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不一样的芬兰教育模式

2023-07-12 10:04 作者:今日观察资讯  | 我要投稿

7月11日在上海育才集团教育大厦举行的一次中芬教育论坛教育论坛上,来自国内外教育专家分享了他们对于芬兰教育的看法和经验。与中国的教育体系不同,芬兰教育注重个性化发展、合作与交流、以及创新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会议邀请了上海交通大学教授蔡万刚先生谈谈中国和芬兰教育的特长。

(图为上海交通大学蔡万刚教授和芬兰教育代表Peter合影)

首先,上海交通大学教授蔡万刚先生谈到芬兰教育强调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每个学生的能力和兴趣都被充分尊重和考虑,教师会根据学生的特点制定个性化的学习计划和教学方法。这种教育方式有助于每个学生都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避免了“一刀切”的教育模式。芬兰教育系统提倡混合学习,即将传统面对面学习和数字化学习相结合。这允许学生在传统的实体教室环境中学习,同时也可以利用数字工具和在线资源进行自我探索和自主学习。这种混合模式可以提供更丰富的学习体验,同时也可以保持传统的教学方式。

(图为上海交通大学蔡万刚教授谈芬兰教育模式)

其次,上海交通大学教授蔡万刚先生谈及芬兰教育注重合作与交流。在芬兰的课堂上,学生们经常以小组形式进行学习和讨论。这种合作模式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同时也能够促进知识的共享和互相学习。此外,芬兰的教育系统也鼓励学校与社区、家庭之间的合作与交流,以便更好地共同促进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芬兰教育强调学校与社区、学校与家庭、教师与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这有助于形成一个共同参与、共同成长的教育环境,使得传统教学方法和创新教学方法可以更好地结合和平衡。

再次,上海交通大学教授蔡万刚先生强调芬兰教育重视创新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在芬兰,学生不仅需要掌握书本知识,还需要具备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学校会提供各种实践和创新的平台和资源,如实验室、工作室、以及与行业合作的项目等,让学生能够进行实践和探索。这种教育模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使他们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和变化。芬兰教育重视学生的课外活动,如学生俱乐部、兴趣小组、社区服务等。这些活动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跨学科能力,如团队合作、领导力、项目管理等,也可以为学生提供尝试新事物和创新的机会。

(图为上海交通大学蔡万刚教授谈芬兰教育模式)

最后,上海交通大学蔡万刚教授指出芬兰教育与中国教育有所不同,芬兰教育注重个性化发展、合作与交流、以及创新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这种教育模式可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和发展,为他们的未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芬兰教育界鼓励教师和学生使用创新技术,如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人工智能(AI)等。这些技术可以提供更直观、互动和个性化的学习体验,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在圆桌会议之间,校长们和教师们参加了一场关于未来教育的讨论。在热烈的讨论中,蔡万刚教授认为未来的教育将更加注重个性化、创新和实践,更加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社会需求的变化。同时认为未来的教育需要更加开放和包容,鼓励学生跨学科学习、全球交流和合作,以培养他们的全球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参会的校长和教师们通过这次芬兰教育论坛的参会经历,都对芬兰教育的独特性和先进性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校长们表示,这种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可以为全球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借鉴和参考。在未来的教育和生活中,校长们将继续关注和学习芬兰教育的经验和做法,邀请上海交通大学蔡万刚教授到各个学校多多传经送宝,多多分享,为校长和教师们个人的成长和社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图为上海交通大学蔡万刚教授和校长在室外合影留念)


不一样的芬兰教育模式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