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验感性论复习笔记1
配合anki使用,重复理解记忆
如何理解先验感性论里的感性?
感性,首先是在先验的意义上,康德在感性的东西中发现先验的东西,这里的感性找不到感情,找不到情绪,找不到美,是在认识论上从成为科学意义上来讲的。区别与唯理论和经验论的争论即感性这种后天的,是否需要先天知识的支撑才能成为真正的知识。更不是鲍姆加通探讨鉴赏力,心理学意义上的美学。感性是被动的,感受性的,接受性的,被给予一个对象的,是通过被对象所刺激的方式来获得表象的接受能力,但胡塞尔批评其包含了主动性,人不是石头。我们所接受的东西,不仅取决于对象给我们的刺激,同时取决于我们接受刺激时的方式,既是接受性,又是接受能力。所以感性不仅包含了五官的感觉,包含了一切感觉所产生的表象,还包含了接受表象的那些先天接受能力。感性有两种层次,经验性的层次:感觉,先天的层次:感性直观形式
讲解以下概念:直观,表象,感觉,经验性的直观,现象及其质料形式?
直观:任何一种知识要和对象发生直接的关系,不管中间有任何环节,最后还是要达到直接和对象相关;要与对象相关就必须通过直观。这里的直观,区别与直觉那种内心自发的主动性,包含了被动性,直接的旁观,主动是知性的事,感性直观就只能是被动接受。只是在对象被给予我们的时候才发生。感性直观不是上帝的知性直观即拥有主动性创造性。感性和直观外延相同,但有点不同:只有感性给我们提供出一种直观,只有这种接受性,才给我们提供出这种直观。
表象:一切在内心出现的都叫做表象,包括感觉,知觉,印象,概念,范畴等
感觉:在接受对象刺激,在表象能力上所产生的结果就是感觉,表象能力即形成一个表象的能力和将内心的东西摆在面前分析思考能力,表象都是由表象能力产生的。
经验性的直观:经过感觉与对象的相关的直观叫做经验性的直观,感觉是五花八门,一团浆糊,经验性的直观也一样。
现象:在经验性的直观中,有一个对象,但对象未被规定,这样呈现出来的对象叫做现象。但有时康德把规定的对象也叫现象。要把握的一点是,最初显现出来的东西才叫现象 。
现象的质料就是与感觉相对应的东西,一般讲感觉就是指现象的质料,或知识的质料。对直观来说,整个直观都是人的质料,但在直观内,真正的质料就是感觉。
质料和形式相对,相对于高级形式,低级的形式又是质料。现象的形式是使得杂多的感觉在某种关系中得到整理,规定的东西。
纯粹的,一般感性直观的纯粹形式该如何解读?
纯粹的:在先验的理解中,排除了感觉东西的那些表象,这样的表象可以称之为纯粹的。讲纯粹的就是讲非感官的
一般感觉直观,排除了感觉的东西的形式,这个纯粹形式使现象的杂多或感性的杂多能够得到直观
纯粹直观形式&纯粹直观&纯直观,即直观里面的一个形式,意思是一般直观里纯粹部分,纯粹层面,那个形式的成分。这些都是相对于经验性直观而言,广延和形状就是先天的纯粹直观
区别下经验性和经验?
经验性的东西包含经验的东西,外延更广,是完全后天的。经验性的东西上升到经验的东西,就需要先天的东西。经验是由经验性的东西和先天的东西两种成分构成。
经验的与先验的对立,经验性的与先天的对立
区别下先天和先验?
先验的东西,必定是先天的东西。可以看形而上的阐明和先验的阐明的区别,辅助理解
在对空间的阐明中,先天意味着必然的
为什么纯粹理性批判要谈感性,在感性中如何发现出纯直观?
(纯粹理性批判的通用二分结构:主体论,从主体结构引申出来的一套方法论),现在就在讨论主体部分即先验要素论,这个主体又包含主体和方法即先验感性论和先验逻辑(可以理解为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ps.推论借用过沃尔夫的逻辑体系。
时间,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