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是什么困住了她?
关于全职主妇独立女性这类话题,现在在网上关于他们的讨论其实是过于激烈了,而且经常会超出这些话题所涵盖的内容本身。回想一下,在那些关于全职主妇的讨论区下面,到底有多少人是真正在思考问题,真正在去想要建设性地、积极地去帮女性解决那些在他们事业和家庭当中遇到的困境,会有多少的长篇大论背后,写这些话的人只是为了发泄一些他们自己生活当中的负面能量。
一般情况下,我个人是比较回避公开讨论这个话题的,因为大家的情况各不一样,而且经常会带着自己的情绪和背景来评判和发泄。但是最近在读完这本《伯纳黛特你要去哪》之后,我有了一些想法上的转变。这本书其实是一个非常地地道道的女性主义作品。这个故事的主人公叫做伯纳黛特,是一个非常典型的美国中产阶级家庭的太太。

她有一个学习成绩很好而且马上要升入重点中学的女儿叫做比伊,她的老公是在微软负责某个重点产品项目的小高管,名字叫做艾尔吉。他们一家人生活在西雅图盖乐街上面一个小山坡坡顶上的一个老房子里。最近,因为女儿比伊在学校里取得了很好的成绩,按照之前他们的约定,妈妈伯纳黛特就要安排一场家庭的南极旅行,在准备这场旅行期间发生了一连串的麻烦和意外。
虽然在这本小说里伯纳黛特是有老公的,但是我看完之后觉得伯纳黛特本人更像是拿了男主剧本,跟她对手戏更多的那个角色其实是他们家隔壁的邻居叫做奥黛丽。故事的前 1/3 的篇幅几乎都是在一层一层的堆叠奥黛丽和伯纳黛特之间因为误解而发生的矛盾。比如在伯纳黛特去学校接孩子的时候,因为没有看到奥黛丽而没有停车,径直开走了导致奥黛丽扭伤了脚。奥黛丽就单方面的把气全都撒在了伯纳黛特身上,到处跟人说是他把自己的脚给弄伤了。再后来是奥黛丽发现伯纳黛特他们家的黑莓藤一直长长长到了自己家的后院。为了迎接一次非常重要的家长会的聚会,奥黛丽不得不找一个专门清除黑莓藤的工人偷偷地溜到伯纳黛特家,结果好巧不巧,这件事情被意外提早回来的伯纳黛特撞了个正着。虽然后来伯纳黛特还是允许她把这些碍事的黑莓藤给去除掉了,但是在这件事情之后,伯纳黛特在自己家门口立了一个硕大的广告牌,上面写道奥黛丽是一个私闯入他人房产的烦人精。
山坡上面的泥土在没有黑莓藤的稳固作用之后,于一个大暴雨天在大量的泥沙在雨水的冲刷下,卷着那块硕大的广告牌一起冲进了奥黛丽家的后院,而且淹没了他们家的客厅。那时奥黛丽正在家里组织刚刚提到的很重要的家长会的聚会,正是她最需要面子的时候。不仅仅是面子,还有奥黛丽家的院子全都被这场暴雨泥石流和那块广告牌毁了。自此之后,两个人的梁子就算是真真正正的结下了。
那在邻里矛盾不断加深的同时,伯纳黛特的家庭内部也出现了一些微妙的变化。首先是她很偶然地卷入了一场跨国诈骗案当中。前面有说过伯纳黛特要为家人安排一场南极之旅,一开始她的内心对于要远赴南极,其实是内心有一点点抗拒的,所以她把这些琐事都交给了一个电脑上购买的虚拟电子助理。之前提到的的那一块伯娜黛特用来给奥黛丽添堵的那个巨大的广告牌,也是她委托这个电子虚拟助理来制作的。

小说当中对伯纳黛特的设定是有一些社交恐惧的,她想要尽可能减少跟人的沟通。当然这也是为什么在前面她刚搬来盖勒街的时候,会跟邻居奥黛丽形成一些隔膜的原因。但事实上,经过 FBI 的调查发现这个虚拟电子助理背后其实是一个跨国的诈骗集团。这个诈骗集团会在一开始帮助这个顾客满足一些小的需求,等到逐步的获取信任了之后,就会跟他们索取这个家庭的一些关键信息。伯纳黛特为了要准备去南极的旅行,所以就把一家人的旅行的证件信息,包括自己家里银行用来提款的号码,还有网上的授权都交给了这个虚拟的助理。等到 FBI 顺藤摸瓜查到了伯纳黛特这个受害者的时候,先找到的是她的老公艾尔吉,而并不是伯纳黛特本人。正巧这段时间伯纳黛特承受着各种各样的压力,所以在老公艾尔吉看来,他的老婆好像有些时候表现得不是很正常。比如有一次他就在大街上发现伯纳黛特在一家处方药店里睡着了。美国人他们嗑药这件事情是看得非常的重的,艾尔吉自己也饱受着工作压力的煎熬,所以他也是一个神经非常紧绷的人。再结合着这次虚拟助理诈骗事件,艾尔吉就怀疑自己的老婆该不会是得了什么精神类疾病。
艾尔吉做了一个决定,我认为不是很正确,他没有主动的去跟伯纳黛特沟通,而是自己偷偷写信给一个精神病院,让这个精神病院派一组医生强制地把伯纳黛特抓到一个山上的精神病院去接受强制治疗。整件事情伯纳黛特都是一无所知的。不光这件事情她不知道,她还不知道她的老公这个时候已经和自己的人事助理苏琳发生了一夜情,而且这个苏琳也是太好运了,好运,第一次就怀上了艾尔吉的孩子。

这个苏琳不仅仅是艾尔吉的助理也是奥黛丽的闺蜜,一开始对于伯纳黛特这一家子苏琳的了解全都是来自于奥黛丽的视角。她一开始原本也是很不待见艾尔吉的,觉得他对自己非常的冷漠和刻薄。但是似乎在中产社会的世界里,事业有成的男人们就好像说什么都对。随着工作过程当中不断加深接触,并且这个艾尔吉又是一个上过TED演讲、在整个西雅图有一些粉丝的科技小明星,慢慢的苏琳竟然也就对艾尔吉产生了仰慕,终于在某一天晚上爬上了艾尔吉的床。故事中比较大的一个戏剧冲突就是艾尔吉安排那个精神病院的医生来到他们家,想要强制把伯纳黛特给抓走 。但就在这时候,发生了一个戏剧化的转折,就是之前一直和伯纳黛特互相看不顺眼,互相认为彼此是烦人精的邻居奥黛丽,机缘巧合、阴错阳差的拿到了一些资料,发现自己对伯纳黛特其实是有误会的,伯纳黛特没有精神病,她只是在家庭和自我之间的矛盾当中迷失了自己。稍稍想了一会儿之后,她就决定站在爱的一边而不是恨的这一边决定去帮伯纳黛特一把。于是,她就偷偷跑到伯纳黛特家的窗前,然后跟她说:“快跑!”。逃出升天的伯纳黛特就这样在众人眼前消失了。那她去了哪儿呢?她去了那个曾经她一度非常不想要去的南极。
她独自踏上了这块白色的大陆,在这里认识了一群科考队的科学家,她在这里想通了,无论如何要爬起来做一些属于自己的事。其实在很早之前伯纳黛特自己也是有一份工作的。她的工作是一个建筑师,而且还曾经一度被誉为是天才建筑师。但在一个项目上,她因为得罪了一个富商,被那个富商亲手毁掉了自己非常心爱的一个建筑作品后她整个人就备受打击,后来跟着老公就移居到了西雅图的盖勒街这个社区,躲起来变成了一个全职太太。
可是在充满探索性的南极科考之旅上,伯纳黛特想起了之前他在建筑圈的同事跟他说的一句话。这句话也是整本小说里边让我个人印象非常深刻的一句话,伯纳黛特,一个像你这样子的人,如果不去创造,就是在对社会作恶。再加上这一次单独旅行对她的身心灵的各方面的沉淀。最终,她最后放下了内心的枷锁,打开了自我,决定要为自己找些事情做,要重新去做一个有创造力的女人,当然她也重新找回了作为建筑师设计师的勇气。

在一封她写给女儿报平安的信上面,她最后说到,我们要一起回家,但是要离开之前那个老房子,我们要搬到一个人更多社区氛围更活泼的地方重新买一栋房子。然后我们要牵手一起建设它。
关于这本小说,还有一些比较有趣的地方。首先是关于它的表现形式,这本小说是用一系列的文件往来书信、便签和便条一起串联起来的一本小说,把这些资料文件串联起来的是女儿比伊的第一人称视角。所以我们看到的是一个 15 岁中学女孩视角当中发生的这些大人社会当中的复杂的人际情感和交往。这样的处理让这本原本是记叙中产阶级家庭生活的一个有可能会写得比较沉重和狗血的故事,显得有那么一些清新和奇特。第二点,我觉得作者处理得非常巧妙,他把伯纳黛特的身份设计成了是一位建筑师。首先建筑师这个行业本身就是女性非常难崭露头角的众多行业之一。除了林徽因,还有设计出望京 SOHO 的扎哈迪,我们大部分人实际上都不知道几个女建筑师的名字。伯纳黛特能在这么女性不友好的行业里面被整个行业公认为是少见的天才建筑师,就可见她的天资是有多么的聪颖。而正是用这种专业层面的天资聪颖来去反衬她在进入社会、进入家庭生活之后所面临的那些纠结和矛盾,这种冲突对比就会来得更强烈一些。

另外我觉得其实一个女性,她作为母亲和妻子在一个家庭当中,其实她也是一个建筑师的角色。小说当中,伯纳黛特自从被那个富商打击报复了之后,就再没有设计出过一个新的建筑作品。其实原本当他们搬家搬到西雅图的时候,他们在买盖勒街那栋老房子的时候,伯纳黛特是考虑过说要和艾尔吉一起把这栋老房子设计改造成属于他们的新家的。但是十几二十年过去了,伯纳黛特困守在自己作为全职太太的身份当中,一直没有从过去的这个创伤后遗症当中走出来,也没有真正梳理好自我家庭事业当中的关系,她思绪也是一团浆糊,这样子的她又怎么能重新设计出一个好作品呢?不管是在小说还是改编的同名电影里边,对于这个房子的描述都是非常老旧阴暗的。

好在最后小说的作者还有电影的编剧给了我们一个大团圆结局,让我们知道任何时候只要一个女人想要往前迈一步,总还是有机会去亲手重建她自己的生活的。我认为不管是否有被家庭的琐事所困扰,一个女性在任何时期都不应该放弃个人价值的创造以及对整个社会的价值输出。而这种本事其实有一点像我们身上的肌肉,是需要不断的去做锻炼运用使用才会越来越强壮,越来越灵活的。真心希望每一个像伯纳黛特这样子内心有一团火、有一些自己挚爱事业的女性,即便是偶尔遇到了某些困顿,停了下来休养的一段时间,但是最终也不要放弃自己热爱的事业,不要放弃自己的家庭,更重要的是不要放弃自己,不要忘记你自己是谁。
撰稿、编辑、排版:红玉
注:必修活动,文章放出后一个月内,阅读量点赞等都将折算成作者在大师球活动中的积分,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就请用行动支持TA吧!
正在投票中的必修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