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合集8.21已更新93话】Blender 2.9-3.4黑铁骑士Ⅱ系统零基础入

2023-05-04 17:18 作者:步知处  | 我要投稿

知识

关于软件

开源免费 免费 免费哦 功能丰富

用户庞大 资源多~


渲染三要素

模型 光照 相机


法向着色


安装

官网 https://www.blender.org/ 

LTS 长期支持版本 blender会一直修复的版本 修行中的强烈推荐这个版本

新版的虽然好 但是插件版本未必跟得上~

Stable 稳定版本

Alpha 测试尝鲜版本 感觉没必要~

Candidate 候选 最终版本之前的 没必要~

推荐下载ZIP方式 解压到英文路径


Steam 默认安装最新稳定版 自动更新

手动切换指定版本


用Steam的直接打开好像不能多开

Blender是支持打开多个项目互相复制的

(感觉对我其实没啥用Qrz)

记得在Steam\steamapps\common\Blender路径里

把blender-launcher.exe弄出来快捷方式哦

blender.exe开启似乎会有一个强制的黑窗口(新版好像已经优化了)

我不是很喜欢 这个东西明明可以按需打开


首次打开弹出窗口记得设置简体中文哦

或许可以让空格键动作变成工具 好处多多

目前没发现坏处~ 

然后Shift + 空格 成了播放~




汉化


BLT汉化 https://blt.qa.pjcgart.com/questions/108

这里使用了插件版本

感觉插件比程序的方便 顶部工作区标题也汉化了

还能一键切换中英文 

插件是ZIP压缩包

编辑 - 偏好设置 - 插件 - 安装 - 指定ZIP路径


把M3插件也安装了吧 功能增强类 超级好用~

https://www.blendermagic.cn/#/article/5311ab7b-481b-11eb-95ed-0242ac110004


辣椒酱大大的分支快捷键很完美了

PgUp和PgDn或许可以改下 我全改成鼠标侧键=-=了

工作区饼菜单 指定好快捷键 我是用了Ctrl + Q

名字对应上了就能触发了


如果你也有一颗追求快捷键的心 那就来吧=。=

不过可能在一个工作区通过切换不同的窗口更不错~





配置


偏好设置里修改的应该是用户配置

默认是自动保存的 

但是每次修改后还是建议手动保存下

我好像碰到多次改完插件配置 没能自动保存上的情况~


分辨率缩放影响UI字号等

线宽影响模型的点线尺寸

启动画面 省了那么一点~

取消新建数据

勾选上新建的模型有中文名字 导入到别的软件可能报错?

场景信息统计

也可以开启这里的~

这行如果显示不全的情况下 鼠标悬浮在行内

鼠标滚轮可以横向滚动显示别的选项

叠加层这里的东西只在软件里显示 最后渲染出图的时候不显示

很多东西 比如面朝向也点上 很有用的

然后主体 - 3D视图 - 面朝向前 - 透明度弄成0

这样正面的颜色不显示 背面的颜色会一直显示红色

以后有树什么的不规则模型背面太多红一片可以去手动关闭面朝向






拾色器

拾色器这个看你的习惯 圆的还是方的


视角操作


开启自带插件

导入导出类和新增网格曲线类按需吧 可以都试试


Node Wrangler 智能节点 材质课上有大用


Loop更好的桥接循环边工具?


Copy Attributes复制属性


Bool快速布尔工具

Modifier  修改器工具 Ctrl + A 修改器菜单多了应用全部修改器

修改器栏多了个全部应用

Edit Mesh Tools 增强编辑

Pie饼菜单 这个增强了很多原有功能

但是很多都和M3重复了 

不过也有更好的 比如X删除菜单

在插件设置里比较下酌情关掉


下面这几个都好常用吧

三点打光

旋转摄像机

相机控制器

材质工具


系统设置

显卡那里从左到右选到最后还亮着的= =。。

还可以同时勾上CPU和GPU

我反正不懂~

撤销次数可以大一些


自动运行Python~ 感觉好遥远QUQ

压缩文件是什么教程里提到了来着~ 


这里的临时文件我放在好删除的地方了

那些缓存 自动保存的文件啥的 

也不知道默认是不是在C盘里 会不会自动删除

资产库我放在百度云盘云同步里了 换了电脑也引用

图像编辑器可以指定PS SAI什么的exe~

看 自定义后自动保存的文件就在这里了

不怕崩溃了 方便管理 删除


win系统输入法切换问题~

Ctrl + 空格 改成自己喜欢的

弄了吧 挺折磨人的~


初始设置

很多设置 比如偏好之外的设置修改后 如果觉得方便 可以保存一下启动文件

实质是在C盘的Blender文件夹里创建了一个模板项目用于每次打开

喜欢的布局可以这样存

很多通用重复的操作可以这样存 比如渲染器 输出等属性~


鼠标移动到窗口的边缘处

在鼠标变成了 <一> 右键 可以切分 合并窗口 注意谁合并了谁~


在窗口的角落 鼠标变成准星 按住拖动也可以拖出合并新窗口

窗口的左上角改变窗口为其他功能 

男人记住这三个就足以生存下去=。=



大纲视图注意这玩意

然后大纲视图模型后面就有对应的图标来控制模型的显示和隐藏

模型多的时候 3D视窗选中模型

在大纲视图右键 视图 - 显示活动项 快速定位

大纲视图里C是快速创建集合

选中物体M添加到(新)集合

选中哪个集合 创建或引入的模型就会默认添加到哪个集合



这个动作可以增加工作区

工作区里布局和插件什么的都可以用自己的预设 互不影响

右键可以删除 双击可以改名~



将项目用到的图片等文件都复制包含在了Blender里

泰裤辣 妈妈再也不担心我的贴图丢失了~

坏处嘛 文件会变大 有所谓么0。0




C盘搬家 配置共享 沿用

%USERPROFILE%\AppData\Roaming\Blender Foundation\blender


这个路径应该会指向C盘的Blender配置文件 包括用户设置和初始文件设置

版本号作为文件夹名称区分的

将当前用的版本号文件夹备份到别的地方一份

复制到想要保存的地方一份 

我这里还是复制到了百度云同步上

U盘 其他云盘都行

删除C盘下的版本号文件夹

运行CMD黑窗口

复制下面的命令


mklink /J "%USERPROFILE%\AppData\Roaming\Blender Foundation\blender\3.6" "E:\BaiduSyncdisk\00 Assets\Blender\配置\3.6"


注意这里画横线的地方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替换

回车执行 成功后C盘会有一个链接指向选定的位置

以后安装插件 改变配置都会保存到选定的位置

加入U盘 云储存也方便多个电脑共用

而且 比如版本升级了后 可以修改命令3.6为3.7 可一定根据自己的来呀


mklink /J "%USERPROFILE%\AppData\Roaming\Blender Foundation\blender\3.7" "E:\BaiduSyncdisk\00 Assets\Blender\配置\3.6"


这样 你打开3.7版本 用的还是E盘的3.6的配置 弄一份全面强大的终极配置

用指定的文件夹生成一个新版本的配置 但是沿用之前的配置

以百度网盘云同步为例子 有时候保存的文件过大 同步慢  

旧的没同步成功 连续保存会报错 等一下同步完成就好了

其他没发现什么别的问题

文件冲突会生成带有冲突名字的文件 在同步空间里搜索冲突删除就好

不能自动同步的云盘记得每次离开前手动同步就好


很多插件会指定一些东西 比如材质插件大多有材质库

一些插件还有需要的exe等执行文件 我都放在百度云同步里了

如果插件里不能指定路径的 那需要在插件的文件里自己改下啦

从此我不管换多少台电脑 在哪个电脑上按装了插件 都会同步共享到别的电脑上


视角操作

观察这玩意 这玩意也能拖动和点击实现视角的切换 


Blender Z轴向上 -Y向前


移动 Shift + 鼠标左键

旋转 鼠标中键

步进缩放 鼠标滚轮

平滑缩放 Ctrl + 鼠标左键 或许应该习惯这个

有时候模型太近了滚一下进去了~

视图切换菜单 ~ 

男人记住这个就足够了=L= 

视图切换 Alt + 按着鼠标中键 + 向上下左右拖动 

帅气的方式=L= 


下述说的都是小键盘哦

前视图 1 

右视图 3 

顶视图 7 

先按住Ctrl得到相反视图

翻转当前视图 9  

非正视图也适用


透视正交切换 5 

聚焦到场景 Home  

显示全部模型

聚焦到选中物体 .

聚焦到选中物体 F 仅物体模式下

独显选中物体 / 

其他物体隐藏 

键盘上的两个/都有效哦

摄像机视图 0 

相机对齐屏幕 Ctrl + Alt + 0 


M3工具有智能相机视图(创建相机并对齐当前屏幕)

和锁定相机(默认在N菜单里)的快捷菜单 建议多多尝试


视图旋转 8246 

上下所有旋转15° 注意按和Ctrl或则Shitf组合使用有不同效果


四视图 Ctrl + Alt + Q  

多视图聚焦所选 Ctrl + . 


漫游模式 Shift + ~

WASD QE

滚轮调整速度

准许对准模型 空格 定位过去




物体操作

默认就是物体模式 对模型整体的操作

Blender 快捷键操作过程中有下方二级操作指令的提示

大多指令都是通用的 好记的 你被强化了 你可以的

操作确定(左键点击)后左下角有参数栏进行更精确的调整

输入数值的时候可以用运算(+-*/)

变换属性也可以在N面板和属性里修改


窗口右侧面板 N

这里有一些属性 一些插件安装后也会出现页签

物体的变换也可以在这里通过数值修改

Blender 鼠标右键划过多个输入框 可以同时编辑

Ctrl + 滚轮可以快速切换下拉选项

选中多个物体输入框里输入完数字按Alt 再回车Ent可以同时修改

那种折叠的面板 鼠标左键点击展开/折叠

按住不放往别的选项上划 传递展开/折叠状态


新建 Shift + A

插件里按需开启额外的新增项目

集合实例 这个玩意妙啊 新建的集合实例自己旋转

原集合还能保留一个正面的状态 操作正面原集合的 实例也发生变换

那些需要旋转的模型不好弄试用下


复制 Ctrl + C/V(/或) 老朋友

不过这个我觉得在多开下互相复制比较好

Shift + D 这个事主要使用的复制

还可以配合鼠标和鼠标中键快速摆放

Alt + D 关联复制 模型共用数据

编辑了一个就编辑了所有 很适合柱子什么的

这个数字就是一共有3个模型共用这数据

点击一下 可以独立出来 并不影响其他



删除 X(还记得Pie插件么 强烈推荐开启这个插件的X)

Del


移动 G

X(Y,Z) 锁定一个轴向 在按一次切换坐标系世界/自身

Shift + X(Y,Z) 排除一个轴向 锁定一个平面上

输入数值 在相应轴向完成移动


或者移动鼠标

Shift 高精度移动 

Ctrl 临时开启吸附 


还可以按住鼠标中键锁定一个轴向移动

Shift 高精度移动 

Ctrl 临时开启吸附 


旋转 缩放大多同理类似


旋转 R

再按一次R变成另一种旋转方式了 可以试试


缩放 S


归零 Alt + G(R,S)


工具的方式 

左侧工具栏 T

显示隐藏Gizmo Ctrl + ~  

就是工具的操作柄什么的

不过还是用快捷键把 习惯了就好了

对了切换工具的时候注意这里 功能增强


缩放 S


物体的菜单 右键里包含了很多常用的功能

平直着色 默认的 支棱起来的感觉

平滑着色 看起来很平滑 ~ 模型面数并没有增加

自动平滑着色 平滑着色 参数栏里可以勾选

物体属性菜单也可以找到 限定了平滑的角度

如果平滑着色发黑 那就尝试自动平滑着色

还是不行就调整角度试试吧




注意不同的模式下这个菜单都是相应的


隐藏 H

取消隐藏 Alt + H

说到隐藏啊 就注意下Blender里视图窗口(就是我们建模时看到的)

和渲染出来的成品状态时分开的

注意是在什么状态下隐藏


以后也会遇到很多参数也是分别在两种状态中分别设置的


绑定父子级 Ctrl + P

清除父子级 Alt + P

也可以在大纲视图里按住Shift去土拖拽形形成层级

父级的变换行为影响子级 子级的变换行为只影响自己


大纲视图上的Shift也可以通过父级影响子级

比如显示(小眼睛)

按住Shift点击小眼睛会连子级一起影响

集合 M

Shift + M

M3工具有打组的功能 可以了解下


合并 Ctrl + J 注意所有模型会使用高亮模型的修改器什么的

分离 编辑模式下的事~


镜像 Ctrl + M

X/Y/Z 基于物体原点和轴向移动物体到他的镜像位置

配合复制使用

传递 Ctrl + L 所有选中的物体获得选中高亮物体的相关属性!!!

批量复制修改器 材质什么哒!!!


选择工具

Blender 选中的元素会高亮 加选最后选择的东西会高亮中带一丝高贵~

也被称为末选 很多操作都需要明确末选对象

先选一个物体 A全选 先选的物体也是高亮的


注意这里的菜单 物体模式和编辑模式是不同的

一些要注意的选择功能

随机

间隔

相连平展面

内外侧

轮廓选面

面选轮廓

按特征选择 非流形 内侧面什么的 检测修复模型

选择锐边 别再一条条加选边了




点选 鼠标左键


切换工具 W

框选 默认的

刷选 按住鼠标左键滚动滚轮能调整刷子尺寸

套索

调整工具 选择与移动的结合~

Shift 加选

Ctrl 减选



临时框选    B

临时刷选 C Shift减选 鼠标滚轮调整笔刷大小 右键退出

临时套索 Ctrl+鼠标右键 

Ctrl + Shift减选


全选 A 再按一次取消全选

反选 Ctrl + I


按组选择 物体模式 Shift + G

选择相连 Shift + L


选择相似 编辑模式 Shift + G

多用用你聪明的小脑袋


在选择上右键 添加到快捷收藏夹 吧

这样按Q就能快速使用了

不同的工作区下 快捷收藏夹独立的哦

大多数好用的功能都没有快捷键 比如按类型选择 相机 灯光什么的


透选模式 Alt + Z

线框模式 Shift + Z

着色菜单 Z (自带插件Pie里有增强的Z)



坐标系

物体变换(移动 旋转 缩放)的方向

可以自己新增方向

菜单 <

M3的菜单更方便强大 需要自己改一个习惯的快捷键

那些常用的工具M3基本都有快捷菜单 以后就不再赘述


全局 世界 自己东西南北上下 永远不会发生改变

模型和世界中心的位置关系影响其再其他软件中的位置

局部 本地 模型有自己的前后左右顶底 你自身的前不一定是世界的前0 0

默认这俩是一致的 模型发生旋转后 就要考虑用谁的坐标系更方便了


法向 模型的面都有自己的朝向 这个东西挺坚贞的 不特别修改都是垂直于面的


万向 轮椅的轱辘 自己体会~

或许也不用怎么体会 反正选项也不多 真男人挨个试又能怎么样 =L=


游标 临时的标记 中介坐标系 注意这玩意有的旋转信息哟


Shift + 鼠标右键 改变游标位置

Shift + S 游标原点操作菜单 游标到原点归位 或者吸附到模型 安装M3会加强

选中项到游标 所有物体都移动过来 原点都重叠到游标

选中项到游标偏移 所有物体都移动过来 保持了他们相对的位置

Shift + C 游标重置 装了M3后变成集合菜单 应使用Shift + S 游标到世界原点


Shift + S超级重要 多用用


轴心点

模型变换的参考

缩放很能体现这个感觉 物体根据这个小点有种在推拉的感觉~

原点默认是模型的质心(边界框中心,大概可能差不多)

物体模式下 变换模型 原点跟着移动 物体在世界中的变换信息发生改变

编辑模式 变换模型 原点不跟着移动 物体在世界中的位置不发生改变


菜单 >

仅影响原点 Ctrl + >

Shift + S 游标原点操作菜单 原点到几何中心 或者到游标 安装M3的会加强


游标是一个临时的标记 平时老老实实的呆在世界中心

新建物体在游标位置生成

记得移动游标指引新建物体哦 别总新建再移动了

需要他的时候他会作为最强的中介 紧紧维系了原点和物体的关系


TAB编辑模式选中物体的底面 Shift + S原点到所选

这样物体模式缩放物体就从地面上缩放 方便观察对齐高度


各自的原点比较常用 分头心动=L=


吸附

如果开启 变换模型的时候会收到这些选项的影响

开启 Shift + Tab

不过一般是在变换操作中按Ctrl临时开启吸附

默认是增量 注意屏幕上的栅格

一个小格子是1米(缩放视角会改变但是都是规整的)

整米的模型用这个基本上都能很好完成一些对齐堆放的操作

那些大小不规矩的试试开启绝对栅格对齐~


R旋转的时候 Ctrl临时开启吸附可以很容易控制旋转 默认5°的步进


选中一个点(不局限于点) G 移动

然后Ctrl临时开启吸附移动顶点与别的点靠近重合 完成重合

选中一个点(不局限于点) G 移动 X/Y/Z锁定一个轴向

然后Ctrl临时开启吸附移动顶点与别的点靠近 完成对齐


体积 把大象装进冰箱里~


很多很多的选项 操作不合心意 多尝试吧

背面剔除 忽略模型背面部分的捕捉

投影至自身 自己的的点吸附自己的点(不局限于点)


M3对齐 Alt + A 注意屏幕视角



衰减

所选元素变换影响周边 移动一个点鼓起一个包~

开启 O

菜单 Shift + O

M3~

注意上面的提示条和屏幕里的圈 要是看不见圈可能是太大了

鼠标滚轮调教大小 上滚小 下滚大


仅相连项 比较常用


从视角投影 配合正交视图 圆包变拱桥


其他操作

开启 Shift + R 重复上一步操作 类似新建并移动这样的算一步


编辑模式

还是快捷键并不全面 多注意这个菜单的老生常谈


编辑模式Shift + A添加仍是一个模型的 属于添加一个构件


能操作的选项变多了耶 喜欢按F聚焦到模型的行不通了Orz

F被组织委任去踩缝纫机了


开启 TAB

Ctrl + TAB

点模式 编辑模式 1

点菜单 Ctrl + V

勾挂 Ctrl + H 添加勾挂修改器

勾挂物体绑定到所选元素上 勾挂移动物体带动模型形变

顶点组 Ctrl + G 当前选中点到新顶点组

顶点组方便切换重要的选择 也能用来作为修改器的参数

可以有很多个 和权重是好基友 权重就是不同行为里的影响力大小

形态键 顶点数不变的情况下 这玩意记录了模型形变的各个阶段

并且能自动得到两个阶段之前的各个过渡(估算时刻)

好像多用于动画 表情什么的

顶点数量相同的模型可以传递这玩意 这玩意还能混合什么的~

也是门大学问 需要的时候找个详解看看


边模式 编辑模式 2

边菜单 Ctrl + E

标记锐边 抑制平滑着色的效果

物体模式 右键 平滑着色(自动平滑着色) 还记得吗0.0

边线折痕 Shift + E 抑制表面细分修改器圆滑收缩的效果

倒角边权重 倒角修改器中一个可用的限定方式

标记缝合边 UV展开的依据

UV就是图片贴在模型上的位置限定

图片的哪个区域贴在模型的哪个面上

标记Freestyle边 你有Freestyle么O-O

这个好像会用在卡通渲染的描边效果


偏移边 开启自带修改器 Edit Mesh Tools



桥接循环边 两(多)个(边数尽量尽量相同)的不相连部分的对接

还可以用来贯通打孔

螺旋 螺丝 注意视角 游标 轴向

需要保证有一个非闭合的结构

旋转边 快速改变循环边传递方向

面模式 编辑模式 3

面菜单 Ctrl + F

尖分面 N边面(大于四条边)的快速布线

填充 F 线填充成面

栅格填充 相比F 会更顾及周围的布线结构

投影切割 物体模式下选择要切割的物体 切换编辑模式 大纲视图里选择切刀物体 调整好视角

切刀物体需要是一个有明确边界轮廓的平面 也只切割出轮廓边

这里被切割物体时编辑模式 当作切刀的圆面是选中模式

从屏幕视角方向在平面上切出了圆面的轮廓边




凸壳 生成一层包裹 薄膜~ 可以配合网格形变修改器使用

清理 快速处理模型的一些问题 但是不太精致~

删除松散元素

有限融并 快速减面

平整表面

填充洞面

......

Shift+1/2/3 可以复选点线面模式



选择循环 Alt +鼠标左键 注意鼠标悬浮位置线的方向

一条边排除它的两条临边之后 只有一条对边

边和对边的连线能明确循环传递方向

因此三角面和N边面没有四边面吃香

选择并排 Ctrl + Alt + 鼠标左键

选择路径 选择开始位置 Ctrl + 鼠标左键 结束位置

选择相连 L 鼠标指针位置的全部相连部分

选择全部相连 Ctrl + L 鼠标分别选中不同部分的一个元素

扩展选区 Ctrl + + (小键盘)

缩小选区 Crrl + - (小键盘)


选择相似 编辑模式 Shift + G

多用用你聪明的小脑袋


合并 M

删除 X (强烈推荐开启自带插件Pie里的X增强)

融并 Ctrl + X 不破坏结构的删除

分离菜单 Alt + M

连接点成线 J

连接线成面 F

俩点可不兴用这玩意连接啊

那线是叠在模型之上的 像桥~(流形?)

拆分 Y 还是一个模型

分离 P 变成另一个模型

断离 V

断离并填充 Alt + V


编辑模式工具

使用工具前你的物体模式下的缩放应用了咩0.0

工具栏 T

空格(还记得么0 0 )~


按钮右下角的小三角说明这个工具是一个世家子弟

鼠标左键长按就会出现他的宗族族谱



挤出工具

挤出 E (注意参数 均等偏移 很多操作都有这个选项)

还记得那些X/Y/Z Ctrl什么的快捷键组合么

菜单 Alt + E

法向 沿法向整体行动~

各面 沿法向分头行动~

挤出流形 解决模型向下挤出有多余边界的问题

但是容易出问题被M3的按压吊打

重复挤出

旋绕 适合花瓶那种 注意轴向和原点 视角

T工具栏的旋绕工具会有更好的控制柄 操作更直观

这玩意绕着蓝色的Z轴旋转一圈你能想象么0.0 是杯具


参数 使用副本 就是旋转复制 想要花瓶还是关上吧

90°的直角转弯

游标到面 旋绕90° 移动



挤出到光标 选中一个元素 Ctrl + 鼠标右键 正交视图下表现不凡a


如果你后悔了 按ESC会取消挤的操作 但是他其实还是出了~新的元素

养成ESC后撤销的习惯

也可以在工具的参数面板 融并正交边

不过也没什么 按1顶点模式A全选M按距离合并(参数0.001)

熟练熟练吧 这个将会是传统艺能


内插工具

内插 I

Ctrl此时不是临时吸附了 是控制内插面的高度

再按一次I 切换到各个面各自内插的效果

O 外插

B 边界范围 没连着面的边就是边界



倒角工具

Ctrl + A 应用缩放了么0 0

大多数情况

1. 直接得到一个好看不锐利生硬的的边缘 倒角 轮廓

2. 间接得到一个好看不锐利生硬的的边缘

限制表面细分修改器在某个转折处的收缩(快速卡线)

3. 顶点倒角到均匀的圆弧结构


边线倒角 Ctrl + B

V切换点/线模式也很方便

滚轮滚动倒角段数

A鼠标拖动此时控制倒角宽度(默认)

P鼠标拖动此时控制倒角轮廓

S鼠标拖动此时控制倒角段数

M切换倒角宽度类型 多试试

I内斜接类型

O外斜接类型


顶点倒角 Ctrl + Shift +B

挖洞三连~

Ctrl + Shift +B顶点倒角 Shift + Alt + S球形化 E挤出

在小小的Blender里挖呀挖呀挖~

参数中注意

硬化法向 这玩意可以用极低的倒角段数得到一个漂亮的边缘

需要配合自动平滑着色使用

轮廓类型 自定义 这个可以得到非常多的造型效果

快速代替大量的挤出缩放挤出流程



环切和偏移边工具

快速加线

环切工具 Ctrl + R

鼠标滚轮段数

鼠标滑移位置

C 延申

注意参数里的均匀和翻转

翻转就是新的线段更趋向于哪一侧的结构

ESC取消会停在平均的位置

偏移工具 Ctrl + Shift + R

非常像倒角(参数 封盖端点)从一条边分离生成出多条边

以往在中线左右两边各环切一次

不如总体上偏移/倒角一次 还是均匀的 大概的感觉吧~



切割与切分工具

切割工具 K

A角度

C贯穿

Shift 边中点

S 尺规 S切换直尺和量角器模式

左键 确定一个切割点

左键双击 自动闭合切割点

Enter 完成一次切割


切分工具 T工具栏

空格~

把一个物体切穿 可以选择保留哪部分

也可以选择填充封闭切口

参数注意轴阈值


多边形建型工具

多边形建形 T工具栏

空格~

这玩意大都应用于拓扑工作流中 (面数高的模型进行减面)

注意鼠标靠近的元素变蓝高亮(预捕捉)

这是智能指定要操作的元素

Ctrl + 左键 从蓝色点处挤出点

A全选

F填充成面

预捕捉线拖动挤出面

预捕捉线Ctrl 加一个面 线变三角面 三角面变四边面

预捕捉点Ctrl 加一个面

Shift 删除

拖动的过程中 X/Y/Z锁定轴向 Ctrl临时吸附那些老朋友都在

吸附配合调整 自动合并 真的是快速建形



顶点光滑和随机工具

还是没有快捷键的T工具栏

多边形建形 T工具栏

顶点光滑 面之间的角度逐渐平均 法向趋于一致

一种锐利与圆弧的转换方式

顶点随机 噪起来~



顶点与边线滑移工具

滑移 选中元素G移动在G一下

C延申


顶点滑移 Shift + V

这个在多个点的操作上会比GG多一些滑移的方案



法向缩放与推拉工具

法向缩放 Alt + S 注意点线面模式

对称结构的均匀缩放 实体化修改器

模式 均等厚度 法向-高质量


类似Alt + E 沿法向挤出

相较于常规的S缩放 法向缩放不受所选元素轴心点的影响


推拉 等距缩放




切变与球形化工具

切变工具 相比弯曲更能保证横截面的比例 注意视角和轴向

快速直角转角


球形化 Alt + Shift + S

快速开洞



断离工具

有点像剪刀的感觉 注意和Y拆分的区别

断离 V

断离并填充 Alt + V

G 开启滑移

断离边线 Alt + D 挤出新的顶点 类似细分一条边产生新的顶点

这个我觉得叫扩展顶点更好理解些2333~


修改器

应用缩放了么

终于来了 非破坏性建模工具 过程参数化 不用常常保存副本 不用撤销多步回去修改重做

选中物体 属性面板里的小扳手 这就是一个模型它自己的所有修改器

大多数的直接工具操作都可以通过添加修改器的方式做到

注意修改器的发功顺序是列表内从上到下的 千万注意顺序啊

拖动这里可以修改顺序


注意哪个屏幕和相机的小图标 这是在视图里和渲染中生不生效的选项

另外但是在编辑模式下生效不生效和显不显示原本的样子轮廓

修改器只能在物体模式应用

修改器们不应用不会破坏模型数据 可以一直修改任何一个修改器里的参数

最终导出模型的时候是有应用修改器的选项的


顶点组是大多修改器指定局生效范围的手段


很多修改器都又标记缝合边锐边等等的选项

考虑下是否会让你的工作更方便


修改器自复制 鼠标悬停在目标修改器上 Shift +D

删除 鼠标悬停在目标修改器上 X

传递数据 Ctrl + L

选中没有修改器的物体们最后选有修改器的物体

复制修改器



推荐打开默认的Modifier Tools修改器插件

Ctrl + A 应用菜单多了应用全部修改器的选项

修改器面板有对了全部应用等按钮


推荐打开默认的Copy Attributes Menu修改器插件

Ctrl + C 复制末选高亮物体的修改器给全部选中物体

再回顾下末选 Shift加选 依次加选 加选的最后一个

或者是先选一个 然后鼠标框选/A全选多个

多选并不会让先选物体的高亮失效



阵列修改器

就是高级复制(兼顾变换)

先决条件是选中物体2333~

适配类型

适配数量 简单粗暴 说一不二~

适配长度 阵列物体两端副本的质心点距离

适配曲线 指定一条曲线 适配长度为曲线长度

受曲线编辑模式下的长度变化影响

偏移类型(可以勾选多个组合使用)

相对偏移 隔几个(自身长度)放一个

绝对偏移 隔几米放一个

物体偏移 指定一个新的物体 原点到原点的距离偏移

偏移道具物体的变换会依次传递下去(锁链)

合并

自动处理重叠点(注意封口结构的内部面问题)

第一个和最后一个副本 环形阵列首尾对接

UV

影响贴图在副本上的呈现

端点样式

指定新的物体作为首尾


阵列修改器与曲线修改器配合使用 产生模型在沿着曲线阵列的效果


阵列修改器和网格实例化/粒子系统配合使用

灯光等不能直接阵列的物体实现阵列

避免曲线阵列过分扭曲


网格实例化

子级物体分布在父级物体点/面上的一种方式

绑定父子级

物体属性 - 实例化

也支持绝大多数非网格物体(灯光等等)~

此时阵列父级物体 一切都更完美了

父级物体Y分离 实例化仍然保留

Ctrl + A 实例独立化 实例物体独立出来 但是共用网格数据

这里的数字就是场景里共用这个数据的实例数量

点击一下可以独立出来 不再影响剩余6个兄弟

物体菜单 - 关系 - 使其独立化

也能让网格数据独立出来 不在共用数据

粒子(毛发)

物体替代

集合 随机物体

配合修改器使用


沿着曲线阵列

创建曲线(曲线属性 边界钳制)

阵列修改器 (配合实例化可规避扭曲现象)

曲线修改器


倒角修改器

应用缩放了么0.0

宽度类型

默认偏移量够用了 百分比也不错

随便用 精确建模需要好好研究一下

限定方式

角度

权重 这个更人性化 Ctrl + E 菜单 倒角边权重

也可以用N面板里的输入框

注意顶点和边的权重也是分开的


顶点组 也不错

轮廓

超椭圆 每0.25是一个比较明显档位

自定义 用你的灵感换高级感2333~

几何数据

外斜接 我的理解是 看实际应用中哪种方式能让你的布线更好改

貌似圆弧大多情况都更好用=L=

着色方式

硬化法向 必须配合自动平滑使用 更少的段数得到更好的圆滑效果

【合集8.21已更新93话】Blender 2.9-3.4黑铁骑士Ⅱ系统零基础入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