地势和施工要求严格,避免过路和河流。管道铺设需要设置提升泵和检查井,使得污水在管道内传输能够持久的保持流速。重力流管网的流量大,需要搭配相匹配的污水处理站。污水处理效果需要定期检测,确保都能达标排放。如果维护不恰当,不合格的出水排放出去,很容易造成二次污染。于此同时,重力流管网要搭建污水检查井和提升泵。做好雨污分流的改造,确保污水和雨水都能够适得其所。

地势复杂的农村地区,为了提高生活污水的收集率,会采用负压收集系统。这种负压系统突破了重力流管网对地势的限制,可以适应河网密布、崎岖陡峭、道路狭窄、地下水位高、地下管线复杂、土质疏松、无法或不适宜大量动工的古镇景区等。负压系统是采用排水的原理进行工作,主要是由负压井、负压管、负压站等组成。管径细、埋深浅、布管灵活、施工简单、不影响农田耕作和房屋地基。可以顶管过路、沿河布管、架桥过河,也能绕在房前屋后。管内是负压状态,无需设置检查井和提升泵,没有污水泄漏和臭气外溢的现象。当遇到河流的时候,无需基坑降水。

从农户庭院排放的污水,经过化粪池或截污井的过滤,先流入负压井内存储。短暂的存储,是为了缓解污水波动量大,影响管网的传输和后端处理设备的运行效率。当负压井内的污水量达到高液位的时候,负压井内的启闭阀自动打开。井内的污水在管网负压的抽吸作用下,快速进入管道传输,基本上是满管传输。当负压井内的污水量降到低液位的时候,启闭阀自动关闭,重新进行收集存储。同时,负压管停止抽吸,能大幅节约传输能耗。负压系统突破了重力的限制,过坡容易,维护更简单,使用方便。负压站占地面积小,能够提供负压动力,同时在线实时监测污水的收集和电量消耗情况。当遇到问题时,可以清晰准确找到故障点,解决速度快。负压站可以作为景观湿地,用于处理生活污水,达到一级排放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