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浅谈铁拳7的微观与宏观

2020-01-30 16:24 作者:二指导玩游戏  | 我要投稿

在文章伊始做个小宣传,欢迎所有铁匠(没错,真的是欢迎所有)加入日日精进铁拳群,群号667490097。


 《铁拳7》这款游戏的系统我深入研究了几个月。在研究过程中一方面比对了拳皇的格斗机制,另一方面,也得益于一些高手的点拨。最近上了神段,心情比较好,也来谈一谈自己的心得,这一篇文章的话,我想可以命名为“《铁拳7》的微观与宏观。”

先从微观说起

微观这个东西,最浅显的方式可以理解为细节。

细节这里面的学问是非常大的,它涵盖了这款游戏的一切基础与技术。或者不如说,《铁拳7》的每一场、每一局乃至每一秒的对战,都由以一个又一个无数的细节所构成。

帧数是细节。挡住了对方的招,你加3帧,那么如何利用这3帧来进行压制;

确反是细节。对方哪招有确、哪招是陷阱;哪招是小确,哪招是大确;

步伐是细节。面对什么样的角色、什么样的习惯,来往哪一个方向横移、以及什么时候横移;后撤步怎么样去运用,在什么时机运用;

进攻是细节。了解自己角色各个招式的性能,有避下段的、有避上段的,有发生慢但是回报高的,有发生快但是破绽大的,有的不是主力技,却能在特殊情况下发挥出奇制胜的作用。

连段是细节。怎么打伤害最大,对方浮空了,如何连段能够确保把对方运上墙;

压制是细节。比如压起身,什么样的起身可以压,什么样的可以横移躲掉,以及什么样的可以打断。对方倒地后的各种起身攻击方式分别是多少帧,要如何进行对策;

防守是细节。对面角色的主力技以及其他固有技要尽可能地掌握,拆投要练习,对面进攻的习惯,要大概地做到底数清、情况明;

……

……

所以其实从游戏开始,高手的对局其实是在进行一个细节的较量。每一个出招、每一次移动都有它的目的与考量,要始终如一地去思考每一个细节,这样才会取得明显的进步。好,那么怎么做到细节处理,又涉及到对双方角色的理解,对对手习惯的解读,以及铁拳的基本功。

下面我把我自己的每日训练方式,跟大家分享一下。

一、自知之明:


这个自知之明的思路,其实就是要尽可能地了解自己的角色。因为铁拳7里的每一个人物,都有少则七八十、多则一二百的招式,主力技虽然不多,但其他性能不是那么太好的招式,也需要牢牢记在心里。因为如果你只使用那些性能好的主力技,就非常容易被高手抓住习惯,而前面已经提到过,有些招在特定情况下,是能够出奇制胜的。

下面这一小段仅仅是我根据马杜克这个角色而举的例子,不感兴趣的可以不看:例如,马杜克的u/f3+4,这一招的发生帧高达31F,可以说是相当的慢,虽然躲避下段,但是远远没有u/f3来得实用;然而,在被对面贴身压制的情况下,这招同样可以躲掉中段,且被防后只减少3F;再往细了说,如果对面被打倒后,使用起身3,u/f3如果用得早了,就会打不到对方,用得晚了,反而会被对方打康,而u/f3+4则相对安全得多,不论对方使用起身3,还是不动躺尸,都可以打到。


1、招式练习(不限时)

练习内容:将“马杜克帧数”文档内所有招式过一遍,同时反复熟悉帧数(发生帧、被防帧、打中帧)

2、连招练习(10分钟)

练习内容:针对伤害连、运墙连、墙上连三种连招分别进行练习。

你确定你已经掌握自己角色的所有连招了吗?不好意思,有些东西,是B站视频里没有的。。。

3、地图(10分钟)

练习内容:选择一个地图,大致查看其范围,了解地貌特点。

这方面也较为重要。其实看一些顶级高手对局,比如KNEE,我们会发现,他们把对面浮空后,似乎总是能恰到好处地将对方运到墙上,这个背后也是付出了相当的努力,那就是了解地图。

幸运的是,有墙的地图,它是有一些地貌特征的,比如一些花纹、线条等,要时刻清楚自己所在的位置,才能在浮空后,准确地使用相应的连招,短了不行,运不到墙,远了更不行,甚至可以多出一招露出破绽,反而被对方打康。

4、步伐练习(60分钟)

练习内容:对后撤步、横移、横移后撤步、横移前进等步伐分别进行练习。

二、敌情研判:

知彼篇敌对人物优先级:黑问、洛、克劳迪奥、凌晓雨、拉斯、诺夫、布莱恩、风间仁、保罗、乔西、沙欣、尼根、冯威、一美、卡特、莉莉、飞鸟、阿丽莎

1、拆投练习(30分钟)

练习内容:每天固定一个人物,对单手投、双手投与指令投分别进行拆投练习。

2、敌情练习(40分钟)

练习内容:每天固定一个人物,通过观看视频、使用操作等方式了解其大致套路和主要招式帧数。

3、确反练习(40分钟)

练习内容:每天固定一个人物,对确反进行练习。这个如果想求快,可以只练最大确反,其他的防住后定义为小确,也是一个不错的方式。不过我基本上都是全练,顺便一提,新出的确反模式没有太大的卵用。

三、意识进阶:

1、观看比赛视频(30分钟)

练习内容:观看马杜克(在这里大家可以替换为自己的主力)比赛视频,仔细研究其他角色使用老马的步伐与套路。

2、实战练习(不限时)

练习内容:必须进行总结,通过房间、段位战等方式进行实战练习,并将心得记录在“实战心得”文档中。

要注意实战是特别重要的,段位战也很重要。自然,段位不能说明太多,但段位战,仍然是相对来说最为激烈、紧张的对局。是保持状态、开发招式的最好途径。除此之外,这方面应该没有什么值得过多阐述的,就是要善于总结,赢是赢在什么地方,输是输在什么地方,对方哪些招本来可以应该有更好的对策,比如有的招虽然强力,但是你可以蹲;有些套路看似深奥,实际上有规律可循……


最后在这个细节篇,我谈谈为什么要制订一个每日训练计划,因为这样可以让自己的成长变得固化,不知道这样解释得够不够清楚。铁拳这个游戏想要成长得快一些,就需要养成一个所谓“日日精进”的习惯,有些东西,每天都练、反复的练,这样才不至于丢了西瓜捡芝麻;在温故的同时知新,才能不断提升自己的视野。

  宏观篇的状态与意识

  宏观是什么?简单地说是意识,是心态,也是状态。节奏根据场上局势而略有不同,意识却随着双方博弈而瞬息万变。至于状态,这个概念往往为很多铁匠不重视,却又在潜移默化中影响我们的一切发挥。

  相信很多铁友,都经历乐乐这样的情况:开了铁拳7,想闲情逸致的消磨茶余饭后,遇到一个段位比自己低的对手。一开局,对手像打了鸡血般毫不留情追风赶月的对手,最后被乱拳狼狈打死。之后马上急了,立刻抛弃了风花雪月,提起了全部的状态最后还是打不过。

    这是为什么?是因为乐乐没有看清楚铁拳7,或者没有懂格斗游戏的本质。想要风花雪月,自有《奇迹暖暖》供君选择。但格斗游戏就是一场战争,不是你死就是我亡,不是你倒下就是我站着,是没有什么温暖与闲情可言的。那么说到这里,再回到我上面所讲的乐乐的例子,可能有人问:乐乐输了以后,不是已经提起全部状态了吗?为什么还是打不过比自己段位低的人?那是因为,乐乐的状态是一种被动的状态,是被人强加的。你被别人硬拽着去战场和自己昂首挺胸的去,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

  故而,每一场对战,别管是排位还是打电脑,别管是路人还是打亲爹,我都要求大家进入一个最好的状态,有相对安静的环境,绝对专注、绝对求胜、以及有条不紊。

  意识,这个东西也要往深入了看。它是一个宏观而复杂的东西。曲高则和寡,啥东西一旦深入了,也就是有很多人理解不到了。麻烦的是,它没有办法简短地阐述,只能详尽展开。

  反观国内铁匠,大多数玩家对意识的理解,就是抓习惯。国内格斗圈子又实在太小,你可以很轻松的约到形形色色的玩家。比如跟李四的茱莉亚打了,打不过,明天又约他,后天还约,把李四的茱莉亚的习惯摸清楚了,知道他出一个ff1之后必接一个4,那么之后打,看到李四出ff1,马上就蹲,躲掉接下来的4之后立即确反……然后,你觉得自己进步了。

  我想问的是,你这样打,真的是进步了吗?我觉得没有,你只是打李四的茱莉亚进步了。你说没关系,我明天还可以约甲三,后天可以约丁五……但是我想问,真正的赛场上,你有机会提前一年去约每一个参赛选手吗?说白了,你只不过就是会打某个人的某个角色,仅此而已,这跟英雄联盟简单人机中完成了超神没有本质上的区别。

  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从来没有刻意地去抓过某个人的习惯,尽管这很简单,但是毫无意义,你的目的是为了真正的进步,是打所有人都进步,而不是只打张三李四的某一个角色进步。因此要增强的是基本功和意识。

  任何格斗游戏,两名顶尖高手的对战基本都是意识的比拼。因为双方所用角色的一招一式都了然于胸,对方角色所能用出的一切套路也都了如指掌,不再有任何秘密。这个时候拼的就是意识了,用一句话来说就是:在最稳妥的情况下料敌制胜。请注意这个“料”字,你看到了再对策,那不叫料。你抓了习惯再去针对,也不叫料。

   料,是指预料到对方的攻击后提前进行预判,最直接的,是下裁或打康。稍微复杂点的叫后撤或者横移抓漏。铁拳7有个非常错误的用语就是捡漏,因为很多情况,这个“漏”不是人家捡到的,而是人家利用后撤也好、下蹲也好、横移也好,抓到的漏子,那么这种情况,正确的叫法应该是抓漏才对。

   回到原题,最简单的意识,下裁或打康。稍微复杂点的叫后撤、后撤抓漏。但这些都只是意识的凤毛麟角,只是我为了便于理解而举的例子。况且,料敌制胜的前提是在哪里?请注意我前面的话:在最稳妥的情况下料敌制胜。你出12就盲目横移,盼望对面出招,即使成功了,那也不叫料敌制胜,那叫赌博,你赌赢了靠得是运气,对方完全可以一个勾手送你上天,紧接着一套。料敌制胜是在完全没有破绽的情况下的,有人说,铁拳这个游戏,是一个靠择来取胜的游戏,那就是还没有理解到位。如果按照这位仁兄的理论,恐怕你跟KNEE去对打也是55开了?那么KNEE碾压你,靠的是什么?是意识。

   所以我们打铁拳这个游戏,每一次抢十、抢十的每一场、每一场的每一个小灯,每一个小灯的每一秒,都要做到八个字:“宏观在宇、微观在握。” 这样就离高手不远了。



浅谈铁拳7的微观与宏观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