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有同学说法案学得想死…| 教育学/教育硕士考研

2023-08-22 22:05 作者:徐影老师  | 我要投稿

*本文部分内容根据强化课梳理

前几天微博的一条私信,引起了很多同学的共鸣,既然大家都说复习外教史法案很困难,那今天我们就带着各位一起过一遍法案。‍


学前提示

01

一国一表,框架建构


在凯程的课程和资料中,我们使用了表格来呈现和总结法案知识点的内容。


一个国家一张表格,纵向维度是历史时期,横向维度可以是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教育管理的各个层面,个别国家还能增加一个职业教育的维度,这样每个国家的教育改革有什么内容、怎么演变,就非常清晰了。


02

依据历史发展学习


建议大家按照历史发展,找到其中各国知识的联结,这样是非常有利于理解和推理记忆的。
我们可以按照以下顺序来学习外教史法案:


英国重点法案思路梳理


为大家整理了各国不同时期重点法案的逻辑梳理和口诀助记,大家拿《解析》/《宝典》或《核心背诵讲义》对照学习,遇到不懂或者没印象的地方标注下来,回到强化课听讲,强化理解和记忆。


01

17-18世纪


总体思路:“三不管”自由放任


划重点:公学


题型:简答题


口诀助记:简介:三公一私一贵中内容:师资条件好,目的对象纯,内容经费贵,管理不受管。


复习提示:有时候大家记不住是因为没有维度,有了维度再加上课上所讲的背景和故事,自然就能把知识串联起来。


02

19世纪


总体思路:英国的一个鼎盛时期,重在初等教育


划重点:贝尔-兰卡斯特制


别称:“相互教学制”、“导生制”


逻辑助记:教师→导生(年龄大+成绩好的学生)→其他学生



03

二战前


总体思路:初等教育基本普及,发展中等教育


法案总结:

①准备阶段:《巴尔福教育法》初等教育与中等教育衔接+建立公共教育制度

②落实阶段:《费舍教育法》初等教育免费+初等教育与继续教育衔接

③促进阶段:《哈多报告》《斯宾斯报告》11岁考试成绩 促进中等教育分流


04

二战后


总体思路:稳定重建免费中等教育,发展高等教育


划重点:《1944年教育法》


题型:简答


口诀助记:两加强一延长,为超龄者服务,对各种教育都管。


划重点:《1988年教育改革法》


题型:最容易出分析论述题,可以考查综述


重要性:全方位改革,能够串联起二战后整个高等教育的发展。承前:《罗宾斯原则》《詹姆斯报告》《雷弗休姆报告》启后:《1922年继续教育和高等教育法》《1997年学习社会中的高等教育》


口诀助记:统一考试统一课程,摆脱政策自由择校,职教搞城市技术学校,高等教育废双重搞摆脱。


复习提示:仅仅背会基础知识的内容,很难支撑起分析论述题的作答阐述,所以我们要关注教育人物/思想/事件的评价。评价是对基础知识的进一步理解和深化学习,也能借此学习如何对一个教育事件进行评析。


分析论述题是有可能考查法案的,尤其是像《1988年教育改革法》这样复杂又富有争议的法案。而在强化课的学习中,我们又加入了对我国教育改革的启示,这样更全面,也能帮大家打开思路。


答题思路:2套评价体系,强化课又新增了一种思路,评价的内容和思路大家都可以效仿,大家会在课程中感受到具体是怎样组织基础知识,并且从中提炼出答题思路的。


①思路:和基础知识一一对应,提炼出答题的维度,一条一条总结优缺点。

②思路:把基础知识中相同的内容进行总结归纳,形成答题的维度和关键词,然后根据这几个维度来总结优缺点。


学硕思考:英国二战后高等教育的发展(综述题)


法国重点法案思路梳理

01

17-18世纪


总体思路:法国的教育发展一向喜欢跟着英国走,英国动,法国就动,英国不动,法国就不动,他们之间有很多相似之处,可以类比着来学。


逻辑助记:①在守旧的层面: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之前同当时的英国一模一样初等教育——都是慈善性质的教会教育中等教育——文法中学-古典中学高等教育——古典大学一统天下②在创新层面:实践-技术学校、女子教育走在前列思想-启蒙运动教育思想(爱狄卢拉)


重点总结:

归纳出《教育方案》的共同特点即可:

国家管理教育

how:普及义务教育

who:人人+男女

what:世俗化+科学化


02

19世纪


总体思路:局势在第三共和国时期稳定下来,于是开始发展义务教育


划重点:《费里法案》


逻辑助记:1870英国初等教育法颁布之后,法国着急,但没有立刻出台,着急了10年后终于在1881-1882年颁布。


口诀助记:三原则:义务免费世俗化(重要五星级名词简答选择题考点)评价:确立原则,指明方向,制度建立,初教新阶段


03

二战前


总体思路:和英国相同,普及中学、教育公平,重点在改革双轨制


重点总结:

基础教育学制改革进程:

1923决定统一学制

1925实现小学统一

1930公立中学免费

1933设立考试分流

1935完善学制体系

《阿斯蒂埃法》意识到职业教育的重要性


04

二战后


总体思路:教育重建+追求教育现代化、民主化的趋势


划重点:《郎之万-瓦隆教育改革方案》


题型:五星级重点,法国最容易出分析论述题的地方,但概率低于英国《1988年教育改革法》


内容:6项基本原则+义务教育发展+高等教育设想


口诀助记:公正平等与免费(体现民主化),完备专普与教师(体现现代化)


复习提示:同英国《1988年教育改革法》一样,仅仅背会基础内容很难支撑起分析论述题的答题,所以我们要注重评价。


答题思路:作答述评题最基础的思路就是积极和消极两个层面,评价完可以捎带作答一些启示,启示的角度可以从正反两反面入手,正面可以结合教原及教育热点答题,如教育现代化、教育民主化等。


①积极

指明方向:民主化、现代化,对应概括的助记,就对应了基础知识点

带来实惠:初等、初中等衔接→恢复

带来影响:“第二次教育革命”→基石

②消极(未实施→why)

内因:完美理想立意过高脱离实际

外因:政局不稳资金紧张



德国重点法案思路梳理


总体思路:法国的浪漫和不靠谱-德国的严谨和实用


01

17-18世纪


划重点:早期义务教育


题型:五星级选择题考点,考试概率较高,因为德国是世界上最早创办义务教育的国家,初等教育走在欧美各国前列(16世纪中期就有,189世纪末实现10%初等教育入学率)。


划重点:泛爱运动


题型:五星级名词解释


历程:受启蒙运动影响、卢梭自然主义思想熏陶,巴西多创办泛爱学校,参观者效仿创办,最终演变为泛爱运动。


口诀助记:实物直观很实用,兴趣游戏就主动,严禁体罚育美德。


复习提示:大家在背书的时候要有提炼关键词的意识,以泛爱运动的教育目的为例:


原本是泛爱学校的目的是培养有知识、健康、乐观、有泛爱精神、自由发展的人,能够增进人类的现世幸福感。但这样去背太长了,还很绕,所以我们可以先放下一些修饰词,保留最主要的内容——教育目的就是增进现世幸福感。那在巴西多看来,有现世幸福感的人首先是健康的,其次是有知识的,然后是乐观、有泛爱精神且自由发展的。


逻辑助记:怎么记住什么是有现世幸福感的人?找对应关系,这都体现了反封建、反教会教育,热爱儿童的思想。


德育:乐观、有泛爱精神、自由发展

智育:有知识

体育:健康


02

19世纪


总体思路:人才济济促进了教育发展


划重点:柏林大学


题型:五星级分析论述题,所有题型均可考查,因为它确立了现代大学制度,对后世影响深远。


口诀助记:

宗旨:倡科研,斥职业(哲学)

管理:教自由,学自由

学生:育研究型人才

教师:聘学术型教师


答题思路:影响及启示

①方案:

先综述柏林大学的内容,再说评价大学建设+培养人才+社会影响+中国启示

②方案:

对德国的影响:高等教育、政治、经济、人才

对世界的影响:美国引领简历现代大学、英国大学开启科研之风、法国改造专门技术学校和旧式大学、日本东京大学、中国北大改革

启示:套用中教史北大改革的部分启示

总之:标志现代大学制度的确立


答题思路:德国柏林大学与中国北大改革的异同比较从时代背景出发,比较教育实践和教育思想,阐述结果和影响。


03

二战前


分为德意志帝国时期和魏玛共和国时期,考试概率相对较低。


04

二战后


总体思路:一脉相承,一路完善学制体系


重点总结:

受苏联卫星上天的刺激,开始大力发展教育进行改革

1959《总纲计划》三星级简答

分权制国家,有的不执行,商量统一

1964《汉堡协定》三星级简答(与《总纲计划》相似度很高)

全方位:1990德国统一以来的教育改革(三星级分析论述题)


俄国重点法案思路梳理


整体考情:

专硕旧大纲要求掌握的比较少,出题整体较少甚至不考;

学硕20世纪上半叶的教育制度出国分析题和选择题,相对其他国家考查较少。


细节考点:

20世纪下半叶50-80年代的“钟摆式”教育改革


美国重点法案思路梳理

01

17-18世纪


总体思路:分为殖民地时期和独立战争后,不同地区有不同的教育发展情况。在教育管理上实行分权,《知识普及法案》是18世纪美国普及教育和公共教育制度的典型。


02

19世纪


总体思路:经济实力上升,开始创新,受南北战争影响


重点总结:

初等教育:-贺拉斯·曼-公立学校运动(五星级名词解释)

中等教育:公立中学、文实中学(顶多考查一个选择题)

高等教育:《莫雷尔法案》(五星级名词解释)、高等教育发展新特点(选择题)


03

二战前


总体思路:赶超英国,追求教育质量,思考什么是更好的教育,思考孩子需要什么样的教育,逐渐形成了进步教育运动,引领了公立学校变革。


划重点:《中等教育的基本原则》(六三三制)


题型:五星级名词解释选择题简答题


逻辑助记

利用对应关系来记忆中等教育的7项目标

体育:健康

智育:职业(内容)、方法

德育:公民资格(公德)、

道德品格(私德)

2个创新点:高尚家庭成员(私德)、闲暇时间


逻辑助记:

围绕的原则宗旨→目标是什么→先改组制度(学制633)→重在机构和课程


04

二战后


总体思路:提升教育质量,回归到学习知识的层面


重点总结:

每隔十年进行一次教育改革,非常重视教育发展

50年代《国防教育法》(五星级名词解释简答)

60年代教育改革(三星级简答)

70年代返回基础(5星级简答题)

口诀助记:中小教师要纪律,考试方法与课程。恢复传统是核心,学习知识最靠谱。

80年代《国家在危机中:教育改革势在必行》(五星级简答题/分析论述题)

1991年《美国2000年教育战略》(三星简答)

1994年《2000年目标:美国教育法》(选择题)


思考:美国二战后的基础教育改革进程以及对中国的启示。(综述题)



日本重点法案思路梳理

01

17-18世纪


闭关锁国


02

19世纪


划重点:明治维新全面革新教育


涉及法案:《小学校令》《中学校令》《帝国大学令》《师范学校令》《学制令》《教育敕语》


答题思路:明治维新与洋务运动的异同比较时代背景、指导思想、改革措施、教育管理等层面。


思考:日本明治维新的教育改革对我国清末新政时期有什么影响。


03

二战后


总体思路:战后教育重建→崛起,日本同德国一样,注重重教育先行。


划重点:20世纪90年代教育改革


题型:三星级简答


逻辑助记:

两大层面:

①为了破除应试教育:基础教育改革-5大改革主题+课程改革+德育目标

②为了给自由自治权:高等教育改革-《大学设置标准》+“国立大学法人化”


总之,外教史法案部分确实很多很杂很难记,大家记不住很正常,关键是不能害怕、不能排斥,找到各国各法案的发生背景或者联系,然后按照一定的逻辑尽可能去推理,逐字逐句地死记硬背绝对不可取。


一遍两遍记不住,咱们记它个三四五六遍,肯定能拿下。



有同学说法案学得想死…| 教育学/教育硕士考研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