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档:《铃芽之旅》观后感
《铃芽之旅》
等了三年你让我看这个?
都不知道在讲什么?
莫名其妙的!
这是很多人看完《铃芽之旅》后的评价
然而真的是这样吗?
新海诚的三年之约真的只是敷衍了事吗?
带着这个疑问我进入了电影院。
先说结论:恋爱元素毁了这部动画!
女主的行动契机是什么?是因为男主的帅气?
是对于陌生事物的探索欲?是犯了错误的负罪犯?还是“初恋”这一懵懂的情感?
然而这一切都无法有力的成为她为了一个陌生男子豁出性命,离家出走的理由。
其实我们可以看出新海诚很想解释为什么女主要跟随男主踏上“旅途”
铃芽是一个从小乡村长大的孩子
因此“想去外面看看”的想法是从小就滋生的,而与男主的相遇成为了契机
处于叛逆阶段的铃芽带着看似“完美”的理由开始了她的旅途
在路上她遇到了很多善良的人,而在这些善良的人中不妨有同龄人,同龄人向她传达了“恋爱”这一她所不了解的知识,勾起了她对“恋爱”的向往,而即将满足她向往的人就在她的眼前,我们的男主。
但是,我说但是,这就是你为了一个仅仅认识了四天的男的而豁出性命的理由吗?
不论影片怎么铺垫补充,这种矛盾感是消去不掉的,从时间上就无法让人接受!
可能是由于前两部作品都是“恋爱”题材
导致很多人对新海诚的刻板印象都变成了
“奇幻”“恋爱”
而冲着这一标签去的人又怎么会少呢?
甚至连很多宣传话语都变成了“恋爱”
这就导致了什么呢?
导致了为了看“恋爱”的观众看不懂
为了看“内核”的观战看不爽
这种两边都顾缺两边都顾不好的操作
是很多人给予差评的理由
而“恋爱”元素所冲掉的是什么呢?
是其他原本可以做好的元素。
不管是铃芽和姨妈的感情线
还是男主和爷爷的故事线
明显的都被恋爱线所“占用”了
原本可以渲染好的场景也因为
情节太短而变成了诟病
不管是影片的主线还是其中一个个小细节
都暗示着这部动画的内核是什么
那就是缅怀“311日本大地震”
看完电影后我问同我一起来看的同学
“你看出这部电影在讲什么了吗”
“没看懂”
对
这种沉重却又充满意义的内核
却被“恋爱”这一标签给掩盖了
甚至如果你不事先了解一下你都不知道电影在讲什么
还是那句话
男女爱情毁了这部原本可能封神的动画!
这部动画的缺点很多但是同样优点也很多
这也是为什么我在发现以上等一系列槽点后依旧觉得他好看的原因!
首先是诚哥的分镜,这种“魔术”一般的分镜让我瞬间“沉浸”到了他的世界之中。
女主铃芽虽然在行动的契机上很奇怪
但是其鲜明的人物刻画让我深刻的记住了她。
在看到铃芽和她妈妈的过去时我承认我有点绷不住了
没错,这就是亲情
铃芽的身世也从头贯彻到了结尾,最后终于和小时候的自己和解,也侧面说明了能让自己成长的只有自己!
随后在一个个小细节上新海诚不断的震撼着我。
回到开头,新海诚真的是仅仅为了完成所谓的“三年之约”而敷衍了事吗?
错,大错特错!
新海诚这部作品不仅仅是做给观众看的
而是做给自己的
早在很久以前诚哥就一直有做一部“缅怀灾难”的动画了,而《铃芽之旅》将他的这一想法变成了现实。如果开始就带着这一契机去观影
我们不难发现铃芽一路上所碰到的善良的人们也成了促使她去“关门”的理由,毕竟人在无情的大自然面前是那么的弱小,而如果你有机会去拯救那些善良的人们,你又何尝不会动起来呢?
我个人认为如果你是带着看男女爱情而去看《铃芽之旅》的话,你不如花这钱去买俩煎饼果子,但是如果你一开始就带着“缅怀灾难”这一想法去看的话,这将是一种“享受”。
最后我不后悔看了这部即令我失望又让我惊叹的动画电影,对于三年后,对于新海诚我依旧保存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