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什么是虚无主义?

2023-10-14 16:58 作者:王小c的c  | 我要投稿
资料:

  • 日常用法:日常中,“虚无主义”常用作贬义,更多用于指责别人,并且和价值判断有很深的联系(哲学上也有类似情况,比如雅各比批判费希特的哲学是虚无主义)
  • 作为一种思想的虚无主义,可以区分为两种
  • 万事皆无价值(消极的虚无主义):无是一种事实,我们只能接受,无能为力。
  • 叔本华:人生充满了痛苦,为了消解痛苦,必须要抑制乃至彻底否定自己的意志(will),因为意志正是苦难的根源;(其实叔本华已经部分肯定了无的价值,只不过他认为这种价值不能直接追求,只能通过否认
  • 无本身有价值(积极的虚无主义):无是一种目标,是一个中转站,而非终点,只有在扫除以往的价值,这种无才会出现,为进一步的创造提供空间,比如尼采“重估一切价值”的计划。
  • 尼采:尼采曾经是叔本华的忠实信徒,后来又成了叔本华的激烈批判者。他说“与其无所意愿,他宁愿意愿虚无”。尼采反对排除苦难,并且将哪些排除苦难的人称作“末人”(最后的人),而“末人”正是杀死上帝的人。
  • 并且尼采认为,真正的问题在于很多看上去很正常的东西,背后也隐藏着虚无主义,但人们却无所自觉,他也把很多那个时代人们为之骄傲的东西看做是一种疾病
  • 传自俄国的虚无主义:西欧的虚无主义实际传自俄国,被尼采成为“最诡异的客人”
  • 屠格涅夫:虚无主义的生活方式:不干任何事情,谩骂一切。(《父与子》)
  • 虚无主义艺术:随着虚无主义被人们接受,开始出现一批虚无主义艺术作品
  • 瑞典剧作家斯特林堡,通过描写一群没有名字人的痛苦,来解释人类普遍的空虚。
  • DH劳伦斯则把人类全体比做索德姆之果,一种外表美丽但摘下来马上变成烟灰的果子。
  • 易卜生作品的主人公发出如下感慨:“归回,我几乎相信我们全是鬼混。。。一写死亡的观念,虽然已经死亡,却仍然拽着我们怎么也甩不掉”(无法回避)

--------------------------

该笔记已整合入个人知识体系,详见 [虚无主义](http://wangc.site/cbrain/share?nodeid=b2d2d2672fa82092)


什么是虚无主义?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