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分
秋分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六个节气,在每年公历九月二十二日至九月二十四日之间,南方气候由这一节气起,才开始入秋,此时太阳黄经到达一百八十度,斗指已。
秋分中的“分”意为这一天白昼黑夜的时间平分,各为十二个小时。秋分代表了平分秋季。与春分一样,春分、秋分作为中点,在春季,秋季这三个月中平分了各自所在的季节。
我国古籍《春秋繁露·阴阳出入上下篇》中记载:秋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秋分这一天同春分一样,阳光几乎直射赤道,昼夜几乎相等。秋分着象征季节的变化,阳光直射位置继续由赤道向南半球推移,北半球开始昼短夜长。秋分这一天,南北两极的太阳一整天都在地平线上,而秋分过后,北极开始了长达六个月的极夜,南极则开始了长达六个月的极昼。
秋分曾是传统的“祭月节”,中秋节由秋分祭月演变而来。2018年6月21日,国务院关于同意设立“中国农民丰收节”的批复发布,同意自2018年起,将每年秋分设立为“中国农民丰收节”,节日活动主要有文艺汇演与农事竞赛。

秋分三候
秋分,八月中。解见春分。秋分在尧典上称为“宵中”,与春分的“日中”一样日夜等长,从这一天起日间缩短,夜间增长,天气也渐渐冷起来。二期水稻已达齐穗期,早熟稻进入成熟期。
一候,雷始收声。
鲍氏曰:雷,二月阳中发声,八月阴中收声,入地则万物随入也。古人认为雷是因为阳气盛而发声,秋分以后阴气逐渐旺盛,所以不再打雷了。
二候,蛰虫坯户。
淘瓦之泥曰坏,细泥也。按《礼记》注曰坏益其蛰穴之户,使通明处稍小,至寒甚乃墐塞之也。坯是指细土,众多小虫都已经穴藏起来了,还用细土封实孔洞以避免寒气侵入。
三候,水始涸。
《礼记》注曰:水本气之所为,春夏气至故长,秋冬气返故涸也。《国语》曰:辰角见而雨毕,天根见而水涸,雨毕而除道,水涸而成梁。辰角者,角宿也。天根者,氐房之间也。见者,旦见于东方也。辰角见九月本,天根见九月末,本末相去二十一余。
在华北地区春夏季降雨较丰沛,而到了秋天水气开始干涸,夜间无云,河川流量也开始变小。在中秋即有赏月、祭月的习俗。
民俗活动
观南极星
秋分之日候南极,《史记・天官》中记载:“南极老人,治安,常以秋分时,候之于南郊。”我国在北半球,因而南极星(也称南极仙翁或老人星)一年内只有在秋分之后才能见,且一闪而逝,极难见到,春分过后更是完全看不到。所以古时把南极星的出现看成是吉祥的象征,历代皇帝会在秋分这日,率领文武百官到城外南郊迎南极星。
说秋
在过去,由于生产力落后低下,耕牛不仅是主要的生产工具,也是丰收的保证。秋分日民间家家户户送秋牛图就是为了表达对耕牛的爱惜和崇拜。其图是把二开红纸或黄纸印上全年农历节气,还要印上农夫耕田图,名“秋牛图”,送图者都是些民间善言唱者,主要说些秋耕和吉祥不违时的话,每到一家更是即景生情,见啥说啥,说得主人乐而给钱为止。言词虽随口而出,却句句有韵动听,俗称“说秋”,说秋人便叫“秋官”。
秋分养生
秋分过后,养生保健特别要注意防止寒凉之气伤身,及时添衣保暖,特别是注意胃部的保暖,夜晚睡觉盖好被子。饮食养生宜多吃“辛酸”果蔬。秋分的燥不同于白露的“燥”。秋分的燥是凉燥,而白露的燥是温燥,因此,在饮食方面还要注意多吃一些清润、温润为主的食物,比如芝麻、核桃、糯米等。
秋分养生虽然以多吃“辛酸”果蔬为主,但也不可吃得太饱太多,以免造成肠胃积滞。需要注意的是,秋分后寒凉气候日渐浓,如果本身脾胃不好,经常腹泻的人,多吃水果反而容易诱发或加重疾病。
另外,秋分时节,气温逐日下降,昼夜温差幅度高于10℃以上,逐渐步入深秋季节。北方由于降温比较早,可偶见霜降。俗话说,“白露秋分夜,一夜冷一夜”。一转眼,寒意已将夏日的酷热驱散,秋天已在不知不觉中来到了。
降水次数增加,这时,中国大部分地区已经进入凉爽的秋季,南下的冷空气与逐渐衰减的暖湿空气相遇,产生一次次的降水,气温也一次次下降。正如人们常说的那样,“一场秋雨一场寒”,但秋分之后的日降水量不会很大。

秋分佳作欣赏
秋分八月中
〔唐〕元稹
琴弹南吕调,风色已高清。
云散飘飖影,雷收振怒声。
乾坤能静肃,寒暑喜均平。
忽见新来雁,人心敢不惊?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宋〕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中秋
〔现代〕 沐萤
年复又中秋,月复圆白妆。
遥问故人情,愿暖不觉寒。
原创短篇
仍怜故乡水 万里送行舟
但我还是怜爱着故乡的滔滔江水,怀着深情厚意奔流不息,陪伴着我万里行舟。
——《渡荆门送别》
春风拂过的连绵群山,夏日映照的参天古树,秋雨洗涤的林间幽径,冬雪弹落的房檐地砖,是曾经养育着我的故乡。
徐晓林说:“故乡生长的不只绿叶红花,还深深根植着我念念不忘的初心。”
没有远走过,未曾尝过离别的滋味,可人间百味,不尝又恐枉来一遭。只可惜少年不识愁滋味,当初的年少轻狂最终都会化作这浓浓的乡愁。
一个人能够去的地方有很多,但是能够回的地方却很少。不管走得再远,心中总有牵挂,总有依恋,总有放不下,那个地方柔软到不敢轻易触碰,那里,是故乡。
故乡就在身后,静静等待着那些远归的游子,给游子们心灵的归属。这是唯一不需要努力就能收获到的感动。
成长是别离,经不住似水流年,岁月变迁。我亦是行人,走过繁华世间,步履匆匆,不住回望,只希望再抬头,看见的是故乡。
写在最后:稍微走远一点点就会想家,这是第二个没有能回家的中秋节,想爸爸妈妈哥哥,想吃小龙虾……
以上内容参考书籍
《图解二十四节气知识》
《中国人的二十四节气》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
《黄帝内经二十四节气养生》
《唐诗》
《宋词》
原创图 : 安以默
题字 : 曲径通幽
原创短篇 : 赑屃
(文章内容由赑屃自网络或书籍收集、整合,原创短篇文章的前两段为摘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