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ite Island】世界观基础设定介绍
❈大家好,这里是ArcticTern
❈本专栏主要介绍了我的原创世界观【White Island】的基础设定,若后续有更新,请以最新版本为准

注意事项:
❈本世界观无主角,每个角色都有自己的故事
❈世界观中无人类与兽人,所以不是“福瑞向”
❈请勿ky,请勿在不相干的其他作品下提及该世界观
❈角色形象背景与底层设定请勿过度借鉴
❈填坑很慢

前言:
有些故事似乎已经跳出了时间。
生命臣服于“自然”的法则下,遵照既定的程序竞争与残杀。一切的一切,只不过是为了延续风雪中飘摇不定的火种与苟延残喘的文明。警惕,猜忌,仅仅是活下去的必要手段,但当一切感官都被剥夺之时,无人知晓缄默的“自然”将会引领未来走向何方。
白色的树孤独地沉浮于寰宇当中,于呼啸的风雪中仁慈地为生命划出一方庇护所。归鸦的哀鸣却彻夜缭绕于漫天火雨之后,不可抗拒的灾难一次次地销蚀着幸存者的意志。
垂暮的世界之树已载不动满身嘶号的鸷鸟,而尘封的故事依旧期待着能够焕然新生。
只需要把一切都交给岁月……

世界概况:
White Island正如字面上那样,是一座漂泊于寰宇之中的白色孤岛,周边的虚空环境,被生物们所称之为“自然”(Nature)。
白树(White Tree)在孤岛的中央寂静生长,其根系在深厚的泥土之下弯曲盘旋,构筑了岛屿的陆架。伸展的枝叶抵御了自“自然”呼啸而来的风雪,树冠上部俨然是冰雪的苍白,而树荫之下的沃土成为了生命繁衍生息的“乐园”,被称之为“白荫”(White Shade);没有被树荫所保护到的土地被积雪覆盖,永久冰封,被称之为“白界”(White Realm),仅有少部分顽强的生命在如此险境中求生。
日月绕岛而周转,以地平线为轴作圆周运动,一年轮转一次,“天体”东升西落,周而复始。当日月运行至与地平线齐平时会出现“日月同辉”景象,全世界范围内皆可见。日月完整地绕地平线反转一个周期被称为“一年”,约等于现实世界456天,把天穹划为十二个刻度(即为十二个月份,每个月38天),当日月同辉现象出现且太阳从北海(Northern Ocean)的海平面升起时即为白岛新年。
注:白岛时间流逝较现实世界更慢,将天穹划为十二个刻度(即为十二个月份),文明生物称这种计时方式为“天穹十二刻”。
当日月经过一个刻度时则该年过了一个月的时间。十二刻度对应月份如下,当走完十二刻后,白树进入下一个“自然”周期,即新的一年来临:
壹刻——麓雪弦(魄湖山麓海拔低处冰雪开始消融)
贰刻——季芽弦(季雨林中落叶乔木吐露新芽)
叁刻——雀和弦(经历冬日后的鸟雀出巢觅食)
肆刻——蛰羽弦(蛰伏的昆虫苏醒而来,羽化成蝶)
伍刻——夏木月(树木繁茂,葳蕤生辉)
陆刻——蝉噪月(蝉鸣四起,夏意盎然)
柒刻——默声月(绝大多数生物活跃度降低)
捌刻——火兆月(气温攀升,周期性灾难的前兆)
玖刻——烬雨季(火雨从天而降,烧尽草木)
拾刻——丧鸦季(霰木鸟向白荫地区迁徙)
拾壹刻——归鹘季(霜隼迁徙经过白荫地区)
拾贰刻——息霜季(白树遵照“自然”的程序完成了循环,在风雪中再度安息)
高耸的树荫之下聚集了“自然”所生成的特殊大气,其独特的结构使生物在树荫之下仰视天空所看到的是蓝天白云而非白树浓密的枝叶。白界不受特殊大气影响,在脱离树荫的较高海拔白界地区观察白荫地区能够看到大气水平流动的景象与白树的局部。

白岛被白树分为白荫与白界两部分。处于世界中央的树根向下不断生长,依靠流水侵蚀以及其他外力作用,在根与岛心(Island Heart)的连接处形成一个巨大的空穴,被称为“世界空穴”(World Hole)。空穴内存在许多未知物种与罕见的自然现象,外界文明物种鲜有人涉足该地域。

岛心作为白树生态体系的核心连通了世界空穴的底层,被蜿蜒虬曲的根所保护。一座破落的神祠连同腐朽的守护者,安静地守候着白岛的“过去”。

“天灾”:
“天灾”并非“人祸”,它源于“自然”,但并非无可避免。
白界地区因无白树的庇护而灾害连连,永无止息的狂风与突发性的特大暴雪不知何时就会让多少生命葬身于冰雪之下。
但灾祸始终不可避免。即使白荫内躲过了风雪的洗礼,树木的枯荣依旧是“自然”的重要一环。

每年火兆月初期,白树便会执行由“自然”所写定的枯荣程序。从树冠开始,半透明的羽毛状叶片不断脱离树体,向白荫坠落,树荫下聚集的特殊大气因摩擦生热而点燃了大部分叶片,在白荫地区形成火雨的自然灾害,被生物称为“烬雨”。烬雨现象在火兆月中后期便会形成,而在玖刻时段最为集中,破坏力最强大(近乎96%白荫地区被持续烬雨所影响),因此玖刻也被称为“烬雨季”。
烬雨引发的明火通常会燃烧数月之久,绝大多数地区的明火一般在归鹘季晚期或息霜季初期才会完全熄灭。而在孑火森林(Relictfire Forest)周边地区明火存在时间可达全年的三分之二。
烬雨季过后,霰木鸟(Shoalwood Bird)会追随渐小的雨势迁徙至白荫地区来拣食死于火灾的动物遗体,因此霰木鸟也被称作“报丧鸟”。在停留约一个月后,霰木鸟会带走烧焦的树叶为材料回到白界筑巢繁衍。

随后的归鹘季,霜隼(Frost Falcon)会追随食物来源迁徙并路过白荫地区,象征烬雨期的正式结束。随后白树进入冬季休眠状态,直到太阳再次从北海的尽头跃起。

生物与食物链:
“自然法则,弱肉强食,尚不可违。”
白岛世界中存在的特殊生物(包括动物与植物)也被划入食物链并作为其中的重要一环。
根据体型大小与食性划分,除现实世界中已知的生物外,霰翎生物中不同物种之间存在竞争与捕食的关系,如霜隼捕食霰木鸟及其雏鸟。其他生物间也存在类似的联系,即使是文明物种也会有类似食物链的捕食行为出现。
生物年龄计算:现实世界年龄×1.2=白岛年龄
(白岛世界中“文明生物”的定义为是否能形成存在建筑物的聚落与制造并使用工具,即是否存在改造“自然”的能力)

植物居于食物链的底端,多处于生产者的身份。而部分植物,如伏藤(Ambush Vine)等肉食植物却同时承担了生产者与消费者的双重身份,此类植物会对动物进行捕食并从中汲取养分,依旧存在小部分生物能够以此类植物为食。
生物间存在寄生、共生等关系,如云槲(Cloud Mistletoe)会寄生于季雨林中的高大乔木,鸢狼(kiteolf)与翎鳞类动物会合作狩猎等。

聚落与科技:
“生命不应存在禁区,天地任你翱翔。”
如今的白岛,不论是白荫还是白界,均有文明物种分布,但白荫地区数量较为集中。白界地区因气候恶劣而少有长期定居者,且分布不均匀,大部分白界居民均分布于白荫周边地区,霜谷(Frost Valley)一带较为集中。

一般生物会按照物种的异同进行聚群生活,形成聚落。部分生物聚落内会形成等级与职业等体系,依现实世界的眼光看依旧比较原始,聚落内无高大建筑物,生物所建造庇护所的材料多为木与石。传统的木质建筑材料连接方式多以榫卯结构连接,石料多以黏性强的黏土为辅助进行堆砌。
聚落体系中,树语者(Tree Whisperer)是相当重要的职位,一般聚落等级仅次于首领。他们能够依靠特殊同感能力而感知深埋于地下的白树根系以及“自然”的喜怒哀乐,以做到为族群预知未来,规避灾难。而兼任首领的树语者,又被尊称为“先知”(Prophet)。

聚落中仍存在有其他不同作用的职位,会根据聚落特征与自然环境要素而变化。如位于孑火森林附近的生物聚落会需要驭火者来应对可能突如其来的山火,位于极光峡湾(Aurora Fjord)附近的生物聚落会需要驯鹘者来驯服霜隼帮助狩猎。
绝大多数聚落人口约在10至20口左右,部分聚集地区会形成50口以上的大型聚落。
科技于白岛并不发达,至多可以达到欧洲中世纪前期水平,文明生物间已发展出较为简单的工具与生产意识形态。
文明生物的服饰穿着较为原始,多以植物纤维或动物毛发纺织而成,部分会以翎类生物羽毛与绒类生物骨骼作为装饰。其中不同聚落间的树语者所佩戴的预言面饰会呈现不同花纹(与聚落习俗以及图腾有关)。

自然力与“日月”:
“自然力”为“法术”于白岛世界的基本概念。
白岛世界中存在掌握自然力的生物,但数量极其稀少,一般在人口达15口以上的生物聚落中才会出现1到2个拥有自然力的个体。而这些个体在聚落中多担任领导者或树语者的职位。

自然力于生物体的概念为生物电的放大化表达。绝大多数拥有自然力的个体所掌握的自然力多以小范围内操控自然元素为主,尚且无法抗衡本就存在于自然界中的灾害(如烬雨等),部分个体所掌握的感知类法术却能够与“自然”产生共鸣,提前预知即将到来的灾难。
关于“日月”,文明生物间的说法众说纷纭。最广为流传的说法是所谓“日月”为两只相伴相生的巨型羽翎(“日”:Gylderavn “月”:Visnendeind),从天极中诞生,栖息筑巢于巨树之上,以锐利的目光审视世间的一切。
Gylderavn曾在千年前因于“自然”抗衡对立而坠入北海之中,此后被永远封印于钟塔里,无法离开。白岛在此之后经历了长达两千多年的永夜,Visnendeind终日徘徊于天穹之上,呼唤着旧日与黎明,这段历史被称之为“缺月时代”。
事件的最后,“日”又重新回到了轨道之上与“月”共同轮转,但两只羽翎不见踪影。传说如果在雪夜中的荒野上行进时看到闪烁的羽毛从天际散落下来,会有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
……永夜伊始,落日余晖点亮废弃的钟塔,悲鸣于天地间回响不绝。
无助的生灵仿徨于地平线上,直到海洋将光芒吞噬殆尽,凌乱的光羽从天的那边散落下来……
徘徊于天际的羽翎用嘶哑的喉咙呼唤孪生兄弟,血从祂的嘴角滴落,落到荒原之上,开出绯红的花来。
Polstjerne的水平线再一次与钟塔相持,然后极光再一次把峡湾的每一个角落映地通亮……
凋零之风呼啸于终年覆雪的高山之巅,先知在雪夜的光芒中看到了“自然”那个本不该存在的未来。
——峡湾史诗《昼与夜与金叶槲》

“自然程序”:
“虽然承载着世间万物,而祂始终是一棵普通的树。”
岛心处所蕴含的“自然程序”(Natural Procedure)是白树生长枯荣的重要编码。
所谓“程序”实际上是一种能够使世界周而复始地运作下去的、没有实体的物质,它以“自然”的意识敲定了世间万物的去留,也产生了“生与死”等看似虚妄的观念。

世界上的生物一旦死亡,肉体会回归“自然”,重新投入物质循环,而灵魂会进入岛心被暂时封存。每当一个灵魂来到世界深处时,白树上就会新生一片半透明的羽毛状叶片,当它们携着火焰再次坠入大地时,被封存的灵魂便得以解脱。也有可能是现在,也或是将来,他们会伴着烬雨的余热重新来到这世界上。

感谢您的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