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
夏目漱石在《心》中提出过这样一个问题:是等待的人痛苦还是被等待的人更痛苦?
三岛由纪夫在《金阁寺》中以我想要毁灭金阁时的煎熬给出的回答是等待的人更痛苦的答案;而太宰治在《奔跑吧,梅勒斯》中以梅勒斯不顾千难万险赶向友人被国王监禁的宫殿的经历给出的是被等待的人更痛苦的回答。
其实,二者的痛苦并没有高下之分,因为等待者抑或是被等待者拥有着一个相同的特点——求而不得。这是痛苦的根源。思妇盼望着前线的征夫归来而不得;游子盼望母亲的一封家书而不得。等待这个锋利的词语从古至今撕破了多少人的心,同时也使游子思妇的情思通过诗词或者是独特的方式表达出来,这使得等待具有了一种美的质感。
等待者拥有的是毅力与信任,即使等待的人一直没有出现,即使内心的焦虑无处诉说,也会为了那个人一直翘首以盼,展现出一种抑郁的凄美。而被等待者拥有的是执着与诚信,即使因为种种原因不能按时赴约,即使不知道彼处的那个人是否会留在原地,他会矢志不渝的奔赴约定之地,被等待者展现出的是一种坚强的壮美。将这两种美联系起来的是两人的羁绊与思念。所以等待以一种美的姿态呈现在我们面前。
然而,正如《金阁寺》中象征美的金阁被烧毁的结局一样,美往往是不长久的,转瞬即逝。因为不管等待的时间多漫长,结局总是单调的——等待者等待到被等待者;等待者没有等到被等待者。这种不稳定的美在迎来结局的一刻支离破碎,它会化成团聚的欣喜抑或是遗憾的泪水。
等待的过程不尽相同,等待的结果却是如此相似,等待者与被等待者在这种状态下同样求而不得,会有痛苦也会有思念与羁绊,一种荒诞感油然而生。矛盾与对立,殊途与同归。《等待戈多》这样一本现代主义的杰作就这样问世了。等待的确是荒谬的,它是如此的单纯,不同于其他尘世复杂的事物,当我们身处其中时,即使知道结果也会义无反顾,它的美丽使人们前赴后继的跌入漩涡中无法自拔。事实上,我们被等待深深吸引着。
如果我们的生活能够像《边城》中翠翠等待傩送一样纯粹那该多好,在我们不管扮演等待者抑或是被等待者的角色时,以一颗童真的心去体会其中的酸甜苦辣,苦如清茶的等待也会在唇齿留香。
来场普通的等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