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便宜的10G USB桥接?RTL9201R主控测评,含8款常见SATA桥接芯片测速对比及开卡测试

缘起前段时间弄好两块256G的固态,想利用起来。台式机B450主板的5个SATA口已被HDD占满,想附加硬盘只能靠外置,刚好主板背后有两个10Gbps的USB3.1可以利用上。手上原本只有佳翼JMS580B和奥睿科的JMS576两个硬盘盒,其中576不支持Trim,平时就只拿来临时读数据和开卡用。59XT2那块盘放入佳翼JMS580B中,剩下一块需另购转接板。
淘宝的一些小厂SATA硬盘盒价格便宜,其中type-c口的盒子见过四种PCB时间。前两种22年3月26号和10月5号版都是ASM225CM,今年23年2月13号和5月10号版本换RTL9201R方案。从评论区看,螃蟹主控基本从今年四五月份开始售卖。以前只知道瑞昱有个nvme主控RTL9210B系列,RTL9201R这新型号也是头一次见。也许本文能做到该桥接芯片的首发测评?
看来市面上白牌廉价盒子中,MicroUSB3.0的大多还在用JMS578/579;Type-C口的逐步从以前ASM225CM向RTL9201R转移,节省成本。JMS576因不支持Trim而被逐渐淘汰。
RTL9201R主要用于Type-C版(也有少量MicroUSB3.0看到使用),所以应自带Type-C反向功能。截至发文日期,网上仍旧难以找到9201R的任何相关信息,必应及谷歌搜索上多只能搜到nvme桥接9210(B)。仅在瑞昱代理商GMI弘憶國際股份有限公司处看到一个商品简介,标明USB 3.2 GEN1 to SATA GEN3 BRIDGE,说明是5Gbps的USB3.0规格,QFN48封装。反正瑞昱传统艺能,芯片不公开、资料少得可怜,官网连选型都做不齐全;官网的声卡网卡等驱动过老或不能用,还要到OEM厂商售后网站到处去扒。

瑞昱方案的好处就是价格够便宜。盒子原价不到19块钱,于是卷后15块多包邮拿下,就当买个玩具。鉴于之前RTL9210系列毛病多发,想测试看情况是否有所改善。以前搞开卡时弄过几个盒子,也顺便跟手上其它桥接芯片比较一下。(手上有USB表,但只有2.0端口,测工作电流意义不大,便不测详细功耗)。


先上外观图片:








通电测试:
测试电脑选用华硕B450M Pro S+R5-5600,内存36GB-2933,系统盘512G自制sata固态,系统版本Win10 22H2。端口使用主板后置USB3.2 Gen2 10Gbps接口。9201R出厂固件支持Trim功能。



另外后期测试发现这个十几块钱的玩意竟然是10Gbps USB3.2规格,售价还远低于VL716、ASM235CM和JMS580B,算是对以前同价位ASM225CM的升级。但开卡兼容性有问题,慧荣在正常ISP固件模式下正常;短接进入ROM模式,识别1G后立即卡死。瑞昱在固件和ROM模式下均正常,不愧是自家产品。
Chipgenius测桥接速度有USB3.2,并不是USB3.0

瑞昱自家主控识别和闪存ID没问题,响应很快:

慧荣不短接,在硬盘固件加载后,ISP模式下识别正常。


短接进ROM模式后就识别很慢,并且从46EN到59XT2全系不兼容。认主控时直接任务管理器100%占用,工具卡死。换用JMS和祥硕的桥接识别都正常,应该是9201R和Win系统底层的兼容性问题。



硬盘读写速度测试:硬盘用那块256G的SM2256K+4贴江波龙CHGD8U5M固态,固件版本01230C。原本想刷新版固件,但其它版本开卡工具卡reset cpu,事实上主控又没坏,没办法。





两次测速的4K性能都不低,说明应该是10Gbps的桥接。芯片发热还是比较严重,建议背后塞个导热硅胶垫。一般主控芯片在正面的用2.5mm厚度,在背面的用2mm厚度比较合适。



突发奇想用RTL9210B的升级程序来识别该硬盘盒,发现可以正常识别到RTL9201R-VB-CG,并能备份出cfg配置文件信息。固件版本1.32.7。看来瑞昱自家UTHSB MPTool可能程序通用,但找不到9201R的相应固件。



总结:瑞昱开发硬盘桥接芯片以来,先是搞了个单/双协议的nvme桥接RTL9210(B)。然后直接弯道超车,出个10Gbps USB3.1的sata桥接,价格还非常便宜。如无特殊开卡需求,日常使用问题不大,速度完全够用。当然因主控型号较新和少见,暂时找不到固件,或以后修复开卡识别问题。后期使用稳定性未知,希望不像9210B那样,升级多个版本的固件都解决不完bug。

其它桥接芯片速度及开卡测试:
测试平台同上,还是用后置USB3.2 10G口,测试硬盘还是SMI2256K。RTL9210B因接口不同,SATA盘·1使用闪战S500 Pro(SM2258XT+英特尔TLC),之前已有文章做过测试;新增杂牌1T nvme固态测速(SM2262EN+4贴镁光NW921)。
几种桥接里面就NS1068X最烫,速度还最烂。第二热是ASM225CM,速度也不如JMS576。
设备名称方面,设备和打印机内都显示桥接芯片名。在设备和任务管理器中,ASM225CM、VL716、RTL9201R显示硬盘原名称,智微JMS系列显示JMicron Tech、USB to ATA/ATAPI Bridge等,RTL9210B和ASM235CM显示硬盘盒厂商自定义品牌名称。NS1068X能通过量产工具修改设置,可选显示硬盘名或自定义名称。
在Trim协议方面,以Windows的磁盘优化界面显示作为基准,显示磁盘驱动器为不支持、显示固态硬盘则表示支持。除JMS576、VL716和NS1068X外,其它均支持。
开卡识别方面,手上条件限制,测SM2246EN、56K、58H、59XT2几个慧荣主控,以及瑞昱RTS5732DL。慧荣的兼容性较好,系统层面都能正常认1G。
RTS5732DL短接ROM后,都能在设备管理器里面认1MB。但瑞昱的开卡软件有bug,可能识别不到闪存ID。
NS1068X都能在系统内正常识别主控且不卡死,但开卡软件兼容有问题。SM2246EN和56K两老主控的工具认1G正常,但新主控2259XT2的工具搜不到设备。瑞昱的同样找不到设备。


手上没有群联、点序、SandForce等的料板,故无法测试。

原生SATA3接口速度测试:



桥接后速度测试:
智微JMicron:JMS576(5Gbps)
来源于2020年底的第一个奥睿科的硬盘盒,支持Type-C接口、速度还不错,芯片发热低。但不支持Trim,上SSD在Windows磁盘优化中依旧显示磁盘驱动器。使用Zbit(恒烁)ZB25VQ40ATIG SPI闪存,容量512KB。
SM2256K、59XT2和RTS5732DL都用的这盒子开过卡,兼容没有问题。






JMS580B(10Gbps)
来源于佳翼,具体型号XRAY-580BPro。独特的紫色PCB设计,带彩色LED指示,有触摸开关切换颜色、读写保护和休眠状态,个人比较喜欢。带普冉P25Q40H 4MB SPI闪存,FMD辉芒微FT62E131触摸控制MCU。慧荣系列正常认1G,瑞昱认1MB,开卡工具可识别。
不过这盒子可能有点兼容问题或供电不足?偶尔遇到开机不认盘,或正常使用时突然100%占用、立即掉盘重连的情况,但硬盘通电次数未增加;也可能是带写保护固件有缺陷,兼容有问题。硬盘配置SM2259XT2+双贴东芝TH58TFT0EFKBA8J,功耗也不大。双type-c数据线是新线,接主板后置端口,SATA接口也已拿纸卡紧,排除接口接触不良。









可以看到作为10G主控,JMS580B的4K随机性能很强,几乎跑满该盘SATA3原生性能,其中读竟比板载SATA速度还高。
祥硕ASMEDIA:ASM225CM(5Gbps)
来源于某小厂无牌硬盘盒,当初二十多块钱搞下来。现装256G朗科N650S(2246EN+英特尔MLC)中转文件用,性能还行。开卡兼容性较强,慧荣和瑞昱均没问题。
以前还有个奥睿科的也是225CM桥接,但是MicroUSB口。前几个月被高压烧坏芯片,通电就发热不认盘,买芯片修的成本不如直接换掉。两者使用相同的普冉P25D21H SPI闪存,容量256KB。






测试发现ASM225CM的4K-64位深度随机读写反而不如同档次的JMS576,多次检测情况依旧。不排除是芯片本身发热高温的影响。
ASM235CM(10Gbps)
为在10Gbps系列中做测评比较,以及硬盘开卡兼容性,前几天痛花40多块钱搞的优越者S103C。磨砂条纹质感的外壳,做工较好。唯一一个透明外壳指示灯不晃眼的,应该是LED限流电阻更大,缓解蓝色LED长时间发光容易老化发黄的问题。板载普冉P25D22H SPI闪存,容量256KB。
支持Trim协议,慧荣和瑞昱主控识别正常。4K性能比JMS580B和RTL9201R稍低一点,可能和225CM一样有发热大原因。测过两硬盘,SMI2256K和另一块128G镁光C400(马牌88SS9174+4贴镁光NQ314),速度不是特别理想。












换用128G镁光C400再测速:


感觉ASM235CM也没吹得那么神,发热还不小。兼容性比较好,但速度并没JMS580快。
威鋒電子VIA Lab:VL716(10Gbps)
借的一同学的硬盘盒,当时50多块钱整的奥睿科。看其它人测评是10G桥接内4K性能最差的,实测确实也是。Trim功能竟然没有。板载ucundata优存科技UC25HQ40 SPI闪存,容量512KB。测试慧荣和瑞昱工具,主控识别正常。








瑞昱Realtek:RTL9210B(10Gbps)
今年5月份将近60块钱弄的M.2硬盘盒。体积比2.5寸SATA盒子小,且铝合金散热好。现装一块1T的杂牌固态当游戏盘用(2262EN+四贴NW921)。显示硬盘盒厂商自定义名称,可通过cfg配置文件修改。

开卡功能没测试过,听某群内说RTL9210和ASM2362的桥都读不到固件,nvme的盘只能用JMS583开卡。

换成pcie3.0的硬盘后速度快很多,接口带宽3.0×2:


瑞发科Norelsys:NS1068X(5Gbps)
同样借的硬盘盒,性能最烂的一个,21年时搞成10块钱的二手货。同样是SATA3的桥接,只能跑出SATA2的速度,拿来装个机械硬盘还差不多。没Trim协议。板载MK25D16BTIG SPI闪存找不到信息,可能和ZB25D16一样是2MB容量。慧荣和瑞昱主控能在系统内识别,但部分开卡工具不认。












总结:速度方面,10G系列桥接JMS580B>RTL9201R>=ASM235CM>RTL9210B>VL716;5G桥接JMS576>ASM225CM>NS1068X。开卡兼容性智微、祥硕最好,威盛的也可以用,瑞昱和瑞发科有问题。以上测评具有一定主观性,包括测试平台和硬盘性能等影响,不排除以后桥接芯片固件升级的性能改善,仅作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