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言》:穷人开始变富有,往往都有三个特征,希望你全有!
经常听到一句话: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这看似一句调侃的话,但却蕴含着大道理。

在老人眼里,能吃亏是做人的一种境界,能吃苦是处世的一种睿智。而傻一点、笨一点,能让人们觉得他有度量而加以敬重。这样的人,他们的人际关系自然就比别人好。
行走在职场,很多人都说打工没出路,不仅每天要应付老板的刁难,还要处理复杂的人际关系,搞得心力交瘁还赚不到钱。那我们真的可以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最后过上幸福的生活吗?
王宇,在一家公司做业务员,小伙子虽然很勤奋,但却总是被同事抢单(每当客户快要成交的时候,其他的同事便强行过来接手他的客户,最后客户跟同事签约了,导致自己白忙活)。他甚至一度焦虑起来,人为什么不能老老实实靠自己的能力去赚钱呢?
这样的困惑让他根本无法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直到主管找到他:“小王,你最近状态很不好啊?”
小王心想:“你还好意思问我,我的单子被你抢走了两次,还假惺惺地来装蒜!”虽然心里这样想,但是还是不能硬怼主管啊。所以他只是简单地回应了一句:“没事,最近总是睡不好。”然后主管继续给他安排任务,还是继续抢单!

也许你会觉得这不可能,但如果你真的进入销售行业,就会知道,这种抢单现象随处可见,而小王最大的问题不是成交能力,而是职场经验不足,而且还性格软弱。这类人普遍有一种心理就是:人为什么不能好好工作呢?为啥要搞这些小动作呢?
有句话估计不爱听,但我还是要说:在这个社会,人不狠,站不稳!马善被人骑,人善被人欺。人性就是趋利避害,欺软怕硬,如果你扭转不过来,想要由贫穷变富余,真的是难上加难!
飞哥最近读到了一本很受刺激的书《老人言》,这本书囊括了职场、社交、处世、财富、思维甚至家庭关系等方方面面,读这本书就像是在跟一位智者交流人生大智慧。本篇文章特意为大家抽取出穷人想要变富有的三个特征。
穷人不屑看,能逆袭的“穷人”却悄悄在行动。更多的智慧有待大家自己发掘!
1、刻薄不赚钱,忠厚不蚀本
俗话说:“富人先富心。”其实很多人的失败并不是因为自己的才智平庸,也不是因为时运不济,而是一种正确看待失败的健康心理。尤其是那些本身就没有钱的穷人,即便是学习富人去创业,仍然很难摆脱掉固有的思维模式。
本该投资的时候他们选择了保守,在需要保守的时候,他们选择了冒险,而且他们还有一个共同的特点:赢得起输不起!因为本身没有什么家底,一旦亏损可能是几个家庭跟着遭殃。这也是为什么穷人很难翻身的一个重要原因。

相反,有钱人把每次的投资都当作一次尝试和磨练,即便是亏损,那也不过是花钱买个教训而已。一个穷人,一个富人同一时间去做同样的事,哪怕投入的资金和时间一样,富人也更有机会取得成功。
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心态问题,与其说他们是在与别人的竞争中失利,不如说他们输给了自己的处世心态。
2、积钱不如教子,闲坐不如看书
那可能有人说了,穷人本身就没有什么资源和人脉,更没有大量的资金,到底要如何取胜呢?除了前面的一点:丢掉赌的心态。先去赚小钱,然后把小钱感动起来,赚大钱。
还有一点就是保持求知若渴的学历动力。知识的积累比财富更有价值,它能够使一个人从博学中领悟智慧,能够帮助一个人从黑暗走向光明。
在《老人言》提到:积钱不如教子,闲坐不如看书。
有知识的人要相比那些庸庸碌碌、不学无术的人更有机会获得财富,成功的机会也更大,选择的机会也更多。就像很多人都说,读书没有用,即便是读了十几年的书,还不是一样出外打工吗?读书到底有啥用呢?

读完书之后都在打工,这话不假,但打工的性质和酬劳简直就是天壤之别。我曾有个高中同学,高二的时候下学外出打工,一个月能挣两千块钱,当时把我们羡慕得不得了。在五年之后,我们大学毕业,走进职场,每天坐在办公室,虽然也是挣个“辛苦钱”,但起薪就在六千左右。而那位同学还在四五千左右浮动。
而且他除了电子厂,跑工地,并没有太好的出路。但大学毕业的同学就不一样了,他们可以主动选择行业,有的进入互联网,有的进入计算机,还有一些人成为了公务员。
所以不论任何时候都不要放弃看书,知识是能量,知识与行动结合起来就是力量。学知识好比零存整取的银行存款,同时要有与众不同的创意,那你就会有与众不同的收获。
3、千学不如一看,千看不如一练
又到了周末,很多人可能会在周五的时候计划着各种学习计划,但就在周末开始的时候,一切都崩塌了,最后只能在周日的晚上后悔自己没有去行动。
我们总是被各种视频、花边新闻、各种剧诱惑着,倘若我们不能摆脱掉这种束缚,那么我们将会在未来的几十年都在重复同样的动作:躺在沙发上,打开手机,开始刷剧,点个外卖,吃个饭,继续做“躺尸”。手机里的明星一直在换,而我们的现状却没有任何改变!

所以有任何的想做的事情,不要只是学,要去看看别人是怎么做,看过还不行,还要去自己动手练一练!时间总归有的,除非你根本就不愿意去行动!
经历的事多,走过的路多,吃过的盐多,也就相当于在这个世界接受过的历练多,对这个世界的认识就深刻,看人就能看到骨子里去。世间上的道理,最平实的即是最伟大的,最伟大的必然是平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