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高三,你的同班同学你知道他们都在做什么吗?
上高三了,大家会发现总有一些同学神神秘秘地消失不见了,而且还不是短暂地消失,你都不知道那一次竟然是你和某位同学的“最后一次见面”,这是为什么呢?
其实不用太好奇,更不用太焦虑。以大仙儿老师多年的教学经验来看,这是非常正常的现象!

第一、成绩很好的孩子已经在忙别的了。
如果是因为成绩很好的话,大概率是会提前参加很多特别的招生计划,比如保送、强基计划、综合评价录取等等。
这类学生不仅仅是赢在了高三,而是在初中就展现了非人的才华,尤其是在数理化方面很有天赋。这样的学生在高中的时候一般都会参加一些国家级的竞赛,然后经过学校推荐或者自荐的方式获得高校的相关优惠政策。虽然说的是优惠政策,但是大多数普通学生是拿不到的,这是一个高门槛的优惠政策。
这类情况的部分学生是不需要参加高考的,所以平时可能会见不到他们,说不一定你还在苦逼地做数学题的时候,他们已经在做别的更难的项目了……
第二、需要参加艺术考试或者单招的学生。
这类学生需要参加单独的艺术培训,我记得我高三的时候,在艺术生专业考试前,他们会集中培训两三个月,这些时间他们基本上都不在学校里。

当然,高三后期他们也可能不在学校,这是因为他们前期在参加专业考试培训的时候完全没有精力去管文化课。即使他们在培训机构也有兼顾到文化课,但是效果可想而知,因此,文化课本就不是非常拔尖的艺术生更需要在高三后期冲刺文化课了。
花了大把大把的钱,有老师针对性地给他们进行培训。所以这类同学你也是看不见的。
第三、文化课不好的学生们。
文化课成绩不好,而且也不是艺术生。这种情况下的学生都在干嘛呢?
一般都是在学校课堂上疯狂摸鱼了。
这类学生老师也不会很待见,因为他们不仅自己不爱学习,甚至呆在那里还会影响别的学生。所以干脆就直接呆在家里,等待着高考最后的“审判”。
当然,我觉得这类学生是极少数,因为学校老师还是希望每一位同学都能够认真谨慎地对待高考,而且大多数学生也没有这么放肆的,除非家长和学生都已经不抱希望了,自然学生对自己未来的发展也就没有什么动力了。
按理来说,如果一个班级的总体水平处于中等水平的话,班级里有几名同学不在班级学习确实是很正常的事情。

尤其是到了高三后期,如果仅仅是班上的差生走了还好一点,如果班上的学霸主心骨没坐在那里了,可能大家的学习氛围就被抽去了一大半。但是,家长和孩子也不用太在意别的同学都是什么情况,只要尽力做好自己能做的事情就好,其余的就交给时间和汗水来定夺最后的成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