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论野狐禅】第七期 瑞恰兹和艾略特 新批评的英国起源时期 另附利维斯和燕卜荪(

瑞恰兹和艾略特
新批评的英国起源时期

新批评起源于英国而兴起于美国。
心理的,美学的,语言的,
顺便文学的瑞恰兹:

剑桥大学伦理学 → 心理学 → 美学论述 → 语义学(语言的审美功能)→ 文学批评

- 《意义的意义》:科学 - 真陈述 vs 情感 - 伪陈述;诗歌重新组织我们心灵
- 语言是文明的第一工具
- 冲动i平衡论(具有某种心理主义倾向)
- 艺术的真实:内在的合理性和统一性;新修辞学要注重客观性
进而,它提出语义和语境理论:

思想/语言符号/事物 → 复义性,需要通过语境(一连串同时复现的事件)来理解,而这系列事件中某个语词承担了语境内其他角色的功能,称为节略。因此在这个基础上,他提出了细读法(作为一种文本分析的实践路径)
语境概念是模糊的,批评需要考虑到心理语境和社会文化语境,其对复义性的推崇和客观性的追求也似乎有矛盾。
图示总结:

无个性理论和“诗”
艾略特

从作者中心论走向了作品中心论,反对了“浪漫派”,认为诗歌不是情感的宣泄而是情感的逃避,用可观对应物来把个人情感表现为普遍的艺术情感(文学史上的相对位置)。
图示总结:

先驱和后继者
利维斯和燕卜荪

核心概念和观点:

下期预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