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琴和音的演奏
和音的演奏
和音指口琴演奏和弦或双音。口琴可以几个
孔同时发音,吹气和吸气都可以,但口琴不是
件天才的和音乐乐器。先谈谈和弦的演奏。我们
知道,用含多孔的方法,把舌头放开,几个孔同
时发音,吹气可得到"135",吸气可得到"246
7"几音。按大调式来讲,只能演奏出主和弦"13
5"、级和弦"246及Ⅶ级和弦"724"等有限几个
和弦音。很多口琴爱好者都在吹奏一些传统的、
古典的作品,可口琴上连最基础的Ⅳ级和弦"46
和V级和弦"572"和弦也不具备。布鲁斯口琴由
于特殊的排列,也只可拥有"135和"572(4)和
弦。由于口琴的呼吸关系和结构关系,不能随意
组合和弦以满足音乐上的和声色彩的要求,所以
口琴不是擅长演奏和弦的乐器。
在传统的口琴演奏,尤其是复音口琴的演奏
中,有一种叫做"伴奏"的方法,即用含孔的奏
法,舌头抬起又马上放回原位,产生一个短促的
和弦,用"∧"来表示,也称为”打伴奏",
如○∧○∧"或"∧∧∧∧"等。这种奏法在五十年代
至七十年代较为流行,有很多曲子从开始到结尾
都使用这种技巧。这在和声上的错误显而易见。
在音乐高度发展和人们的欣赏水平较高的今天,
我们必须正视这个长期存在的习惯性问题,因为HD2
‖4t
⑥淞89%□9:50
在传统的口琴演奏,尤其是复音口琴的演奏
中,有一种叫做"伴奏"的方法,即用含孔的奏
法,舌头抬起又马上放回原位,产生一个短促的
和弦,用"∧"来表示,也称为”打伴奏",
如○∧○∧"或"∧∧∧∧"等。这种奏法在五十年代
至七十年代较为流行,有很多曲子从开始到结尾
都使用这种技巧。这在和声上的错误显而易见。
在音乐高度发展和人们的欣赏水平较高的今天,
我们必须正视这个长期存在的习惯性问题,因为
它不符合和声学的要求,而不能武断地解释为
这就是口琴"。任何乐器都要为音乐服务,口琴
也是一样。
日本的世界级口琴演奏家佐藤秀郎发明了小
调式口琴,试图改进口琴的和声,但也只适合于
部分特定曲目,如著名的《荒城之月》、《樱花
变奏曲》等。但就这两首作品,在录音时,口琴
也只演奏了两个适当的和弦,更多地依靠了乐队
的伴奏。而他演奏的根据萨拉萨蒂小提琴曲改编
的《吉卜赛之歌》,则完全使用了钢琴伴奏,口
琴只吹单旋律及一两个与钢琴伴奏和弦相符合的
和弦和双音,从而完美地展现了原作品的意境,
成为口琴演奏的典范之作。有的口琴家吹奏一首
作品需要换几支不同调的口琴HD2
‖4t
⑥淞89%□9:50
日本的世界级口琴演奏家佐藤秀郎发明了小
调式口琴,试图改进口琴的和声,但也只适合于
部分特定曲目,如著名的《荒城之月》、《樱花
变奏曲》等。但就这两首作品,在录音时,口琴
也只演奏了两个适当的和弦,更多地依靠了乐队
的伴奏。而他演奏的根据萨拉萨蒂小提琴曲改编
的《吉卜赛之歌》,则完全使用了钢琴伴奏,口
琴只吹单旋律及一两个与钢琴伴奏和弦相符合的
和弦和双音,从而完美地展现了原作品的意境,
成为口琴演奏的典范之作。有的口琴家吹奏一首
作品需要换几支不同调的口琴,除了转调外,也
是为了和声处理的需要。
口琴通过口腔的变化及舌头的作用,可演奏
出少量的双音,如:三度、四度、五度、六度,
极少的二度、七度,只有八度双音是口琴上每个
音全可得到的双音。半音阶口琴由于可演奏出全
部的半音,在双音的演奏中占有优势。但双音的
演奏一样要根据音乐的需要,不能随意使用。每
双音在正常情况下都要与原作品和弦相贴,
这需要演奏者在吹口琴的同时,学一学乐理及和
弦上的知识,正确地掌握和使用口琴上的和音。
在这方面,欧美的口琴家比我们要研究得深入
些。他们虽然是以单音吹奏为主,多采用乐队或
其它乐器伴奏的形式,在作品中,却常常能够编
排出适合口琴吹奏的绝妙的和音,令人耳目
,除了转调外,也
是为了和声处理的需要
<>合◎
HD2
‖4t
⑥淞89%□9:50
口琴通过口腔的变化及舌头的作用,可演奏
出少量的双音,如:三度、四度、五度、六度,
极少的二度、七度,只有八度双音是口琴上每个
音全可得到的双音。半音阶口琴由于可演奏出全
部的半音,在双音的演奏中占有优势。但双音的
演奏一样要根据音乐的需要,不能随意使用。每
个双音在正常情况下都要与原作品和弦相贴,
这需要演奏者在吹口琴的同时,学一学乐理及和
弦上的知识,正确地掌握和使用口琴上的和音。
在这方面,欧美的口琴家比我们要研究得深入
他们虽然是以单音吹奏为主,多采用乐队或
其它乐器伴奏的形式,在作品中,却常常能够编
排出适合口琴吹奏的绝妙的和音,令人耳目
新、惊叹不已。著名的口琴演奏大师拉里.阿德勒
就是探索和音演奏的代表人物,在他演奏的作品
中大量使用了这种技巧。如果我们听到过他演奏
的《蓝色狂想曲》、《夏日时光》等作品,就会
对和音的使用有进一步的认识。
和声是音乐的重要表现因素。如果说旋律表
现了音乐的单线条,那么和声将在此基础上表现
出充满绚丽色彩的、有如流动建筑般的纵向的立
体感。口琴的演奏应扬长避短,除了在旋律的演
奏上多下功夫,对吹奏的每一个和音都要仔细分
析,并与原作品的和声相符合,否则就会出现和
声上的错误。长此以往还会破坏演奏者对和声色
c o
L⊥L
田D446,lt
HD2
⑥淞89%□9:50
弦上的知识,正确地掌握和使用口琴上的和音。
在这方面,欧美的口琴家比我们要研究得深入
些。他们虽然是以单音吹奏为主,多采用乐队或
其它乐器伴奏的形式,在作品中,却常常能够编
排出适合口琴吹奏的绝妙的和音,令人耳目
新、惊叹不已。著名的口琴演奏大师拉里.阿德勒
就是探索和音演奏的代表人物,在他演奏的作品
中大量使用了这种技巧。如果我们听到过他演奏
的《蓝色狂想曲》、《夏日时光》等作品,就会
对和音的使用有进一步的认
和声是音乐的重要表现因素。如果说旋律表
现了音乐的单线条,那么和声将在此基础上表现
出充满绚丽色彩的、有如流动建筑般的纵向的立
体感。口琴的演奏应扬长避短,除了在旋律的演
奏上多下功夫,对吹奏的每一个和音都要仔细分
析,并与原作品的和声相符合,否则就会出现和
上的错误。长此以往还会破坏演奏者对和声色
彩的感受,产生枯燥、乏味之感。另外,我们能
够注意到一些乐曲或歌曲中的口琴演奏,通常口
琴只吹奏单旋律,由乐队、钢琴或吉他伴奏。我
和交响乐队演奏或为影视配音时也是这样做的。
这不但符合音乐的要求,对演奏技巧的发挥也提
供了较大的空间,广大的口琴爱好者不妨借鉴。
<>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