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 昆虫进化
聊过了上面宏观的问题,我们要在聊一些具体的问题了,之前提到过末世开始之后为什么昆虫几乎消声灭迹了,那这是为什么呢?其实这是因为昆虫对于生化病毒的不适应照成的,那为什么生化病毒对于昆虫不适应呢?
第一点,整个昆虫的群体都基本上是小生物,而且相对的,他们是对于生化病毒来说是很好的感染体,毕竟虫子是最好的病毒传播体。
不过虽然是这样,但是对于生化病毒来说昆虫的传播能力并不是很重要的,毕竟作为全生物感染的病毒来说,并不缺昆虫一系列的感染源,生化病毒完全不依赖整个昆虫体系。
第二点,小型的生物对于生化病毒的不适应,首先是S病毒的适应性,整个昆虫确实是有胳膊有腿,有鼻子有眼,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不过这是对比于脊椎动物来说,作为无脊椎动物的昆虫,它的神经系统还是很脆弱的,毕竟就算是那鱼来说,还经常被人调侃是七秒钟的记忆,更何况是昆虫呢?
虽然对于生物来说,只要有神经系统就算是有智慧的生物,但是昆虫的神经系统还是太低级了,而已大多数的脑功能区域都是反射区,很少有自主思考的能力,对于S病毒来说,其实是倒是很好入侵。
但是想要改造成高级一些的神经系统还是需要很多的时间的,由于改造很困难,所以其实对于昆虫的转化过程还是很困难的,毕竟小型化的生物的生物基本上是最基础的低级生物,当然低级生物的生存能力还是比较高的,比如有句话说的好,百足之虫死而不僵。
不过这要看你遇到的是什么,W细菌,细胞终结者,被生物学家们称为最强大的分解者,因为W细菌的吞噬能力实在是太强了,你想想,W细菌可是连骨骼都可以轻松腐蚀的细菌,你说说有什么生物可以免疫他的腐蚀?
反正自然界没有在硫酸里面生存的生物,所以对于生物来说抵抗W细菌的唯一的办法,就是增大体和提高细胞适应性,不过很可惜的是昆虫这两点都不占优势。
首先第一点,昆虫的体积太小了,很容易就会被分解掉,毕竟如果按照W细菌的分裂速度了来说,很容易就可以填满整个的昆虫身体,所以腐蚀会很快的进行。
因为S病毒和W细菌的感染速度差,会照成W细菌分解了大部分的身体神经系统还没有搞定的情况,尤其是昆虫大部分的身体支撑结构是外骨骼,其次是大量的内脏组织,肌肉组织往往是很小的。
当然了,就想橡皮筋一样,同样材质的橡皮筋,越短小越不容易被拉断,所以昆虫只要拥有少部分的肌肉,就可以举起来超过他们身体几十倍的东西,也因为如此,所以小型化的昆虫只需要长出来外骨骼来保护脆弱的肌肉组织,就可以基本上维持生存。
也因此照成昆虫的肌肉组织和他们运动能力是不对等,所以按照W病毒的同化属性来说,除了肌肉组织,其他的东西都很容易被完全分解,因为昆虫的内脏基本上都是小型化的,因为组织链接紧密,所以很容易分解掉一些有意义的东西。
再加上生化病毒对于外骨骼的腐蚀,当S细胞复活了整个神经系统的时候,可能链接个个外骨骼的脆弱关节已经被W细菌消耗殆尽了,就算是脑袋没有马上掉下去,最终没有行动能力的虫子只能等死。
毕竟改造已经消耗完全身的大部分能量,基本上不可能很快的长出来相关的东西,再加上身体的稳定结构已经被破坏,昆虫改造完成基本上都是瘫到在某一处的状态,当飞虫不能飞了,爬虫不能爬了,只剩下一层吸光率极其低下的外骨骼包裹着他们,我真的很难想象昆虫可以挨过这场灾难。
由于昆虫本来是依靠对食物的高速免疫来进行的免疫细菌,所以他们可以很容易适应病毒,但是生化病毒根本就不按照套路出牌,昆虫的内部免疫能力确实是高,但是他们的免疫是不具有记忆性的,也就是生化病毒攻击昆虫,昆虫每一次都是相当于迎接新的病毒。
因为对于整个的昆虫大家庭来说,一定会有免疫能力弱的个体,所以生化病毒一定会入侵成功一个群体,然后当生化病毒拿到昆虫的基因样本以后,就昆虫这种有缺陷的免疫防御体系,整个群体都会被新产生的特异性生化病毒干掉。
因为昆虫并不能记忆病原体,不会差异识别病毒的他们很快就会被弱小的同伴害死,所以基本上昆虫的感染率是99%左右,也正因为如此末世初期昆虫几乎绝种,要不是昆虫的基数很大,就灭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