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怕剧透勿入)荒野大镖客:救赎2剧情浅度分析

2020-04-15 22:40 作者:凯恩斯卡莱特  | 我要投稿

备注:此文原是本人(百度ID凯恩斯卡莱特)发布于百度贴吧荒野大镖客2吧的帖子,因担心100°的尿性,所以决定多发几个平台备份。

————————————————————————————————————————

首先从时代背景说起,早在美国独立之前,就已经开始有人往西部移民了,不过当时的英国政府对此并不喜闻乐见,还专门出台了公告命令禁止西进。美国的独立粉碎了英国的禁令,同时美国联邦政府亦鼓励西部移民。1793年,伊莱惠特尼发明了轧棉机,市场上上对棉花产生了旺盛的需求,北卡罗来纳、南卡罗来纳等地的农民与农场主开始向西部探索以寻求能够种植棉花的肥沃土地;1848年,加利福尼亚的亚美利加河流域发现金矿,数以万计的淘金者闻风而动,随后,科罗拉多的派克山区、加利福尼亚峡谷、蒙大拿州的奥尔德峡谷等多地先后发现大量金矿,西进淘金热进入第一波高潮;19世纪中叶,为了促进西部开发,美国决定修建横贯北美大陆的铁路,铁路公司在对现今的西部大草原地区勘探后,惊讶的发现这里并不是像以前一直传说的那样是一片荒凉的大沙漠,而是一片水草丰美的大草原,极其适合放牧。在种植业、采矿业、畜牧业三驾马车的牵引下,美国西部开始飞速发展起来。60年代的南北战争扫清了美国Zi Ben(反河蟹)主义发展的障碍,另一方面美国联邦政府到州政府虽然鼓励开发西部,但是又苦于没有资金,于是自然便向大ZB势力求助,在zb主义的带领下,美国西部的发展走上了一个新的台阶。然而,私有制带来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必然导致资源集中化,也就是所谓的马太效应,换成通俗的话就是“富者越复,穷者越穷”,早在封建时代,土地兼并就是让所有统治者们头疼的问题,无数小自耕农因为各种原因,自留地只能被大地主掠夺而去,只能沦为贫农,土地逐渐集中到一小撮人手里。而到了zb主义时代,zb主义的野蛮生长更是把马太效应推上了巅峰,虽然早期西部移民基本都能占到一亩三分地,但是这种小本生意非常容易破产,豪强有一百种合法的方法和一千种不合法的办法掠夺土地或是使其破产,比如说游戏尾声部分,拉雷米帮就一直想吞并格迪斯的小农场,格迪斯幸好自身还是有点经济底子加上又碰到约翰这个贵人,而唐斯一家就没那么幸运了。实际上唐斯一家只不过是那个野蛮西部时代的一个缩影。当zb主义飞速发展,绝大多数西部移民和移民的后代只能沦为出卖自己廉价劳动力的工人,至于当工人的待遇什么样子,大家看看唐斯家的儿子在煤矿场日子是怎么过得也就清楚了。(再补充一下,对于当时的穷人来说,不仅要面对着来自上层的压榨,更令人绝望的是,就连法律也是站在有钱人那一边,正直的警长是稀有品种,警长跟豪强勾结、警长自己就是豪强家族的成员才是常态,游戏里罗兹镇的格雷警长就反映了这种情况,这也是为什么罗兹镇那个断腿老兵说“这个镇子看不到任何希望”,除了公家的执法机关之外,甚至还诞生了专门为有钱人镇压穷人的私人执法者,没错就是平克顿侦探,不要把平克顿当成什么好人,后面会分析。)

而另一方面的情况是,虽然西部的移民逐渐增加,但是相较于西部的广阔,仍然可以说是地广人稀,而在地广人稀的地方,法律是很难发挥作用的,执法机关的管辖范围只能控制在人口聚集区附近,而在广阔的外部就是几乎没有治安可言,枪械成为了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当贫富差距越来越大,底层穷人越来越看不到希望,而偏偏治安情况又非常差,再加上法律允许私人持枪,会发生什么自然也是显而易见的事情。无数人落草为寇,渴望着通过手里的枪来实现自己的发财梦,而游戏的主角范德林帮就在这时代洪流之下登上了华丽登场了。

接下来通过游戏的一些细节了解一下范德林帮这个帮派,在营地亚瑟的床头桌子上,有一张剪报,R星给名字是“首个银行劫案剪报”,再结合报纸内容所述,我个人推测,这张报纸讲的应该就是范德林帮的首秀(所以才被亚瑟剪下来留作纪念),抢银行的三个人应该就是达奇、亚瑟、何西阿,重点在于报纸的最后一段“有未经证实的消息称这些人去过棚户贫民区,甚至是孤儿院,将非法抢劫的钱财分发给穷人”,虽然描述的消息是“未经证实”,但是R星安排这一段文字肯定有他的意义。再结合后面“火上浇油”任务中,在抢火车之前约翰提醒众人一句“他们都是无辜的人”。可以得出结论,范德林帮应该是存在着一些底线:
1、尽量少杀害无辜;
2、只抢富人或“同行”,不抢穷人,有富余的情况下还要帮助穷人,也就是所谓的“劫富济贫”。
如果要简单描述的话,范德林帮就是一群“水泊梁山”式的绿林草莽。

第六章飞送受伤的飞鹰回家时亚瑟对查尔斯说的话佐证了这一点。

从游戏的一些其他细节上也可以论证这一点,首先是故事开头帮派众人听说达奇在黑水镇劫案为了逃跑而杀死一个无辜女孩时感到惊讶,还有瓜玛到达奇杀带路老太婆时亚瑟表示不满,正是因为这种情况少见所以才感到惊讶和不满。不算警察侦探与守卫,整个主线下来,亚瑟非杀不可的无辜倒霉NPC非常少,开头抢火车那个躲起来偷袭亚瑟的火车司机算一个,第三章马肉大餐任务里那个马倌是一个,第四章赌场游艇抢劫里那个老板或许算半个,如果还有请补充。我们可以推测一下当年范德林帮是如何成立的,三个穷鬼过着看不到希望的生活,为了发家致富便落草为寇,但是同时又因为良心订下了一些底线,他们憧憬着一场梁山好汉式的冒险,劫富济贫,替天行道,发家致富,最后安然养老。实际上,从第六章达奇杀康沃尔之前的那段对话就可以看出来达奇创建帮派时的思想,达奇对康沃尔说“你杀人,我也杀人,你抢劫,我也抢劫,唯一不同的是我会选择动手抢杀的对象,而你只会赶尽杀绝”这段话可以说是作为一个底层出身者对康沃尔这个大zb家的完美控诉与嘲讽。

作为中国人,咱们都知道梁山好汉们的结局是什么,当然,对于一群草寇而言,招安已经算是最好的结局了。绝大多数低配版的梁山好汉,最终的结局必然是走向灭亡,因为这种梁山式的理念,从一开始就为帮派埋下了灭亡的祸根。首先一个问题就是,土匪这个行业,本身就是没有底线的,甚至都不能叫劣币驱逐良币,而是只要不当劣币你就活不下去。别人没有底线,你有底线,那你就处处受限,你就在黑吃黑中竞争不过别人。第二个问题在于,劫富济贫这个理念就意味着要啃硬骨头,别的土匪都欺软怕硬,就你偏要抢有钱人,那你必然要受到有钱人的格外照顾,别忘了zb主义中,无论是公家的执法者(警察)还是私家的执法者(平克顿),其实都是为有钱人服务的罢了,康沃尔为什么不追杀莱莫恩掠夺者、莫弗里家族之流,因为这些人不敢惹他,但是达奇非要抢康沃尔,那康沃尔自然要动用手中的资源,哪怕是追杀到瓜玛岛也要把达奇一行人赶尽杀绝。第三个问题就在于,当日子走下坡路时,面对着残酷的现实,梁山好汉们是否还能坚守本心,坚守底线而不腐化堕落呢?从范德林帮来看,答案显然并不好听,三人组都有着自己的黑点:
达奇在黑水镇杀死无辜女孩,在瓜玛岛杀带路老太婆;
亚瑟杀火车司机跟马倌;
何西阿算是三个人里比较干净的,但是也有污点, 就是美国脊梁任务里让亚瑟跟自己一起去偷卡莫迪山谷一家人的马车卖给翡翠牧场的谢默斯,后面亚瑟的日记里会提到这次抢劫在亚瑟看来是“卑鄙”的,显然亚瑟认为这一家人算不上有钱人,只不过是小本生意,抢这家人让亚瑟产生了负罪感。
在现实的冲刷下,这些“好汉”们都开始堕落了,对于底线的遵守不再那么严格了。(其实在亚瑟的日记跟对话里面体现的尤为明显,后面会继续分析)

除了上述问题外,范德林帮这个帮派本身也是存在着大问题,首先领导人达奇,这个人太过偏执、鲁莽且理想化,总想着I Have A Plan,照着Plan做就完事了,却从来不考虑如果plan不管用、出意外怎么办,搜刮到一点情报就开始制定plan,却从来不考虑这个情报可不可靠。而帮派的其他人又太愚忠,尤其是比尔跟哈维尔,亚瑟跟约翰直到最后醒悟之前也是愚忠,帮派里面唯一一个能管一管达奇的就是何西阿,何西阿一死达奇就开始各种玩火各种作死了。

除了内因以外,范德林帮衰落也少不了外部原因,随着美国西部的不断发展,执法机关的控制力与战斗力日益增强,而这还只是公家的执法机关,相比之下,私家的执法机关也就是所谓的平克顿侦探还要更加让人头疼,与只会窝在镇子里很少跑到其他地方跨区执法的警察不同,平克顿侦探可以说是主角走到哪就跟到哪,这种工作模式基本上是专治流窜作案,因此也成为了主角团最为头疼的问题,亚瑟的日记与对话里就经常表达了自己对于平克顿侦探的担心。顺带提一下,千万不要以为平克顿侦探是什么好人,历史上的平克顿侦探就是因为经常帮助工厂、矿场主镇压工人起义和罢工而臭名昭著,说不好听的其实就是替有钱人办事的狗罢了,除了镇压工人以外,平克顿侦探在追查通缉犯的时候手段也还不干净,除了屈打成招、轻罪重刑、为了获取线索伤及无辜这些传统艺能以外,甚至还搞连坐,连跟通缉犯的无辜家人朋友都杀,几乎是肆意玩弄法律。由于平克顿侦探的名声实在是太臭了,以至于美国政府与国会都不想扯上关系,1893年美国国会甚至推出了反平克顿法(Anti-Pinkerton Act),明文禁止联邦政府与哥伦比亚特区政府去雇佣平克顿侦探。最后还顺便提一下,平克顿公司现在还在运营,2018年还跟R星打过官司,不仅如此,人家还在中国开了分公司,当然21世纪的平克顿肯定是安分多了。

说了这么多背景啥的,终于就说到亚瑟了,了解了前面那些之后,应该也能更好的了解亚瑟这个人物。亚瑟的童年并不幸福,父亲是一名罪犯,亚瑟显然很厌恶他,亚瑟差不多在十五六岁的时候就加入了范德林帮,达奇与何西阿对于亚瑟的三观成型起了重要的作用,亚瑟早年应该也是非常坚信达奇的梁山好汉那一套,从游戏的许多地方我们可以看出来亚瑟实际上还是非常有良心的,但是在现实的多重打击下,亚瑟开始变得冷酷,亚瑟的一生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转折点就是妻子与儿子的死,在与印第安酋长谈话过程中,以如此平淡的语气说出如此悲痛绝望的往事,可想而知这次事件对亚瑟的打击有点大,对亚瑟的性格改变有多大。而随后多年的帮派生活,让亚瑟也跟着帮派一起堕落了,变得愈加冷酷起来,尤其是收债的时候,可以说是毫不留情了。

尽管如此,亚瑟的内心其实依然存在着善良,在第二章结尾跟查尔斯一起去寻找新营地过程中,碰到德国一家人求助,亚瑟直接懒得理,查尔斯却一口答应了,查尔斯对亚瑟说“你不是这种没有人情味的人”“别这么说,你不是这样的人”,说明在查尔斯眼里,亚瑟本质是一个善良的人,而且我没记错的话,查尔斯加入帮派好像才几个月,也就是说查尔斯认识亚瑟才几个月,说明哪怕是在自己的妻儿死去那么多年后,亚瑟依然保存着内心的善良。而在随后亚瑟的日记中,更是可以直接看出亚瑟的心理,在亚瑟的心中,善良与邪恶一直在不断斗争,只不过就现在而言,邪恶要更胜一筹。

从其他地方也可以看出亚瑟心底隐藏的善良,亚瑟对于施特劳斯放高利贷的态度是非常鄙夷的,在亚瑟看来,放高利贷其实就是欺压穷人罢了,这与劫富济贫的理念完全相悖(也可以看出来帮派堕落了)。

但是亚瑟有一个缺点就是愚忠,这并不难理解,童年不幸的亚瑟在十五六岁的时候加入帮派,把达奇与何西阿视作家人,在亚瑟内心的恶逐渐压倒善的过程中,除了现实的打击以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对达奇的愚忠,帮派堕落了自己也便跟着堕落。所以尽管自己非常鄙夷施特劳斯放高利贷,但是当需要自己去当恶人讨账时,还是只能毫不犹豫的扮演好了恶人这一角色,随后只能把内心的迷茫记录在日记中。

到这里,可以总结一下范德林帮衰败覆灭的原因
外因:西部的发展,执法力量不断增强,大型抢劫成功率降低(黑水镇跟圣丹尼斯两次翻车),而且还有平克顿这种克星的追杀
内因:1,梁山好汉式团体自身的固有缺点
2,帮派领导达奇个人有问题,成员的愚忠使这一问题更加严重
3,帮派内部出了叛徒
然后再总结一下亚瑟,亚瑟本质是善良的,但是后来还是堕落了,尽管内心在善与恶之间挣扎,但是还是恶占了上风,使亚瑟变成这样的主要原因包括:
1,妻子与儿子的惨死,对亚瑟打击非常大,致使亚瑟破罐破摔、自暴自弃;
2,对达奇的愚忠,亚瑟童年不幸,在十五岁的时候加入帮派,把达奇与何西阿视作亲人与导师,长久以来惟达奇马首是瞻,甚至把忠诚当做支撑自己的最高信仰,当帮派走向堕落时亦难免受影响。

对于亚瑟来说,人生中的第二个转折点是在圣丹尼斯的那间小诊所,得知自己确诊肺痨的亚瑟从诊所出来的时候,总共游戏的背景变得灰蒙蒙的,除了压抑还是压抑,这个背景风格正好体现了亚瑟此时的心情——恍惚,绝望,迷惘,不知所措。如果这里荣誉值高的话可以看见一只虚幻的鹿。

从亚瑟的日记里可以看出来亚瑟的迷茫,讽刺的是,亚瑟害死了唐斯,却又因为唐斯而死

而此时,对于亚瑟而言,恰好又有另一个重要的改变,就是对达奇的愚忠开始动摇,当达奇呐喊着把安杰罗勃朗特按在水里淹死的那一刻,达奇那疯狂、偏激的本性暴露无遗,让亚瑟也不由得为之惊愕。而随后圣丹尼斯的惨败,众人因为达奇性格的缺点而尝到苦果之后,亚瑟对达奇的思想产生了质疑。而当瓜马岛上达奇杀死带路老太婆之后,亚瑟直截了当的表示了自己的不满,直接指出“达奇,你杀红眼了”,并且还话里带刺地说“接下来你打算勒死我吗”。对达奇对帮派的忠诚,以前一直是支撑亚瑟的信仰,然而现在,这个信仰已经开始崩塌了。而当亚瑟得知自己身患绝症、时日无多之时,对所谓忠诚的动摇之心便又增强了许多。随后亚瑟与莎迪一起私下去救约翰,便是表明亚瑟已经想明白了,开始公开反对达奇了,然而也正是亚瑟的转变,为亚瑟的悲剧埋下了伏笔。

亚瑟与印第安酋长的谈话,可以看出来亚瑟的心已经不在达奇这边了,亚瑟已经看出来了达奇的所谓plan看似美好其实就是个笑话,现在亚瑟想做的就是尽可能的帮助帮派里的其他同伴,尤其是约翰,因为亚瑟在艾比盖尔与杰克身上看到了善与爱,这正是当年亚瑟所失去的,亚瑟不希望约翰重蹈自己的覆辙。

唐斯一家支线算是游戏最重要的支线任务,虽然只是一个支线任务,但是个人认为比不少主线都要更重要,属于非做不可,因为这个任务就是亚瑟的赎罪任务。亚瑟害死了唐斯,并且终日被良心所折磨,正如亚瑟所说“别原谅我”,亚瑟已经知道自己犯下的罪孽无法弥补,自己没资格赎罪,自己将会背负着这个罪孽一直到死。或许亚瑟此时心里想的是,自己害死唐斯,唐斯把肺结核传染给自己,这就是自己的报应吧。

救完门罗上尉之后,如果之前做过圣丹尼斯的神父任务,就会在火车站碰到这位修女(如果没做任务碰到的就是斯旺森),修女的一番话对此时的亚瑟来说有着重要的引导意义,在听完修女的话之后,想必亚瑟已经不在迷茫了。亚瑟已经想明白了,要用自己这剩余的生命去尽可能的做一些好事,不是为了赎罪,也不是为了求受害者原谅,亚瑟不奢望赎罪与原谅,亚瑟之所以要做好事,就是因为,善良就是自己真正的本性,这个本性曾经因为各种原因而被隐藏,但它从未消逝,亚瑟现在看清了自己的本性,亦下定决心要遵从自己的本性。

荒野大镖客:救赎2剧情的核心,除了“救赎”这两个字以外,我觉得还有一个核心就是“找寻自我”。亚瑟摩根不是一位盖世英雄,不像美国队长蜘蛛侠那样伟光正,相反亚瑟的一生做过许多的坏事。在这乱世之中,亚瑟被时代洪流裹挟着前进,善良的本性逐渐被埋藏,内心的善之光芒被恶之阴霾所遮盖,迷失了自我,然而这道善良的光芒却从未消逝过。在生命的最后关头,亚瑟终于找回了自我,亚瑟终于明白,善良才是自己的本性,自己必须遵从这一本性,哪怕为之付出生命的代价。亚瑟不是一位英雄,只是一位在乱世之中迷失了自我的普通人,而最终,亚瑟终于找回了自我,朝阳之下的微笑,代表了亚瑟摩根的新生。

就用亚瑟慷慨赴死前心里回荡的那几句话来作为此贴的结尾吧


(怕剧透勿入)荒野大镖客:救赎2剧情浅度分析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