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机器人培训横沥机器人培训行走机器人右腿前后壳注塑模设计要点+3d图档
行走机器人右腿前后壳产品图见图1,产品最大外形尺寸为468.58 mm x116.13 mm x62.72 mm,塑件平均胶位厚度3.13mm,塑件材料为PC,缩水率为1.006,前后壳塑件质量分别为291.5 克256克。塑件技术要求为不得存在披峰、注塑不满、流纹、气孔、翘曲变形、银纹、冷料、喷射纹等各种缺陷。

图1 行走机器人右腿前后壳产品图
从图1可以看出,塑件造型为由不规则曲面组成的壳体。前后壳以周边的止口定位,用自攻螺钉固定。前后壳各有一处侧面通孔,需要设计动模滑块抽芯。由于塑件尺寸较长,前后壳均为不规则曲面,因此要求前后壳不得存在变形,结合处曲面吻合良好,间隙均匀。

模具设计型腔排位为1+1,针对需要组装在一起使用的前后壳,将其排在同一套模具里,由于具有相同的成型条件和缩水,容易控制其尺寸的一致性;另一方面,由于分型面为高低起伏的曲面,前后壳排在同一套模具里,需要注意动模和定模两穴的模仁需要分开设计和加工,设计浇注系统时,两块模仁在连接处尽可能将分型面做顺,使流道进胶位置平缓,熔融塑料容易填充。
由于塑件尺寸很大,模胚为大型直身非标模胚6580,浇口为潜伏式浇口,潜前模两点进胶。模具尺寸较大,因此,采用挤紧块压紧模仁的方式固定。塑件材料为PC,流动性差,给模具填充带来困难。分型面加工时,整体流出0.02余量,作为排气槽,有利于快速充填。
PC材料注塑大型塑件,由于塑料流程较长,多采用热流道成型,采用非热流道注塑时,模具往往需要加热,保持模具温度,避免热量散失。因此,在模具面板和底板分别设计了隔热板,避免模具热量传向注塑机。
两处侧向分型与抽芯机构,均由斜导柱驱动,斜向滑动。
塑件的顶出采用司筒顶出。

塑件的尺寸检测,在不同注塑厂,有不同的检测方式和标准,一般有外观检查,主要是检查注塑后外观的不良和成型缺陷等等,尺寸检查主要是检查其尺寸和几何公差,公差对于组装功能的影响,行走机器人右腿前后壳产品样板检查文件见图3所示。



图2 行走机器人右腿前后壳模具图




图3 行走机器人右腿前后壳尺寸检测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