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这些关于近视的"坑"千万要注意了!

2023-03-23 19:43 作者:新现力自然疗愈  | 我要投稿

儿童青少年近视率的增加让越来越多的学生家长焦虑不已。

专家观察发现,家长们有时候是干着急,但却是缘木求鱼,不得其法。今天新视力自然疗愈就跟大家说一说预防近视的“坑”。

误区一:孩子上学后,才需检查视力

很多家长认为孩子上小学以后,用眼多,才需要检查视力。其实3岁以后,儿童在学习识认视力表后绝大多数都能够配合测视力,就可以进行初步的视力检查,建议每三个月到半年进行一次视力筛查,检查开始时间最好不晚于 3 岁,学校或家长可自购标准视力表挂墙上在 5 米远处让孩子识别。

误区二:度数不高=假性近视

假性近视是指近距离用眼过度,眼睛的睫状肌调节紧张所导致的暂时性视力下降,经过休息或应用睫状肌麻痹剂滴眼后,视力能恢复正常。
但在常规的检查中,已经验光,如果检查出近视度数,就不再是假性近视,即使孩子年龄小,度数小,也已经不是调节紧张性的假性近视。

误区三:眼镜看远戴,看近不戴

正常眼与戴镜(度数合适)的近视眼看近时眼睛都需要调节,通过调节改变眼睛的焦距,将光线聚焦点从远处移到我们看的近距离物体上,这才能看清晰。

近视眼在不戴眼镜的情况下,眼睛的焦距就在近处,眼睛可以偷懒不用调节就能看清,但是长期偷懒眼睛的调节功能就会下降,并且还会影响到眼睛内聚的能力,正常状态下,看近时双眼会向内一定程度的对眼,这就是内聚功能。除验光师有特殊交代的情况可以不戴眼镜外,其他时候建议近视的孩子看远看近均佩戴眼镜。


误区四:越戴眼镜,近视加深越快

近视眼镜并不是越戴越近视。很多患儿的家长都不愿意佩戴眼镜,原因就是觉得戴了眼镜之后就得一直戴下去,并且越戴越近视。其实,事实上是因为孩子已经近视了,屈光状态是不太可能会逆转的,而且一般来说,随着患儿身体的生长发育,近视度数也是会继续加深的,因此眼镜需要一直戴。

这里要说的是,就算不戴眼镜,近视度数就在那里,而且也会越来越深;度数的加深并不是戴眼镜导致的,而是孩子本身屈光状态发展引起的。明明需要带眼却故意不让带,就好像鸵鸟遇到问题把头往沙子里一埋,其实没有解决任何问题。如果不佩戴眼镜,小朋友就会看不清,度数越高,看远就越模糊,会影响正常的学习和日常生活。

其次,如果眼睛总是处于看不清楚的状态,容易导致视觉疲劳,可能会出现眼睛胀痛,严重时可能会伴有头痛;由于长期处于视物模糊的状态,可能会使得调节集合失衡,眼睛出现斜视。最后,由于眼睛长期处于看不清楚的状态,可能会使得度数发展的更为迅速。

近视发生发展的机制目前尚不明晰,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充足的户外光照才是最根本的法门。


其实,大部分近视是可以预防的。通过良好的行为习惯,减少电子产品使用和近距离用眼,增加户外时间,让孩子们在阳光下奔跑,何乐而不为呢?

这些关于近视的"坑"千万要注意了!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