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记:笔记本用SSD组RAID0,结果令人卵心

最近买了一台笔记本电脑,拆机一看,三个硬盘卡位,那就准备再上两条SSD组RAID0快速存储方案。想想两倍的读写速度加等同两倍的缓存,都觉得好激动啊。
启动盘有华硕的shadow drive,而且里面存储了重要工作文件。虽然重要工作文件有HDD在硬盘盒里备份,但是鉴于重装系统麻烦死了,启动盘就不要搞RAID0了,要不然要数据火葬场。
选择了Intel的660p,究其原因是,第一,笔记本官方配的系统盘就是Intel的660p512的,可以选择其它品牌,但是本着intel保五年,我又不想麻烦的心态,就还是再加两条;第二,便宜,两条新加的660p512价格仅有700元。
我也是边测试边记录这篇笔记,值不值有没有翻车我也是拭目以待。
下面是660p的相关参数,在公共网站上都找的到,水印就不去了:

下面是跑分,在公共网站上都找的到,水印就不去了:

关于大家关心的660p缓存大小问题,下面的表列举了在存储时的缓存大小,根据可用空间减少缓存会减小,在公共网站上都找的到:

网上批评660p和QLC的声音很多。但是低廉的售价,过得去的性能,五年保用,200TB每GB的写入寿命,非常适合我。偶尔大文件写入时的卡顿,对我来说是可以忍受的。因为如果要完全解决全盘写入掉速,价格基本得翻倍。那既然价格翻倍了,对我来说还不如买翻倍容量的。看到掉速很佛系,我就是传说中的·低端用户·吧。
拿到盘了,在组RAID0之前,测试了一下三块盘的基本参数。下面是测试时的存储状态:

可知SSD1存储是35-45%档,现有缓存55GB;SSD2存储是65-75%档,现有缓存13GB;SSD3是0-25%档,现有缓存是76GB。
测试之前,为了保证公平性,我用intel给的官方工具清除了一下缓存:

下面是测试数据:



可以看到,三块盘的得分分别是1741,1038和1770。这证实了一个观点,660p存满75%以后降速严重。但我这次翻车了么?感觉并没有。第二块盘的速度我可以接受,大家也可以做一个对比。能接受当然是在它的现在的售价前提下。
好,下一步是把现有文件拷贝到U盘准备对第二和第三个SSD做RAID0,第一个系统盘不动它。为此,我从家里不知名的抽屉里找到了一张大学时代购买的生产于2009年3月的笔记本机械硬盘,并插上了硬盘盒:

年代太久远了,不敢用,于是乎先检测一下SMART:

好像没什么问题,为了保险起见,还是扫描一下坏道吧:

不由得感慨,重要数据长期存储还得靠机械,SSD真没有机械那么可靠。况且SSD现在价格是越来越便宜,寿命和性能却在牙膏倒吸。现在的QLC被骂的,以前TLC被骂的,大家都是知道的。
好的,开始备份。拷贝全盘260G文件到这块HDD,用的USB3.0,最后有点降速,但是大概平均在50mb/s:


经过了漫长的等待,终于可以配置RAID0了,我打算用ROG自带的主板工具。
那么首先删除分区:

接下来记住硬盘的号,五年保用哟,从出厂算起哟,当然有发票从发票日期开始:



然后进入BIOS看看RAID设置:

看到此情此景我当场佛了,这多笋啊?明明你有三个卡位,也认了三个SSD,怎么组RAID就必须是第一和第二卡位呢?谁规定的?华硕你规定的么?你的台式机主板咋就没这规定呢?
回到开篇第一句话:“启动盘有华硕的shadow drive,而且里面存储了重要工作文件。虽然重要工作文件有HDD在硬盘盒里备份,但是鉴于重装系统麻烦死了,启动盘就不要搞RAID0了,要不然要数据火葬场。” 我哪里来的胆子把系统盘做RAID0?
现在好了,RAID0做不了,我特么也买了两张512的660p。如果早知道做不了RAID0,买一张1T的不就得了么?留一个位置它不好么?大缓存它不香么?这两张512的660p刚买的,看在便宜的份上,也不想要出售了,用用,以后买两个M2的盒子,装上当大号U盘吧。SSD得重买,1T QLC SSD也不贵了 700-1000的很划算了。到时候再说吧。
有考虑过搞个软件RAID0 但是局限性太大了。这两个分区要求高共享性,软件RAID不合适。并且软件RAID还会占用系统资源,真就大可不必了。
这次是真的失败了,结局令人卵心。
这也是我第一次在B站记录自己的瞎搞笔记,希望能有点意思。我是做工业软件的,平时不会剪视频,都是做笔记,把我的失败说出来让大家开心开心。以前在CSDN,账号暂时不露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