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得了抽动症怎么办?可以治好吗?
如今越来越多的儿童患上了抽动症,大多起病于学龄期,学龄前期也并不少见,低于5岁发病者可达40%。国外报道称,学龄儿童抽动障碍的患病率12%~16%。学龄儿童中曾有短暂性抽动障碍病史者占5%~24%,慢性运动或发声抽动障碍患病率1%~2%,面对抽动症的高发病率,家长要警惕,要做好预防。

日常生活:
日常生活要有规律性,如每天作息时间相对固定,避免患者过度疲劳、或兴奋激动等;饮食要营养高易于消化的食物,多吃清淡含维生素高的蔬菜和水果,不吃辛辣刺激性的食物,不暴饮暴食。

心理护理:
对患者要进行精神安慰与正面引导,建立良好护患关系,主动与其交谈,语言和谐,多用表扬和鼓励的语言。当患者发脾气的时候,不要激惹他,更不能训斥,要耐心的劝导,讲道理,以理服人。与学校的老师联系,让老师多给予正面的引导,目的是不要让同学和周围对人对患儿歧视,从而消除自卑心理,这样有利于缓解抽动症状。

居室环境:
患者的居室环境除了注意开窗通风、适宜湿度、温度外,还要减少噪音。过强的噪音会打乱人的大脑皮层兴奋与抑制的平衡,影响神经系统正常的生理功能,不利于健康。长期生活在这种环境里,会使人感到疲倦、情绪紧张、睡眠不好,严重的患者还会出现头晕、记忆力减退等。

饮食方面:
家长应保证孩子成长所需的蛋白质等营养物质补充及时,多食用鸡蛋牛奶等营养物质丰富食物,注意均衡饮食营养,增加新鲜蔬菜水果的供给,避免孩子出现挑食现象,也不可让孩子过多食用饮料、酸奶及膨化食品,以免病情加重。

抽动症病程越短,症状越轻,越容易治愈。疾病初期家长要关注到家庭因素,减轻孩子的心理压力,改变管教方式,让孩子的心情放松下来,同时采取正确的治疗措施,治疗越早效果越好。
如果患儿年龄大,病程长,症状重,就需要长时间的治疗与调理;而复杂性发作,若不及时治疗,症状逐渐加重,可能会造成终生、严重影响正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