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一部临时瞎写的科幻小说

2023-02-24 15:19 作者:熬夜的羊  | 我要投稿

■科幻短篇小说:空气墙 #这里是设定部分,可以跳过不看 “我”:Barrens区的居民,男性,正在上小学。有着一颗火热的内心,对事物有着相当的好奇,但是在外在行动上则显得比较内向、木讷。 可莉:Barrens区的居民,女性,是“我”的同学。胆子很大,因为“我”能给她指点到她不容易发现的细节,所以常常缠在“我”的身边,与“我”成了好朋友。 Barrens区:Barrens意为荒芜之地,是宇宙中接近空气墙的边界空间,由于空气墙的存在,在Barrens里星体们无法组成稳定星系,故而这个地带缺乏稳定的能源供应,十分的荒芜。 个人终端:类似于我们现在的智能手机、电脑。因为人们对于隐私的愈发重视,人们把那时候对写作、制图、整理数据等创作用途的功能,和和人联系交流的通讯功能,分到了两个物理隔开的设备上。管创作用途的叫个人终端,不联网;官通讯用途的,依旧叫手机,联网。 空气墙:我不解释。请看正文。 ———————————— #这里是正文部分 “嗨,嗨,跟你说个事儿!” 可莉又来了。没办法,我合上个人终端,连带整个椅子转过身去。 “嘿——给我看看就那么难吗?!”慢我一步的可莉又一次没能扒到我显示屏上的内容,止住了扑过来的姿势,手在我的桌子边抵了一下,站稳了,姿势改成叉腰。 “这个真不行。”我一边说着,一边赶紧把手里终端的电池都薅了下来。 这个真不行。这大概是全Barent区里品质认证上最烂的东西了,里面全都是我平日里有事没事记录下来的奇怪想法,我执行力比较差,想了通常也懒得做,还好;若是这玩意落到可莉手里,凭她那恐怖的执行力……我俩都得在少管所里呆到成年。 不。光是这里写的字给老师看见,就够我被记大过的了…… 话说回来。“可莉,你这么三天两头的往男生宿舍里跑,你会被记过的。” 嗯,我需要一个像这样可以说的话题引开可莉的注意力。 “放心啦!凭我的本事,不会有老师抓我的。”可莉眯上一只眼,看着我。 什么本事? “可有句老话说,‘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 “鞋湿了擦干就好了嘛!”可莉很不高兴,伸手弹了我一个脑瓜嘣,“我最讨厌你这么说话了!跟那个何老师一模一样!” 何老师是我和可莉的班主任,还带语文。他是个年纪很大的老学究,不仅说话慢吞吞,脸也长得全是褶子,学生们都不喜欢他。 “唉。”我叹了口气。 “所以,我打听到了,空气墙的事儿!”可莉手扶着桌子一跳,坐到了我的写字桌上。 空气墙?!可莉找到去空气墙的新办法了?! “还能有什么事?何老师都叫我们少问。”我尽量假装不是很在意的样子。 “但还有卢老师啊!”可莉眼睛里几乎可以放出光来,“依依说卢老师跟她说过!卢老师就有去空气墙。” 卢老师是自然课老师,是一个刚从大学毕业的大男孩。 “我们找他去空气墙?他课都没给我们上过几节,太陌生了。”我看是肯定行不通,“如果我是卢老师,几个没见过几面的孩子突然跑过来,要我带他们去个学校都不让去的地方,……我都不想答应。” 还不如抢劫一架飞船偷渡过去呢。至少抢劫和偷渡这个计划更具体,能按步骤做。 “所以你才是个呆子!”可莉骂道。我又挨了一个脑瓜嘣。 可莉滑下桌子,站到地上,在我的房间里踱步,“去空气墙又不违法!不上学的人都是随随便便想去就去的!人们在那里聚会,唱歌,开party,在那里拍婚纱照的都有!我们凭什么就不能去?” 可莉说得对。 话是这么说。 挨到处分之后是很麻烦的。 我最终被可莉拉着来到了卢老师的宿舍门外。卢老师的房间门敞开着,但房间里面暗暗的,和门外的气氛明显不一样,让我不太舒服。 我扒着门框往门里悄悄瞄了一眼。卢老师背对着门,面对个人终端坐着,显示屏上放着的是似乎是一张电子表格。卢老师偶尔敲一下键盘,往个单元格里录入一条短句,更多的时间里,他只是坐着看着显示屏一动不动。 可莉把我拽了回来,小声说:“不要这样!” 然后,可莉端端正正站到门口,举起右手,用不高的音量说:“报告。” ……原来她还有这么讲礼貌的时候啊。 “请进。”卢老师没回头。 我和可莉缓步走进卢老师的房间,卢老师也缓缓地转了过来。 “老师……”可莉开口。 “可莉。你来得……有点晚。”卢老师扶了一下眼镜。 可莉脸上出现难过的表情。但“有点晚”是什么意思? 片刻的沉默后,卢老师又开口了:“孟起他们刚走。我已经答应他们了,下周末刚好有一次‘弹球’现象,我带他们一起去。你,还有你,要去的话可以一起。” “好耶!谢谢老师!”可莉高兴坏了,扑上去把卢老师抱住了。 “冷静,冷静。”卢老师被扑得后退过去,右手把桌子边的饮料包往里面推了推。 嗯,照这个姿势,那个饮料包确实有被碰洒在地上的风险。卢老师细啊。 可莉松开卢老师,后退,重新站好。 “所以还有别的事吗?”卢老师理了理衬衣,问。 “没有了。”可莉说。 “那,再见?”卢老师说。 “老师再见。”可莉转身走开。我跟在可莉身后一起离开。 等等,我是不是全程没有说一句话。 我回头看向卢老师。卢老师已经转回身去,继续看他的表格。 那个表格里面大概记了一些超级有意思的东西吧?能让卢老师那么关心。但卢老师不会乐意我凑到他旁边偷看的……就像我不愿意被可莉偷看一样。 当有了一件特别关心的事情之后,时间就会流逝得特别快。 约定的日子到了。我定的闹钟响的不太是时候,我之前刚好看资料看到眼睛疼,睡下,才睡到一半,然后被这么吵醒了。但我有巨大的好奇心驱使着我,我仍旧立刻扒开睡袋跳了出来,忍着困意穿好了衣服,背上一周之前就准备好的背包出了门。 我们学校大门的对面就是星球上的港区,抵达的飞船在那里卸下货物、上下旅客,然后离开。这是一颗非常非常小的小行星,星球的主要表面被我们的学校校区所占据,除了校区之外,就是这个港区,还有港区旁边一条短短的商业街。 噢,还有一个转向发动机好像。 卢老师和我们约定的集结点是港区外面的五一饭店。我到的时候,卢老师、可莉已经等在那里了,此外还有四五个学生。孩子们有的在聊小说,有的在聊动漫,卢老师一言不发,仰头看向漆黑的天空。 我对其他人的话题不是很关心,转头看向饭店大堂的电子显示屏。距离10点还有586秒,我算是来得比较早的。 我环顾四周。饭店里现在没有什么人,除了前台坐着一位女服务员以外,还有一个保洁员站在一扇门旁边,倚着靠墙的拖把,一手扶着墙,一手刷着手机。在没有大船来的时候,她们都是像现在这样把日子悠闲地过掉一天又一天的吧? 这绝对不会是我会羡慕的人生…… 在还有213秒的时候,我听见卢老师高声说:“好了,人到齐了。” 我、朱可莉、张依依、孟起、向北、樊正、陈扬光,还有五个我不认识的学生,再加上卢老师,一共13个人。我们这阵仗还挺大的。 在卢老师的带领下,我们进入港区。在服务台,卢老师掏出信息识别卡,交给售票员。 “650021,您查一下,有预约的。”卢老师说。 “好。您要租赁一架C1型飞船,期限是8个小时,是吗?”售票员的声音通过玻璃板上的麦克风传出来,音色可以,但音量有些刺耳。 “对。”卢老师回答。 “好,扣租金64元,押金20元,合计84元。C101510096号飞船已经在5号发射口准备就绪了,行程信息已经发送到您的手机。”售票员把识别卡递了回来,“慢走。” 一小时八块钱吗。好贵。三块钱就够我一顿糖醋里脊吃到撑了。 以及这个押金,相对一艘飞船来讲,会不会有点低? (作者注:这个时代已经有了非常有效的手段控制通货膨胀,金额更多体现交易物品价值的相对意义,多余的0能省则省。以及押金,卢老师信用分良好所以押金金额只是走个形式,信用分越差,押金要求也会越高。) 不好,差点掉队。 我快步跟上前往发射口的队伍。往常在我分神的时候,可莉都会拽我一把,今天她甚至没拽我。……空气墙对她竟然有那么大的吸引力。 罢了。因为……俺也一样。 百科里说,空气墙是人类发现的已知宇宙的边境。空气墙是一道界线,界线这一侧,就是空间,物质和能量在空间里正常的存在和运转,而界线的那一侧,就相当于一种不存在空间的地方,因为不是空间,所以物质和能量都无法进入那一边。 啊,好吵。可莉和别的学生聊得很大声。跟别人畅聊这种事,换我就偏偏做不到。 说实在的,我很羡慕她。 “然后我就说,‘求求你嘛~!’然后!那个保安大叔一下子就答应啦!”可莉的声音。 “噫!原来就这!”依依的声音。 “还以为你会飞檐走壁呢,真失望。”孟起的声音。 “这个星球上重力这么小,飞檐走壁也不是不可以啦。”可莉的声音。 “不可以爬房子,爬上爬下太容易受伤了。”卢老师的声音。 卢老师的语气很平淡,是那种随口提一嘴的语气。这一点,和其他老师真的很不一样。更多的老师都总是喜欢带着一口训斥的语气,使劲儿强调,气势咄咄逼人,我听他们训斥的时候,是可以感觉到生理上的不适的。 我对这个陌生的和气的大男孩的好感,一下子就提起来了。 百科里说,当物质与空气墙发生“接触”的时候,物质会像一个有弹性的皮球接触到墙壁一样,先是被稍微的压扁一下,然后被反弹回来。这就叫“弹球”现象。上到一颗数亿吨重的小行星,下到人们扔一颗几克重的小石子,当它们接触到空气墙的时候,都会被空气墙弹开。空气墙的那边不允许物质,空气墙拒绝了它们。 “看!我带了石子!”一个孩子刚好提到这茬。 “你也要做‘弹球’试验?真厉害!”孟起的声音。 “对啊!我要和那颗大星星一起‘弹球’!”那孩子说。 我忍不住开口了:“那颗大星星在三光年外,我们看到的其实是它三年前的残影。它现在早就已经弹完了。” “谁不知道嘛——!吁——!”那孩子显得很不爽。 看,当我试图参加社交的时候,就是这种行情。 “你们都带了什么?”那孩子说。 “我带了铅笔!”依依的声音。 “哇,老古董啊!”樊正的声音,“依姐大气!这我都舍不得扔!” “谁说我要扔了!”依依反驳说。 “不扔算了。又没逼你。”樊正正在没理辩三分。 “你带了什么?”那孩子又问。我暂时称他为A吧。 “我啥都没带。”樊正回答。 “我带了我带了!我带了一块豆腐!”向北的声音,“等这个扔过去,啪!场面一定相当壮观!” “牛逼。”孟起赞叹道。 卢老师终于开口了。他说:“我跟你们说啊,你们一个都不许扔。我们不出舱,你们扔的东西只会打在舱盖玻璃上,害我赔钱。” 人群瞬间安静了。 抵达5号发射口。 一架白色的棒状载具停泊在轨道上,形状有点像小卖部里卖的鱿鱼仔,圆滚滚的,但又有三个比较钝的尖。一条黑色的电镀漆横贯载具的外壳;线条上方,赫然用黑色电镀漆标示着“Barrens Indsutrial Deparment C101510096”的字样。登机的舷梯下面有一个控制台,卢老师把识别卡放到了台上感应,舷梯那边的飞船舱门应声打开。 “一个一个慢慢走,不要着急。”卢老师提醒说。 可莉第一个跳上舷梯,冲了进去;之后是几个男学生。剩在最后的有三个人:我,卢老师,还有依依。依依看了卢老师一眼,走了上去。 我站在原地没动。我比较喜欢呆在最后一个的位置,这常常会让我有一种“是我在控制全局”的权力感。所以我在等卢老师先上。 “嗯……孙霸……你应该可以自己回宿舍吧?如果临时不想去了的话。”卢老师面对着我说道,同时伸手挠挠头。 啊,被误会了。 “我在等您先上,卢老师。我喜欢走最后边。”我说。 卢老师定住眼睛,默默注视了我几秒。那眼神让我有一种仿佛在遭到扫描一样的……浑身凉飕飕的感觉。 他注视着我。 我注视着他。 卢老师那种目光很快就收回去了。卢老师背过身去,走上舷梯。 我跟在卢老师身后。进入舱门之前,我环视了一眼四周。港区的这条通道上已经一个人都没有了,静悄悄的。港区顶棚,亮银色的复合材料骨架搭建的穹顶正发出一种非常低调、阴暗的冷光,几道这样的横梁所隔离开的,是黑色的天幕。 “大家都找位置坐好,飞船上面的按钮什么的不要乱动。”卢老师说着,坐上了驾驶座,“有好奇心是好事,但有好奇心也要注意力集中。我们今天是来探索空气墙的,不是来探索这艘飞船的。都明白了吗?” “明白了!”同学们高声喊道。其中可莉喊得最大声。 “这扇门要关上吗老师?”我站在门口问。 “那个门是这边用按键控制的,孙霸你不要用手去拉。好好坐好!”卢老师大声说。 我真的提了一个好蠢的问题。 “卢植先生,中午好。您具有A3级宇航器的驾驶资格,可以驾驶本艘C1型宇航器。请确保您所携带的乘客和货物已经固定就绪,飞船启动时加速度较高,请注意安全。” “都听到了没?安全带扣上!”卢老师竟然换了一副口气,此时的他不再像一个文质彬彬的学生,反倒像个久经沙场的将军了。 我已经挑一个靠窗的座位坐下并且把安全带扣好了。虽然我是最后一个坐下的人,但却不是最后一个扣安全带的人,我听见前面一阵拽布条的声音和扣扣子的声音。 我旁边还有一个座位,上面没坐人。……今天是可莉不会缠着我的一天,我既感觉有点高兴,也感觉有些遗憾。我伸脖子往前望过去,看到可莉也选了一个靠窗的座位,她的旁边坐着依依。可莉像抱着个抱枕一样几乎把她的那扇舷窗抱在了怀里。 “朱可莉!坐好!扣上安全带!”是卢老师。 可莉坐了下去。依依想帮她把安全带扣好。 卢老师站起来,离开驾驶座,走到可莉那里,纠正了可莉和依依两个人的扣法,忙活了一番。卢老师起身后,又继续往后走,检查其他人的安全带。直到看到坐在最后面的我之后,卢老师才径直转头返回驾驶座,扣上自己的安全带。 原来这才是最后一个扣安全带的人。 飞船缓缓关门,舷梯被卷到了我双腿下方的空间里。卢老师启动飞船引擎,飞船在轨道上缓慢加速。我只见窗外的通道不断向后退,越退越快,刚才还在窗边的控制台一下子就被甩远了。我还看到六七艘停在一侧机库里的飞船,大小各不相同,它们大多是通过一种小型的牵引车来慢速地拉动,布置在发射轨道上的。其他轨道上都是空的。 飞船开出轨道,但仍旧在加速。卢老师一言不发,其他人也是。 “我们到达外部空间了。”不知道过了多久,卢老师说。 我从我这边的舷窗外可以看到我居住了五年多的这颗星球。原来它其实很大,教学楼排列得像发电机的散热片一样,一眼望不到头;更远的地方,可以看到一串长满树木的小型山脉;山的那头有一块水域,我还不知道该叫它湖还是海。 应该不至于全人类的未成年学生都汇集在这里,但两三成应该还是有的? 在我看着窗外的时候,在卢老师的带领下,大家已经纷纷解开了安全带,从座位上起来了。卢老师第二次走到我这边,看着我。 “安全带可以解开了。”卢老师看着我说。 “噢,噢。”我回答着,连忙解开安全带,起身。 隔着笼罩在驾驶座前方和上方的厚厚的强化玻璃舱盖,我们没有遮挡地望见了这个宇宙。啊,对,是几乎没有遮挡。 黑,只有黑。但就算是在黑漆漆的背景下,我也依然能观察到有一条巨大的分界线,像赤道一样横贯在天球中间。分界线的这一边,Barrens,虽然也说不上亮堂,但分界线的那一边是完完全全的漆黑。 大家都没说话。 过了一会儿,卢老师说:“什么都看不到,对吧。对。就是什么都看不到。” “所以我们要戴上这个。”卢老师解开他手边柜子外面的绑带,从抽屉里拿出一个个的小盒,盒子上面画着的图案好像是个眼部按摩仪。 “这是什么?”问话的是孟起。 “电磁辐射分析仪。”卢老师一边说一边自己先戴了一个在头上,“我们的宇宙中充满了电磁波,我们人类肉眼可以看到的可见光就是一种电磁波,但可见光的波段太短了,在广阔的电磁波谱上,绝大多数的电磁波都是我们肉眼不可见的。通过这个仪器收集到周边的电磁波并加以分析,我们就可以通过它来看到原本看不见的电磁波。” 没人答话。 卢老师继续说:“就……大概……你们可以把这个就以为是一种高科技眼镜,可以看到原来看不到的东西。具体关于电磁波的知识你们初中会学到的。” 这话一出,“电磁辐射分析仪”被一拥而上的孩子们分了。 我最后一个走到抽屉旁边。呼,没有什么可担心的,抽屉里还有七八个这样的盒子呢。这似乎是一种飞船上面常备的东西。我拿起一个盒子,取出里面的“眼镜”,佩戴到了头上。我戴着这东西看向卢老师,没感觉出多大区别。卢老师伸手摸了摸我的头顶,力度很温柔。 “我来介绍这个上面的功能。左边第一个是总开关,控制分析仪的电源;第二个是柔光开关,平时宇宙中的电磁波辐射是很丰富的,常有很高能量的电磁波过来过去,看向这样的电磁波会刺伤我们的眼睛,是很危险的,打开这个开关就相当于加了一层墨镜,会降低你看到的效果的强度。”卢老师说。 “老师,没有开关啊?”是向北的声音,“只有两个旋钮!” 卢老师摘下自己头上的“眼镜”,看了看,发现真的没有开关。“嗯……应该是因为这个是民用版本,所以默认不能关掉柔光?大概。这一款的我也是第一次用。” “那我们说这两个旋钮。”卢老师继续说,“我们平时看到的可见光,由红橙黄绿青蓝紫的顺序在电磁波谱上排列,就是说这个频率内的电磁波,在被我们的肉眼分析后,表示为红光到紫光。这两个旋钮,左边这个叫平移旋钮,可以把这个‘红紫条’往红外或紫外的方向平移,使更长波或短波的电磁波被分析仪以可见光的方式‘告诉’给我们的眼睛;右边这个叫缩放旋钮,可以缩放这个‘红紫条’的长短,让更多或更少波段的电磁波得到分析仪的接收,并且‘告诉’给我们的眼睛。” 还是没有人答话,卢老师叹了一口气。 “好了,你们可以自由活动了。”卢老师说。 我把我眼睛上的“眼镜”的缩放旋钮拉到最大,然后发现,“眼镜”能“告诉”我的信息反而变少了。 “哪有那么多长波和伽马射线啦。”卢老师走到我的身边,说。他的语气很轻松。 我虽然不懂那两个名词的含义,但也大致明白了卢老师的意思。我收回了缩放旋钮的范围,调整到一个差不多可以看到最多光的程度。 和我之前的预感相同,确实有一道分界线。分界线的这一边五彩斑斓,什么都有;分界线的那一边什么都没有……什么都没有。就是什么都没有。 那就是空气墙。空气墙横贯过这个宇宙。它真的是一面巨大的墙,是一张无限延伸的平面,巨大到足够让能看到它的人感觉到窒息,感觉到永恒,感觉到……死亡。 “果然,你是船上唯一一个能懂这些的学生。”卢老师再次主动开口了,虽然我都一直没答话。 我该说“谢谢老师”吗? 我摘下“眼镜”,转头去看不远处那帮打打闹闹的学生。 可莉和孟起正在比谁更厉害,依依站在可莉这边,樊正站在孟起这边。 向北掏出了他带来的那块豆腐,当然没有用来扔,而是用来吃。 其他学生在原地转圈。看起来不太像人类,反而有点像某种动物。 “会瞧不起他们吗。”卢老师又摸了我头顶一下。 “我很羡慕他们,他们很快乐。” 卢老师笑了。他不再答话,只是默默地摸我的头。 我很愿意被卢老师摸我的头。这让我感觉很舒服。 “我还想找到那颗3光年外的小行星。”我说。 “靠肉眼是找不到的。坐到这里来吧。”卢老师领我走到驾驶座这边,让我在驾驶座上坐下。依照显示屏上的电磁波解析画面,卢老师蹲在我的旁边,一边看着显示屏,一边按着左键或者上键。 “这是飞船上搭载的望远镜传来的图像。只要我们沿着那条分界线一点一点的搜索,就可以找到那颗小行星。”卢老师一边说一边做。 “找到了。10点钟方向,上抬30度。”卢老师说。 显示屏上显示,在电磁波辐射与空气墙的分界线附近,有一个昏暗的不规则小点。这就是那颗3光年外已经撞过空气墙3年了的那颗小行星了。它自身没有放出很多电磁波,是它遮住了它后面的宇宙发来的电磁波,使我们发现了它。而它三年前撞在空气墙上,被弹回来的画面,也即将在片刻之后“告诉”到我们这里。 “那是近一百年以来这个区域发生的最大规模的一次‘弹球’。”卢老师说。 我感觉我身边的目光变多了。我抬头,是同学们。他们也察觉到了气氛,暂停了自由活动,凑到了大屏幕这里。大家都在看。 我也在看。 我看到那颗小行星寂静地,无声地,一点一点地接近空气墙。一点,一点。它碰到了。它的前端部分遭到了空气墙的反击,试图往后退。可它的中端和后端仍旧带着巨大的惯性,依旧在往前挤,小行星分成了两个部分,一个要退,一个要进。前端被中端逼着重新往前冲,第二次撞击空气墙,然后被弹回来。小行星的中间部分这下也不再有冲劲了,跟前端部分一同往回返,同时还开始分裂,开始破碎,开始瓦解。现在它不再是两个部分或者三个部分了,它是千千万万个碎片。 后端部分仍旧完整,还在继续前进,它深入到前端中端碎开后化为的烟尘里,像一个打在面粉上面的生鸡蛋。最终它也被那片烟尘吞没了,我不再能辨认出它的踪迹。 空气墙没有事。它是无敌的。 “啊……呃……”正在人群聚精会神地看着大屏幕的时候,突然传来了女孩很诡异的叫声。是依依,她抬头看着黑色的深空,脸上是大写的惊恐,但是又不肯挪开眼睛。 没来得及任何人做出及时的反应,依依后仰着跌倒在了地面上,但她还在不住地、手脚并用地往后爬,仿佛要躲开玻璃舱盖,避开谁的注视。 我突然意识到她不是不肯挪开眼睛,而是挪不开眼睛。 以及,她可能下一秒就要尖叫出来。果然,她尖叫了。 “孙霸!孟起!”卢老师一边大喊着,一边翻过驾驶座,翻滚着扑到依依的身侧,把她搂在怀里。依依用胳膊紧紧地左右捂住脑袋两边,卢老师并不拽开她的胳膊,只是安抚她,低声说,“别怕,别怕,它们过不来,它们过不来……”紧接着卢老师又面向我:“按住她的腿,快!” 我蹲下,照办。但我居然按不住她,她的力气突然变得大得离谱,把我踹倒。孟起跟上来了,一时也按不住,他索性单膝压在了依依的腿上,才勉强把她制伏。 “孙霸,你去安排其他人回到座位坐好,戴上安全带。”卢老师又对我说。 “是。” 依依的状态没有持续很久,大约300秒左右,她就不再发出那样猛烈的肢体活动和尖叫了;但她也不像是找回了理智的样子,她的眼神依旧又无助又凶狠。她双手抱头,蹲在飞船角落的一个座椅上,谁说话她都不理。 “依依怎么了,老师?”可莉坐在依依旁边,把头伸过来问。 “依依……依依没事。我们都没事。我们安全了。”卢老师收走了所有人的电磁辐射分析仪,放起来,然后关掉显示望远镜画面的显示屏。“我们这就回家。” 可莉似乎还有什么想问,但她终究没有开口。 “如果只是被吓到了,也不用……摁着她吧?”孟起又问。 “如果被她弄开飞船的舱门,或者搞开一个别的什么窟窿,我们就全完了。”卢老师默默拉上安全带,启动飞船引擎。 “为什么?” “因为飞船外面没有空气,我们都会被憋死。” “那那个叫‘空气墙’?” “‘空气墙’是一个比喻。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叫Ubisoft的公司,他们是一群制作电子游戏来卖的人,但他们总是做游戏做得很粗心,他们做的游戏场景里经常有不少地方,明明没有任何障碍,但游玩者偏偏就无论如何都无法从那里通过。于是那时候的玩家们将Ubisoft搞出来的这种无端的故障称作‘空气墙’。所以,这个词,本来是人们对于别人粗心行为的一种批评和调侃。” “也差不多是在那个时候,人们发现了宇宙中的‘空气墙’现象。那是一个科技快速发展的时代,人们对于探索宇宙都还很有信心,所以把这种现象称作‘空气墙’,认为这东西能阻碍到人类也不过是因为人类粗心大意罢了,人们认为这个‘空气墙’和那个‘空气墙’一样,都是可以被认真的人类用科技最终解决掉的。” “但是,很多年过去了,人类也没能解决‘空气墙’。相反,人类在全部六个方向上都发现了‘空气墙’。原来它是一个笼子,它在方方面面地限制着人类,让人类只能在它设定的范围里面活动。” 返航回学校的途中,飞船里面静悄悄。 我无法阻止自己回想,卢老师关掉大屏幕之前,望远镜捕获的最后画面。那颗原本完整的小行星撞在空气墙上,碎成了一团烟雾,或者说得更形似点,碎成了一滩烂泥。 难怪卢老师只是把飞船开到外层空间,而没有往空气墙靠过去一丁点。那可不是什么“弹球”,“球”撞上去之后,迎接来的是完完全全的垮塌。一团烟雾或许还可以因为引力,重新凝聚为一颗小行星,表现出“弹”回来的假象。而如果撞上去的是我们的飞船…… 对。 它就是一面墙。它是禁止,它是拒绝,它是一切的终末,一切的尽头。任何人都不要企图从它里面得到任何东西,也不要企图往它里面塞进任何东西。 我好像看到了那个它。它在空气墙的那面。它是活的。 它凝视着那颗小行星,毁掉了小行星;它又转过来凝视依依,吓坏了依依;现在它又转过来,开始凝视我了。 我凝视着它。 它凝视着我。 我凝视着它。 一周后,学校校委会作出决定:学校教职员工卢植因违反校规,擅自带领学生外出游玩,致使一名学生遭遇严重的精神伤害,现予以开除处理。 谨以此文送给@凤鸣土豆 。 没有你给我的梦,我不会有这篇专栏。

一部临时瞎写的科幻小说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