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亏是基建狂魔,中国巨资打造的又1超级铁路,3大难点无法想象

图为浩吉铁路
真不愧是基建狂魔,为了满足国内煤炭运输的需求,中国斥巨资打造的又一超级铁路投入运营,建设过程中的三大难点简直令人无法想象,在攻克三大技术难题之后,中国成功建成了又一条超级铁路,其煤炭年输送能力可达2亿吨,为沿线多个城市的数百座发电站提供了充足的煤炭供应,让沿线居民能够享受到全年不断电的优秀电力供应,截止到2019年9月份,浩吉铁路都是世界上一次性建成并开通运营里程最长的重载铁路,是北煤南运战略运输通道。

图为建设中的浩吉铁路
中国是一个幅员辽阔,地大物博,物产丰富的国家,这句话当然是正确的,但其中却没有指出国内资源分布的一个缺点,那就是那就是资源分布并不均匀,以煤炭为例,绝大部分国内煤炭资源产地都位于西北地区,例如内蒙古、山西,陕西和贵州等地区,然而国内对煤炭需求量较大的城市却基本都集中在东南区域,因为这些地区的经济较为发达,需要煤炭来进行工业生产和发电,因此需要从北方和西方将煤炭运到东方与南方,这就是中国的北煤南运和西煤东运计划。
浩吉铁路就是为了北煤南运计划而诞生的一条重载铁路,在这条铁路建成之前,南北煤炭运输流程不仅非常烦琐,还浪费了大量的时间,而浩吉铁路开通之后,煤炭基本上只需要沿着铁路线就能到达目的地,并且西煤东运计划当中的煤炭也能够通过这条线路来绕过海上运输和江上运输的步骤,直接运抵目的地,极大地提升了运输效率,只需1~2天就能完成煤炭的运输过程。

图为浩吉铁路
而这座重载线的修建难度也是非常之高的,由于需要穿越,包括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湖北在内的一系列省份,通过的地形地貌非常复杂,以毛乌素沙漠为例,这座沙漠的腹地到处都是流动的沙丘,如果不先将沙子固定下来就进行铁路的修建,那么风一吹沙丘就会直接盖住铁路,导致整条线路都无法通行,为此工程人员在铁轨两旁的坡面上种植了大量的沙柳,这种植物拥有非常密集的根系,能够牢牢地固定住下方的沙土,沙柳从铁路两旁蔓延开去数十里,有效的防止了沙丘覆盖铁路的情况发生。
当铁路修建到陕西靖边时,工程团队需要面临的挑战从漫天黄沙变成了松软且富含水分的土层,在这样的土层上开槽打野,几乎相当于在豆腐里挖洞,难度是非常之高的,因此中国施工人员,使用9个小刀盘构成了世界上第1台大断面马蹄形盾构机,这样挖出来的隧道截面积比圆形的隧道减少了10%~15%,既能够提高隧道空间利用率还提升安全性,甚至还创下了每个月掘进308.8米的世界纪录。

这仅仅是整条铁路修建过程中碰上的其中一部分难题,但也足够证明中国工程人员的伟大智慧和强大工程能力,为了在铁路建成之后进一步提升其运输能力,中国工程师还为其配备了大量的智能化设备,不少车站都具备无人发车能力,使得整条线路在极其安全的情况下达到了年运力2亿吨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