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大汽车,会不会走上恒大冰泉的老路?
2013年,地产大亨恒大集团吹响了多元化发展的号角,多元化战略落下的第一颗棋子就是恒大冰泉。恒大冰泉高调入市,基本价格4元左右,比其他矿泉水贵出不少。市场是无情的,在赔了40亿之后,恒大终于醒悟,下调了价格。

恒大进军瓶装水市场时,喊出了三年做到300个“小目标”的口号,而彼时,国内高端瓶装水市场的规模也不过100亿,这意味着恒大要依靠一己之力将这个市场扩大三倍,这明显是不可能的。恒大已经栽过跟头,但教训似乎并没有吸取多少。
2018年6月,恒大入主由贾跃亭创办的FF,想要涉足新能源汽车产业。许老板倒是个讲诚信的人,前脚确定合作,后脚FF就收到了第一笔8亿美元的资金,但贾老板花钱如流水,8亿美元很快就败光了。然后贾老板要求恒大提前支付另外7亿美元,遭到拒绝后撕破脸皮,恒大的造车梦出师未捷便身先死。
许老板不仅讲信用,而且有恒心。在与FF闹掰之后,2019年6月,NEVS(国能电动汽车)正式成为了恒大的全资子公司,这意味着恒大距离造车梦更近了一步。NEVS的核心知识产权,基本上都来自萨博,技术都比较老。但NEVS同时具备燃油车和新能源车的生产资质,这恐怕才是恒大最看重的,想造车,得先有“准生证”。
恒大收购了NEVS,却没有急着造车,而是圈了一波地。《澎湃新闻》去年7月曾经发过一篇报道,称恒大从2019年4月起,借着NEVS的名义拿下了高达146万平方米的土地,其中还有不少住宅用地。恒大造车造了半天,还是离不开老本行,这也许是许老板的职业病吧。

许老板造车的核心思想总结起来就是五个字:“买、合、圈、大、好”。买很好理解,许老板一直不差钱,即便差钱,也会有源源不断的投资方。2019年开始,恒大陆续收购了上海卡耐新能源58.07%的股权和泰特机电70%的股权,前者供应电池,后者供应电机。这样恒大就拥有了电动汽车的两大核心部件,虽然都不是什么大供应商。
至于“合”,前文中的NEVS就是例子。而“圈”,按许老板的意思,就是“全明星阵容的造车朋友圈”,这有点类似于如今的抖音网红“串门”,互相在对方视频中出镜,一起提高粉丝基数。在通过不断的买买买与合合合之后,恒大造车看起来已经是箭在弦上的事情了。

虽然恒大花了钱买的不是最好的,但“又不是不能用”,这不,昨天网上就出现了恒大汽车的新车“恒驰1”的路跑视频。虽然这一段视频CG感很强,但谁也不敢说是假的。如果视频是真的,那只能说恒大的研发能力世界一流,刚收购一年多就能推出新车,研发速度不仅吊打传统车企,就连特斯拉也被吊起来爆锤。
从恒驰1的定位来看,3150mm的轴距已经达到了D级车的标准。作为一个新品牌,恒驰一上来就冲击高端,未免有些莽撞,这倒是和恒大冰泉当年的轨迹有些相似,恒大冰泉刚上市的时候也是冲击高端,结果失败了。国内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前景广阔,但这并不意味着恒大就能轻易分得一杯羹。看看之前倒下的众多造车新势力,恒大的胜算,究竟能比他们多几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