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金融资本》:银行资本和银行利润

2023-03-12 21:48 作者:安静的克莱因瓶  | 我要投稿

资本的动员给银行资本带来了全新的活动领域,股票发行和投机,这些活动和银行的信用职能结合在一起。银行作为借贷资本,其利润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利润,其水平也不是由平均利润率决定,而是由利息产生的,银行资本对平均利润率水平没有任何影响。银行的自有资本和吸收的存款之间的比例和划分是不重要的,这些都银行可以支配的资本(除去一部分预留的准备金),但是对资本而言,银行和其它部门一样都是一个投资领域或者场所,只有当这一领域实现的利润与其它领域相同时,才会有资本流入,否则就会有资本被抽回,所以银行的自有资本必须按照由它产生的利润等于平均利润来计算。所以虽然银行利润不是真正的平均利润,但是它们在数量上是相等的。

银行利润与产业资本有区别,也与商业资本有区别。产业资本数量取决于生产过程的整体发展状况、现有的生产资料数量、现有的劳动力数量,商业资本数量是由技术条件决定的,是由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的客观情况决定的。这些因素以及对劳动力的剥削程度决定了利润量。但是银行资本只是借贷资本,只是生产资本的货币形式,它的大部分仅仅是形式上的存在,是纯粹为了计算而存在的。

银行自有资本和银行的利润之间的关系让我们想到创业利润,它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利润或者利息,只是资本化的企业家收益,用资本化的逻辑计算得到,是产业资本转化为虚拟资本的前提条件。平均利润减利息决定企业家的收益,现行利率的资本化构成创业利润。产业资本向虚拟资本的可转换性,唯一取决于可获得的借贷资本数量,它依旧保持着生息资本的形式,随时准备转化为生产资本。

信用的提供以及金融化和投机造成了集中的趋势,加大了银行扩大自有资本的力度,使其自身更全面更安全地投资进入产业企业中,并最终实现对它的控制。如果银行的唯一职能是提供信用,那么一定规模的自有资本就没有再扩大的必要了,而且考虑随着资本增加价值也必须增加,吸收的存款也不能随意地向自有资本转化。但是银行的职能不限于此,可以获得的借贷资本总量大部分将被投入产业中,余下的小部分仍然作为支付手段(流通信用)使用。银行增加自有资本的目的是为了投资于产业,我们可以看出,银行将吸收的存款转为自有资本时是纯粹的法学交易,并不是经济职能的变化。银行当然不能忽视自己必须留有一部分货币以满足其支付能力,但是其全部资本的分工并不受制于自有资本和吸收存款的界限。

抽象的看,所有的社会资本都已是银行资本,,没有什么资本不需要经过银行了。大部分银行里的资本都是虚拟资本,是真实的执行职能的生产资本的货币表现,或者剩余价值的资本化证书。与产业资本不同,银行资本的增加不是利润率增加的前提条件,而是相反,利润上升,银行随之增加其自有资本。

银行业的竞争。必须区分商品市场的竞争和货币市场的竞争,前者必须先将货币转化为商品,其中的技术原因既包含无效转化而亏损的可能性,也有获得超额利润的可能性;商品竞争是为了资本的实现,而不是资本增殖的实现;货币竞争中,资本自身是安全的,目标是增殖、利息的水平。但是它们的活动空间是狭小的,受制于央行的贴现政策和平均利润率,在货币竞争中,绝对的优势只体现在业务量上,以及股票发行带来的创业利润——它也取决于银行的资本量。

出于对安全性的追求,银行业内在地回避竞争。又因为所有资本都被银行集中起来,那么这种趋势最终导致的就是……


《金融资本》:银行资本和银行利润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