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贺文】大唐不夜城应援文.不夜城史诗

2020-07-23 23:51 作者:秦风-无衣_  | 我要投稿

宇宙中,有一颗蓝星,蓝星上有个古国,叫中国,中国有座古城,叫长安。长安有个“江”叫曲江。曲江有座塔,唤作大雁塔。雁塔之下有条街,叫做大唐不夜城。

华夏五千年历史,无人不知大唐之盛。当年的盛唐长安,可是一座国际化的大都市,大明宫,大雁塔,兴庆宫这样宏伟的建筑在苍穹之下熠熠生辉,胡旋舞,霓裳曲迸发出灿烂的文化,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世。那年的盛世,曾让多少华夏儿女心驰神往。

然则历史源远流长,在地球的历史之上,人类的历史不过弹指一挥间,作为皇家园林的曲江,亿万年来经历过多次变化。古生物在这里漫过步吧,古人类在这里舀过水吧,唐太宗也该在这里饮过马,赋过诗吧

无数的生灵来了又去了。终变成我们今日的模样。

来吧,让我们走进时空隧道,来看看曾经的不夜城吧

 


第1章 天外飞星

6500万年前 古秦岭下的平原

一条条溪流从南方的山脉激荡而出,在平原之上蜿蜒徘徊,形成一片丰美之地。这南方的山脉,便是古老的秦岭,这座分隔了华夏南北的龙脉,此刻已然形成了两亿多年。从高山流下的条条溪流孕育了美丽的风光,茂盛的丛林与灌木,星罗棋布的湖泊。俨然一幅万物生长的生机之景。

这里就是今天的大唐不夜城的所在地,可惜你在这里还看不到大雁塔,逛不了不夜城,因为此刻距离那高耸入云的雁塔立起还有6500万年,更别说那活力四射的不夜城步行街。此时的曲江依然是帝王的园林,只不过,那时的帝王,叫做恐龙。

在一丛茂密的灌木丛下,一只两米长,长着黄色羽毛的怪鸡伏在一窝蛋上,这是一只山阳龙它刚刚赶走了一个想偷蛋吃的小贼—一只老鼠大小的真兽,之后温柔的用嘴喙拨动腹下的蛋,好让它们受热均匀。眼下的雌性山阳龙能够感受到蛋中的孩子在轻轻蹭着蛋壳内壁,这表明,出壳的日子就要到了

地面突然震动起来,雌性山阳龙本能地感觉到危险,它赶忙缩起身体,用长满飞羽的前肢死死围住窝巢,和鸟类关系颇近的山阳龙是一个称职的母亲,每到繁殖期,便会小心搭建好窝巢,它们像母鸡一样孵蛋,而且拼死也要护住腹下的蛋宝宝。哪怕是遇到猛烈的沙暴,也不会退缩。但是它们护蛋的姿势,却被科学家们误解,使得这个本是好母亲的种族,莫名其妙地背上了窃蛋龙的恶名

远处的平原上腾起阵阵烟尘,不过并不是沙尘暴。而是一群逃难的傻大个——秦岭龙,这群20米长,15吨重的蜥脚类在同类中只能算是中小号,但是在山阳龙眼里却已经是庞然大物了。眼下它们正躲避着身后的瘟神,一头特暴龙,这种巨大的猛兽是霸王龙的亲戚,此刻它们如日中天的王朝统治着整个亚洲,那特暴龙大步冲向一只秦岭龙,张嘴啃向它长长的脖子,只听咔嚓一声,一切便结束了。

“吼~”特暴龙一脚踏在秦岭龙的尸体上仰天长啸,那年的曲江,他就是当之无愧的王者,在它脚下的灌丛里山阳龙的身子还在瑟瑟发抖。

然而,不久之后,不管是暴君还是好妈妈都被天空的异样吸引住了,它们绝佳的视力敏锐地察觉到,遥远的天空中,一颗闪亮的球体掠过天际,在那么一瞬间,剧烈的黄光出现在西方的地平线上,紧接着,便是震耳欲聋的爆炸声。

这天是白垩纪的最后一天,在距离曲江一万多公里的地方,一颗小行星撞上了地球,终结了强大的恐龙王朝

在那奇异天象出现的一刹那,那只偷蛋未遂正在吃昆虫的原始真兽被吓破了胆,慌忙钻进早已挖好的地洞里,这正是我们的祖先,这种老鼠般的小生命不会想到。这一刻,命运的齿轮已经开始转动。它们的后裔不必在恐龙的脚下匍匐,而是将拿到地球的统治权,并在这里,立起雁塔,建立起一个名叫长安的巨城。

或许,没有那颗陨石,我们将永远也看不到不夜城

山阳龙 在陕西发现的窃蛋龙类


秦岭龙 陕西发现的蜥脚类恐龙

 

特暴龙,白垩纪晚期广泛分布的大型暴龙科,它们从西伯利亚分布到广东省,所以我推测特暴龙也有可能来到过陕西
普尔加托里猴,晚白垩纪的真兽可能与之类似

第2章 先民的炊烟

7000年前 曲水纵横的湿地

时值早春。茫茫的雾霭中,渐渐显露出一群精壮的身影。这是一群人,大概有百十来号,有男有女,有老有少,它们穿着兽皮粗布制作的衣裳。带着一袋袋的粟米种子。牵着牲畜,丛远方缓缓走来。

没有生物知道他们是从哪里来的,可能是从西北面半坡村那里过来的,这支队伍的首领也不知道它们出来了多久,因为古人类还不会怎么计算时间。可能已经出来一个月了。

作为从老村落出来探索新环境的先头部队,这帮人的运气简直糟透了,路上猎物匮乏,往往是饥一顿饱一顿,更何况老虎,群狼这样的猛兽四处出没,不仅抢夺狩猎队辛苦捕获的猎物,更会袭击队伍的成员,让本就艰难的行进因为成员的意外死亡而雪上加霜。

眼下必须找一个地方安顿下来,不然整支队伍都会跟那些迁徙途中体力不支的羚羊和鹿一样曝尸荒野,成为秃鹫的美食。

突然首领眼前一亮,前面不远处飞来一群鸟,这传达了一个信息,这群鸟受到了惊动。欣喜若狂的众人爬上台地,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

面前是一片片曲水组成的庞大湿地,在曲水的两岸,是一片接一片的漫坡,在那曲水转弯的地方,一小群亚洲象在水边嬉戏。几条鼍龙(扬子鳄)趴在沙坡之上慵懒地晒着太阳。湿地之间更是繁茂的树丛和草场,在这里首领看到了几头野猪和鹿。

有野猪和鹿便证明有猎物,象与鼍龙更是不可多得的吉祥物,,曲水灌溉则证明这里土地肥沃,适宜耕种,再也没有比这更好的定居点了。这队人的远征终于有了回报。

……

几年后,在曲水之旁翠色的农田里,一丛丛的粟米长势良好。沉甸甸的穗子已经压完了粟米的枝干。在农田旁的村落里,半地穴式的房屋冒着缕缕炊烟。夕阳西下,二十人的狩猎队满载而归,背着,扛着,全村落的男女老少都喜气洋洋,母亲们和留在村落中的男人们一起来帮忙,他们用原始而不失精致的石刀和蚌刀将肉割成小块,剥下兽皮泡在曲水之中。眼看夜幕降临,母亲们生起火,将鱼纹彩陶罐架到火上,剥下的碎肉与清水在陶罐中翻涌,和那燃烧的篝火一点亮了夜空,驱散了寒冷和孤寂。

“奧~”已然头发花白的首领母亲用那原始的语言啸了几声,二十位猎人和身后的村民们整齐的排成几排。他们将猎物的头和几粒粟米放在白草编织的席上。一同吟唱那原始的颂辞,感谢先祖赠与他们食物。悠扬的歌声和飞舞的火星,点亮了那蛮荒时代的夜晚。被照的亮堂堂的村落,俨然是一幅不夜城的模样

这里,便是华夏文明扬帆远航的轴心时代,也许,我们的祖先碰巧遇到这曲水纵横的繁茂之所。便在此繁衍生息。因为这滋养万物的曲水,故而称此地为“曲江

当我们今日行走在繁华的步行街,可曾想过,先民的的第一缕炊烟,是否也曾在这里升起,那年的村落,便是他们的不夜城”

 

半坡人生活场景复原图


第3章 佛光普照

1367年前(公元658年) 大唐曲江大慈恩寺内

六千多年的时光,不长不短。但是足以让一方土地发生巨变

放眼望去,一座宏伟的巨城屹立在广袤的关中平原之上,城中坊市林立,屋舍俨然。风悠悠地吹着,酒肆门口的旗幡如蝶一般有节奏的飞舞着。雾雨轻轻地洒落,而街上来来往往的人们依旧嬉笑着,喧闹着。清晨的寒气挡不住人们火热的心情。东市西市之中,叫卖声彼此起伏。来自异国他乡的客人们欢聚于此,享受着盛世的欢歌。巷陌之间,披坚执锐的金吾卫鱼鳞般的甲片闪闪发亮,它们用手中的横刀,守护着一方土地的宁静。

这里是长安,当时蓝星之上最大最繁荣的城市,很难想象,在六千年前,这里还是原始人类瑟瑟发抖的小村。而在这座城市的东南角,风光秀丽的曲江池碧波荡漾。在池中,一艘艘的官船于此荡桨,船上管弦丝竹,轻歌曼舞,很明显,这是朝中大员甚至是君王出行的仪仗。不错,此刻的曲江,早已成为帝王将相的休憩之所。

然而与曲江池相望,一座孤塔巍然屹立。那座九层的砖塔,名唤雁塔。

“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雁塔下的慈恩寺内,一间屋中飘散着袅袅白烟,案几上摆着几炷燃着的香。蜡烛的火光照亮了幽暗的厅堂。烛光下,来自天竺的古朴经书捧在一双有许多龟裂的手上,低沉又有些沙哑的诵经声在幽暗的室中响起。

一位饱经沧桑的老僧,眼里含着和善,脸上早已布满岁月的刻痕,他穿着朴素的衣衫,看着面前的卷卷佛经,那是他的梦想与善心。

这位老僧,过去也曾追逐过梦想。过去的十七年,他孤身一人游历天竺,遍学了当时各种大小乘的学说,并记下了所经过一百一十个国家的见闻,山川,物产。终是有所成就,成了一代宗师。便返回至东土,受到先帝的称赞和嘉奖。并在他的手中,诞生了这座惊艳绝伦的雁塔。

老僧,名唤玄奘,当今日的我们站在大雁塔下,可曾想过,一千年前,那位并没有斗战胜佛和天蓬元帅相助的老僧,究竟是如何靠着一匹瘦马,一壶清水,一件袈裟,一柄禅杖跋山涉水,走向自己心中的梦。

玄奘译经垂千秋,慈恩古刹闻九州,雁塔巍然立大地,曲江坡头流饮酒。那年的不夜城,很静。


玄奘所营造的大雁塔,今日依然屹立不倒

 

大雁塔下的玄奘雕像


第4章 雁塔题名

1221年前(公元799年) 曲江 大雁塔下

“昂~”骏马的嘶鸣打破了长安的春色,来来往往的行人们纷纷避让。

一匹枣红色的骏马,昂首人立。马背上的那人险些从上面跌将下来。

那人面向年轻,约么二十七岁的样子,他带着读书人常有的黑色璞头,一袭白衣。脸上的喜气说明了他刚刚经历的一切。

就在刚刚结束的进士考试中,这个二十七岁的年轻人一举中第。在被戏称为“五十少进士”的进士科考试项目中。二十七岁就及进士第。自然按捺不住心里的喜悦了。

“走走走,去把咱的大名刻到塔上”年轻的进士策马扬鞭,猛然一抬头,原来已身在大雁塔的脚下了
塔身的砖上已经刻上了密密麻麻的名字,字体有飘逸的,板正的,龙飞凤舞的……果然是一群进士的墨宝,定身细视,其中倒是有一个名字,年代虽久远,但那墨字在一众提名中,显得耀眼万分。

书言“新科进士张莒”他是神龙年间的进士,曾记得,他在游慈恩寺之时,将自己的名字刻在了雁塔之上,也许他并没有想到,自己的一时兴起,竟然影响了几百代的士人。他们每当放榜之后,便要将自己的姓名题于雁塔之上。

这位年轻的进士自也不会例外,他顺手掏出自己的狼毫笔,腕力一运,笔墨飞扬,在提名阁下刷刷刷的写下

“慈恩塔下题名处,十七人中最少年

”白居易,字乐天”

 

千百年来,一代代的士子们策马扬鞭,充满自信地沿着那条道路走向雁塔,那年的雁塔,定然如同一位肃立的长者,看着那天界的文曲星向人家播撒智慧的种子。

 

电影《妖猫传》中的白居易形象,白居易27岁即中进士,后来写出了传世名作《长恨歌》和琵琶行


第5章 公知与沉沦

8年前(公元2012年)西安大雁塔南广场附近

一股股的热浪袭击着盛夏的城市,温度高得仿佛柏油马路都要融化了一般。道路的两旁,那些行道树似乎也抵不住骄阳似火,纷纷垂下头,卷起叶子。寥寥几只倦鸟趴在树枝的阴影里自顾自地打瞌睡。这些恐龙帝国的孑遗们早已经丧失了先祖的锐气。无力与骄阳争锋。

唯一打起精神的,便是马路中央的一尊尊雕像,正对着大雁塔,那些铜像或长须飘飘,或峨冠博带。定神细视。那些铜像,或为李白杜甫之流的文学泰斗,或是孙思邈陆羽之辈的科学巨匠。那栩栩如生的铜像瞪着苍凉的眼眸,傲视长空。

“呜呜呜”伴随着引擎的发动声,一辆白色的小轿车从雁塔南路缓缓驶来。

“要去看看大雁塔吗”驾驶座上的男人问了问副驾上的12岁少年

“不起咧,窝烂怂大雁塔有撒看滴”男孩自顾自地说了一句,毕竟现在的天气,跑到蒸笼里看拜谒了十几次的大雁塔,还不如待在车厢里吹着空调实在。

“这城市没希望了,驾驶座上的男人看着朝后飞去的雕像,自顾自地说了一句”

“这是为何”

“不仅仅是这座城市,就连这个国家的文化也没希望了”男人振振有词地说着“你看看现在哪个国家还躺在过去的盛世里睡大觉,依我看,咱们的文化,根本没有对世界进步做出什么贡献,你想想,还有几个人知道我们的民族服饰是什么,还有这个大雁塔,现在没有一个砖头是唐朝的,还有那诗仙李白,其实是西域的胡人,并不是汉人”

少年没有说话,自顾自地望向窗外

“你自己想想,现在你们都看着外国的电影,你身边的人看着日本的漫画,还有谁会看我们的戏曲?这个你别怪人家,是我们自己的文化不行了,举个例子,就比如你喜欢的恐龙吧,这种动物就是把古旧的结构塞进伟岸的身躯,自己看不到外界的变化,结果呢,它们在哪里,这就是咱们的文化,不过是仁义道德之下包裹的毒素罢了。而西方的东西则很真实,一就是一,二就是二,没必要遮遮掩掩……你就说这”

男人发表长篇大论的当口,少年都没有说话。他年轻的脑袋,陷入了深深的沉思。

“如果我们的文化真的有那么不堪,那为何我们的民族节日还要流传至今日,如果我们的国家真的垂垂老矣,为何还能成为如今的世界强国,如果我们国家真的只会躺在历史中睡大觉,那每年那么多的发明专利又从何而来,如果……”

 

公元907年,盛极一时的大唐帝国,终于因为安史之乱后的藩镇割据,轰然崩塌。长安也永远失去了作为帝都的荣耀。但是之后的几百年,曾经辉煌的中华,亦如长安一般,莫名其妙的衰落下去。近代百年竟然沦为被豺虎欺凌的羔羊。虽然有无数仁人志士前赴后继,终于再度闯出一片天。但是华夏民族失去的,却不仅仅是那曾经的辉煌盛世

未来,在哪里,那年的雁塔看着这消逝的文化,一定如同一位有苦难言的冤臣一般,欲哭无泪。

 

八十年代拍摄的大雁塔,曾记得,华夏民族自信低迷,那年的雁塔,一定很孤独


第6章 复兴

今天 西安曲江大雁塔 大唐不夜城

“您好,这边走”

“嗯,谢谢”

一名青年听从了保安人员的指示,走上前去,排进了长长的队伍。

青年身着青蓝色圆领缺胯袍,头戴玄色的璞头,倘若不是脚下的那双运动鞋,那真是活脱脱从大唐穿越而来的古人。

“早就听说大唐不夜城那个叫皮卡晨的不倒翁小姐姐特别火,今天我也穿上我的汉服,来会一会她。”青年自顾自地说着。一步步跟随队伍向前挪动,一回头,只见后面的队伍都排成长龙了。

“梦中人,熟悉的面孔,你是我守候的温柔~~”伴随着悠扬《美丽的神话》乐章,青年发现自己已经走到了队伍的前头。

是她,真的是她,那个一人带火一座城的不倒翁小姐姐皮卡晨,此刻的她头梳精致堕马髻,如同大唐仕女一般,巧笑倩兮,美目盼兮,一袭红色襦裙,一把金纱香扇,簇拥在人群当中,笑面如花的她身体时而前倾,时而后仰,满眼深情望着聚来的游客。

青年吃惊地张大嘴,眼前的一切已让他惊呆了。竟然忘了掏出手机拍照,甚至忘了脚下的步伐。

“嘘~快点走,那不然后面人就看不到了!‘’保安人员凄厉的口哨和呵斥声将青年拉回现实,回过神的青年不好意思的看看身后的游客,又有些不舍的看了看卖力表演的不倒翁,尬笑三声。一步三回头地走出了五陵佳氲。

“好想每天都看上一百遍啊”青年意犹未尽地说了声。不过既然已经出来了,那就看看更多的风景吧

入夜后的大唐不夜城,俨然是另一幅模样。随着日落的消散,点点灯光亮起,五颜六色的光柱扫向那仿唐式的碧瓦飞甍,将那古色古香的楼阁罩上了一层神秘的气息,走在街头,竟不知今夕是何年。因为青年看了看身边的人山人海,竟有不少和他一样,穿着汉服,或三五成群,有说有笑。或踽踽独行,疾步向前。

“来嘞来嘞,烤面筋,香香辣辣的烤面筋”

“新鲜椰汁,清凉爽口,可以来尝尝哦”

“穿唐服,品唐食,杏酪酥,贵妃稠酒。来唐食坊看看”街边的小贩身着大唐衣冠,止不住的叫卖着,在他们身边,架着三脚架的宣传人员更是忙坏了。他们站在镜头前侃侃而谈。讲述着不夜城的一幕幕。走在这里,恍惚间来到了西市,来自不同地域的美食,又一次跨越了时空,于此重逢

主干道上,在那丛丛人海之间,石像武士死死握住手中的锤头,目光坚毅而严肃,仿佛一位大唐的锐士,要将自己从一枚顽石雕刻成披坚执锐的将士。在他的身边,诗仙李白在氤氲的雾气中,饮酒赋诗,诉说着那个时代的辉煌,画中的美人与敦煌的飞天勾唇浅笑,将一个跨越时空的图景定格在一瞬间,雄浑的鼓点响起,五方的雄狮发出激烈的战吼,护佑着四方太平,而那眼花缭乱的街舞歌唱,则展现着现代文明的潇洒与沸腾……

在眼花缭乱的光影里,在古朴而不失灵动的乐声中,身着汉服的青年迈开大步行走在人群之中,走过白居易雁塔题名的驰道,走过玄奘藏经走过的小路,走过半坡人迁徙的原野,走过恐龙搏杀的战场,走过无数生灵,无数英魂踏过的古城之路。在他的头顶,在那被光柱映红的夜空中,一只归巢的雀鹰展开双翅,向远方飞去。

不错,那曾经纵横天下的恐龙没有消失,鸟类就是它们的后裔。一如古老而强大的恐龙,古老的华夏文化,曾经盛极一时的大唐帝国,曾经繁华万千的长安城,亦不会消亡,因为,它们永远活在我们心中。谁说古老的华夏只会吃历史的老本。若古典与现在相遇,依旧会擦出闪亮的火花,这不就是我们华夏民族伟大复兴所需要的吗

去年,便已知西安年最中国的名声,近日又闻大唐不夜城被评为全国示范步行街。但是,我们不能放弃,因为传统文化的复兴任重而道远。还有很长的一段路等着我们去探索,发现。

兄弟们,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

 

穿着汉服的青年 你们觉得是谁呢?


大唐不夜城的不倒翁小姐姐皮卡晨,是不夜城的头牌


大唐不夜城的诗仙李白


大唐不夜城的石像武士



夜晚的大唐不夜城,一派繁华之景

谨以此文 献给

带给我快乐和宝藏的大唐不夜城

生我养我的大长安

曾经开创盛世,为我们带来灿烂文化的大唐帝国

定居于此披荆斩棘的原始祖先们

曾经制霸地球,所向披靡,并不古旧的恐龙王朝!

 


【贺文】大唐不夜城应援文.不夜城史诗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