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筑项目管理全周期体系--赋能建企高质量运作与数字化转型

项目管理全周期概念最早来自于企业管理理论,是指企业对一件产品的研发、生产、使用到报废的每个环节进行整体分析和协调管理,生产出更有市场竞争力、质量更好的产品,增加收入、降低成本。
这个体系应用到工程项目上,就可以各个环节看做一个整体,对项目设计、建造到投用进行统一管理,实现各环节有效衔接,提高建设品质和效率、降低建设成本,满足建成后的运营使用需求。

而BIM具有基础设施从规划设计到施工维护,全生命周期管理的优势。
在规划阶段引入BIM,可以系统地加强项目管理和相关人员之间的协作。在设计阶段,BIM进行协作以提高设计质量和减少错误等。在施工阶段,BIM可以通过减少时间和资源的浪费来提高生产效率和工作流程。
另外,在规划和设计阶段存储的工程BIM数据信息,用于后期维护。
汇筑的项目管理全周期体系,以BIM技术、GIS系统、信息化技术为基础,结合物联网技术,集成项目管理中的安全、质量、进度等管理内容,通过工程建设各参与方相互协同管理,实现对工程项目的一体化管控,为项目管理提供多元化的管理手段,同时以BIM模型为载体,将建设项目设计、施工中的各项管理数据信息进行集成,形成并建立一套完整的BIM数字化信息资产。
平台优势
1、BIM技术应用到设计阶段,实现各设计专业的有效协同,汇筑平台提供的轻量化引擎服务,针对BIM三维数据资产进行集中管理,大大提高了传统的工作效率,减少了设计问题,同时利用BIM技术的模拟性特点,使设计成果得到最完善的优化效果。

2、汇筑平台的模型管理,支持一模多用,一个轻量化的BIM数据,可发布到BIM、BIM+GIS、BIM+VR\MR场景中使用。通过BIM+GIS技术的可视化特性,为项目管理者提供多种可视化手段及管理方面的应用,辅助工程建设管理。
还可以基于BIM3D,支持4D施工进度模拟、在4D基础上加入成本要素来构建5D成本信息模型。也可以基于模型进行业务体系的对接,来实现基于BIM模型的业务协作体系。

3、利用信息化手段,将传统工程建设产生过程中的数据流数字化,实现数据无障碍流转。同时对各类数据制定标准基础格式,进行汇总整合实现各类数据复用,打破数据孤岛。
汇筑科技的BIM平台拥有访问控制、大数据、对象存储、数据转换、服务总线、数据提取、数据转换、人工智能、消息队列的服务。
可以实现模型浏览、进度管理、安全/质量管理、成本分析、施工/预制件、ERP、销售&市场、监理、运维、采购的功能,从而进行企业级集成和数据统计。

4、全生命周期协同管理平台中应用物联网技术实时收集施工现场相关设备产生的数据及各类管理信息。改变了传统模式效率低,准确度差的状况,大幅提高了管理效率及管理准确度。
基于汇筑云平台基础信息化的复用能力,平台提供建筑企业和项目基础应用和业务服务,基于平台公共的应用组件支持大屏监控的快速搭建。

5、项目可以通过汇筑平台的模型关联服务,快速建立进度方案与BIM模型关联,通过形象进度状态填报及模拟、计划进度与实际进度对比,形象展示项目进度,辅助进度管控。
6、工程资料在建设过程过程中资料难保存、难查询、后期维护难追溯的问题,也可通过汇筑平台的资料管理进行统一的精细化资料管理。

项目管理全周期体系
1、设计阶段
在工程项目设计阶段,使用汇筑平台的“BIM模型管理”产品进行规划和设计,在迎合行业要求的BIM正向设计理念的同时,满足设计阶段的应用需求。
基于BIM+GIS技术实现多专业协同设计,在“大屏”产品中三维可视化方案对比、设计内容的经济技术分析、性能分析、指标分析等管理效用。

2、建设阶段
在建设阶段,使用“AIOT智能应用”、”“资料管理”、“区块链+工程交付”等产品,依托BIM技术、GIS系统、物联网、大数据、移动互联等现代信息化技术建设的一套数字化工程项目协同管理系统,在平台上进行工程施工安全、质量、进度、费用、档案等的可视化管理。
系统的“考勤打卡”“日志管理”“流程管理”等还可服务于于项目日常的管理工作,同时向信息化协同管理平台提供相关数据,将工程管理过程中相关数据进行整合,降低管理成本,最终达到提高工程项目管理水平的目的。

3、维护阶段
利用项目的各构造物建筑信息模型(BIM)和地理信息模型(GIS)构建三维地理信息环境。
汇筑的“AIOT智能应用”将工程数据与BIM模型相关联,建设过程数据集成、交互、分析,为后续维护管理提供可视化解决方案,为建企打造方便、高效、稳定、安全的协同化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