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80P】这辆车(可绝对不)是坦克

@绝味王鸭脖 所谓Coelurus“大佬”,笑,不还是从战雷论坛上那些有真材实料的外国大佬的贴子里看的,当个翻译官,翻一半,留一半,不清不楚地专门制造误解来了。还是我来当一回良心解说给你这种半吊子文盲把这个完整捋一遍。
0、在没有稳定器、电子设备的年代,车长纯观察,炮手完全操控火炮,车长发现目标后用语言告诉炮手进行粗调,炮手自己视野里出现、确认目标后自己再细调(顶多接受车长的光学测距数据)。
1、稳定系统有两种思路。早期出现的是稳炮,观瞄镜随动炮。后来出现了稳镜,让炮随动镜的思路(指挥式)。再之后出现了两个都用陀螺仪来稳,但是实际上战场上最自由、主动观察、下决定的依然是车长,而炮手镜随动炮管是非常笨拙的。所以随着电子设备越来越自动化、智能化,炮手基本上是无所事事的状态,最主要的工作仅仅是在车长超越控制让炮管对准目标后,如果同时有多个目标或者其他任务需要车长分心观察,车长就先一步离开前一个目标看向新目标,炮手执行已有的这个攻击任务,或许包括一些小的自主权力,比如调整瞄准点是先打首下还是先打炮闩。
1.5、你的主要毛病就是,无脑质疑:凭什么这么重的一个炮不需要陀螺仪就能伺服于稳定的观瞄镜。这我怎么知道?我没有实际见闻,不清楚具体的机械、电子需求。但是很显然的是:观瞄镜的稳定装置可以感知到炮和镜的角度偏差,并计算出炮的转动装置所需要执行的力/力矩、时间等等参数,并让炮管始终和观瞄方向一致——所有这些步骤在最基础的原理上没有任何障碍,仅仅和一个具体年代里相关设备的具体强度、精度、可靠性有关。炮为什么非得要一个自己的陀螺仪呢?这无非就是使得,当车长没有让炮伺服于车长镜时,炮自己会在它当前的方向上稳定,可能这可以让炮手不那么晕车、更容易掌握空间感以更快执行瞄准任务(也许这一点确实是比较重要的);而如果没有,炮管就要固定角度来避免磕碰,对于车长来说效率其实或许区别不大,唯一需要考虑的就是炮管从固定角度到解锁自由转动是否耽误时间。而从已知的历史来看,炮随动镜晚出现,直到采用这个方式的火控系统彻底完善时,已经是90年代乃至这个世纪的事了,这和前面提到这个方式对设备的水平要求更高相符。
2、“镜稳”又是什么?这里可以望文生义,但是不要用你对“指挥式”稳定火控的固有误解为基础来望文生义。“镜稳”,其具体含义被很多该名词的使用者描述得很清楚了:按下射击键,不立即开火,待炮管晃动到和瞄准线重合时自动开火(可想而知,机械式、电子式都有可能实现这个功能,而精度同样取决于具体的设备水平)——这个含义和射击门/“重合线”是完全一致的。amx30b(2)和amx10rc(r)上的cotac就拥有该功能,而这一功能在现实中是短停快速射击的基础之一(其余包括车长镜结合先进设备的快速搜索、锁定、测定参数),虽然不能和稳定器赋予的低速越野移动中开火相提并论,但是对于要求更低的战斗(在殖民地镇压各种反抗)来说也很重要。在游戏中,当很多玩家要求给amx30添加“镜稳”时,他们也说得很清楚,他们就是要的该功能——这一功能虽然和稳定器有着质的优劣差别,但是相较于玩家眼-脑-手决定开火时机,依然是一种显著的优势。当然确实有把“镜稳”误解为真正的稳定器的人,但是这并不妨碍amx30直到b2在历史都有镜稳功能这一事实,且这个功能在很多更早的载具上也存在着,是否加入游戏、是只作为给amx30的补偿还是普遍性加入,都仅仅是一个游戏性的话题,而不是你为了展现自己的无知式优越感到处“科普”amx30没有“镜稳”(对词义的错误理解和使用)以及amx32/40无稳定器只有“镜稳”(对事实的错误理解和宣传)等“事实”的机会。
3、costac具体处于什么水平?costac,也就是amx32、40上的火控系统,处于这样的情况:采用指挥式(炮伺服于车长镜)火控,有一个稳定的车长镜,炮没有稳定装置,但是炮伺服于车长镜时可以提供在当时满足要求的越野开火命中能力。但同时,车长镜没有测距能力,车长超越控制开火时需要凭借经验抬炮管。因此如果需要精确地射击,还是需要停下来让炮手进行测量和瞄准射击。这个情况就像一个关键的化石一样填补“空白”(实际上你的无知之空白),使指挥式火控的进化历程变得易于理解。
4、Ogorkiewicz的原文说,“costac系统的方式(即不要炮稳定装置)提供了和那些有着炮稳定装置的系统(即豹2、xm1的火控系统)可以相提并论的精度”。当你信赖的翻译官告诉你:costac的精度和“第一代稳定火控”一样,你却不知道这“第一代稳定火控”指的是谁。
5、实际上依那几个图片中的资料,xm1的炮有没有稳定还明确,极有可能和costac才是一样的。我不喜欢这种“喊人”的方式,因为这不是以理服人,但是互联网上大多数时候有理却也很难服人,不知道美国的产品是不是更有一种权威性,比起科学式的道理,更容易让你承认、至少重新回到不置可否的求知状态。
6、这个问题推广一下,可以谈到飞机的静不稳定技术。过去的飞机是静稳定的,就好比炮被陀螺仪直接稳定。现在的战斗机是静不稳定的,需要传感器时刻测量飞行的物理状态,并计算得出如何控制翼面使飞行保持稳定,乃至于得到想要的曲线的、非匀速的飞行轨迹。“哇哦,这么小的电子设备是怎么让这么沉重的金属机体稳定的?这不可能吧”然而技术的进步确实让这变成了现实,而依靠观瞄镜来稳定一根炮又有什么?
7、资料没有给出costac的具体精度。可以作为参考的是:32千米每时越野的xm803横纵向额外偏差均低于0.05mil,速度达到40时,横向0.2,纵向0.4。上面已经说过,costac和同期xm1、豹2精度相当。amx32某一本宣传册的标题是:令人生畏的射击精度,册子中提到,移动射击1700m。作为参考,现代坦克的1000m静止射击精度,t72b3和t90a偏差在横纵0.3/0.4,豹2a4在0.3-0.4/0.15-0.2,豹2a5采用某些弹药在有限的测试中为0.22/0.14和0.2/0.03。在amx40所处的年代,对于本来的0.4左右的偏差要求而言,移动射击额外的0.05到0.1偏差使命中率大致为静止时的80%-90%,应该是可以接受的。
8、你听明白没有?这都不明白,自己去读论坛上外国人的幼教级别讲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